论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

时间:2022-10-29 10:24:38

论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

【摘 要】本文旨在探索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策略,以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所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探究其可能会带来的危害,据此提出几点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涵盖管理与规划两个方面,以供参考指正。

【关键词】城市规划;土地资源;利用

城市扩张的极限是客观存在的,土地资源的利用具有明显的不可逆性,即是大部分的建筑设施在建成之后,无法更改或是拆毁。我国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方面长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如居住地与就业地空间距离太远、“钟摆交通”等。城市规划与土地资源的利益效率是衡量一座城市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必须要引导其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1 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土地资源浪费,利用效率低下

城市建设扩张的无序蔓延是城市土地资源浪费的直接体现,各种“圈地行为”层出不穷,还美其名曰“现代化开发区”,导致城市的发展建设与实际情况相互背离,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本可以相互协作的部分职能单位目前尚未能形成完成而系统的集群,这也是导致城市土地资源浪费,利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学校、医院、行政服务单位、社区管理等一系列的公共服务设施的集中程度不足,处于太过分散的状态,一则浪费土地资源,二则于人们的使用不便,导致城市交通的负担增大。未能根据城市的人口总数与分布情况进行合理布局,土地的混合利用效率普遍不高,在浮夸思想的影响下,面子工程盛行。

1.2 市场有欠规范,环境污染严重

当前,我国的城市土地市场非常不规范,无论是管理体制抑或是监督体制均亟待完善,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暗箱操作”现象屡见不鲜,导致了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流失以及利用效率低下。除了市场有欠规范之外,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同样是城市规划当中的严峻问题,在人们的认知层面,土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往往被土地资源所掩盖,例如为了开发新城区而大规模占用农业用地与植被用地,导致土壤以及水源被污染。正是因为在利用城市土地资源的过程当中,不重视环境层面的问题,加剧了各方面的污染问题,如大气污染、雾霾等,对市民的日常生活以及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长此以往,对城市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城市经济发展的模式是不可取的。

1.3 急功近利思想,脱离实际情况

笔者认为,一个国家的城市化达到30%以上,便可视为已进入城市化进程加速阶段。当前,我国的城市化已超过30%,整体呈纵深推进的形式,在此过程当中,充斥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脱离实际情况。例如:开发商侵占自然景观生态资源,选择环境优美的河流旁作为高级别墅区的建设地点,破坏生态平衡;部分二、三线城市照搬国内外发达城市的发展模式,罔顾客观规律扩大城市的建设规模,对城市既定的发展规划随意加以调整改变。在未能对城市总体发展加以把控的前提下进行规划建设,会直接降低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导致城市规划建设出现反复性,得不偿失,无法发挥因地制宜的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模式的优势,城市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会逐渐突显。

2 提高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策略分析

针对上述所表述的关于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所存在的问题,鉴于其对城市建设发展所造成的显性或是隐性不良影响,需要从加大对于城市土地市的监督管理力度、保护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等方面加以处理,具体如下:

2.1 规范土地市场,强化监督管理

加大关于城市土地资源方面的立法力度,规范现有的土地市场,落实城市土地资源的监督与管理工作,确保城市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与集约利用。同时,设立城市土地资源投诉制度,全方位接受公众的监督,每逢规模较大的土地利用项目需要举办听证会聆听公众的意见,保证土地买卖的公平性与公开性,以期从根本上杜绝“暗箱操作”等不法现象的出现。此外,加强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管理部门的配合,明确两个部门相互依存的工作关系,避免出现城市建设发展两个部门各自为战的不良局面,提高了规划的实施质量以及土地的利用效益,以土地资源促进城市发展。

2.2 保护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

城市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首要准则是维护城市自然生态的平衡与稳定。新城区的规划与建设均不允许以牺牲具有农耕价值与植被覆盖率高的土地为代价。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开始,我国的耕地资源总量就开始逐渐下降,近些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已经接近膨胀的状态,耕地资源稀缺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了。而对于植被覆盖率高的土地的过度开发利用则是引发山体滑坡、雾霾等环境问题的主要诱因,对城市居民有着多方面的不利影响,与城市规划的初衷背道而驰。

鉴于此,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以生态城市作为主要目标,任何关于市政交通、居住房屋、公共服务、绿化景观等方面的城市规划建设均需要在保持城市自然生态基础不做大变动的前提下进行。在考虑城市环境卫生的同时,也需要兼顾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在可持续发展科学理念的指导下,划分准建区、限建区、禁建区,将城市规划的人为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预留可供生物栖息繁殖的空间。

2.3 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理念

作为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核心理念,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直接关系到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整体效果。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理念,保证城市在进行纵深发展以及横向拓展的过程当中均能得到理想的优化效果,防止因缺乏必要的调研与分析而导致城市设施多次拆建,劳民伤财,扰乱了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客观规律与秩序。笔者认为,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关键点在于如下几个方面:

(1)重新梳理整合城市内旧城区、旧厂房、旧村落等已经处于荒废状态以及利用效率较低的土地资源,根据城市规划的实际需求,可推倒重建,可以在其基础上进行翻新处理,以城市更新为基本手段,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2)在物尽其用的基础上为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预留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避免出现浪费的现象。落实城乡统筹的系列工作,务必要对城市土地的综合承载力进行分析,对城市周边的土地资源进行集约化利用,促使自然景观与城市景观的衔接与融合。

3 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是一项直接关系到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工作,需要从各个方面落实相关的措施。鉴于目前我国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尚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城市功能与土地利用的体系均尚未成熟,导致出现了许多的不良问题。因此,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合理进行城市规划,科学利用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

参考文献:

[1]侯丽鸿.谈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J].山西建筑,2014(03).

[2]王秀明,郑海峰. 探讨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J].江西建材,2014(14).

[3]颜明.城市规划中产业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4]陈哲.城市土地利用中的政府干预[D].南京农业大学,2010.

[5]孙伟,王莉静. 试论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J].建设科技,2014(23).

[6]吴一洲.转型背景下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空间重构效应[D].浙江大学,2011.

上一篇:高层建筑燃气供应系统的设计研究 下一篇:小议酒店式公寓的燃气设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