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封山育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时间:2022-10-29 10:10:49

浅谈封山育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封山育林是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森林植被,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最有效的措施,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的优点。在分析了封山育林在定边这个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封山育林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定边县实施封山育林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封山育林;定边县;恢复;植被;森林资源

封山育林,是按照自然规律,以封禁为手段,在排除或减少人为活动的影响下,利用森林天然更新能力,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山区,实行定期封山,禁止垦荒、放牧、砍柴等人为的破坏活动,通过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植物群落自然演替,恢复森林植被的一种育林方式,使疏林、灌木林、散生林木、荒山宜林地自然恢复成林的措施。通过实施封山育林工程,使森林植被得到迅速恢复,物种结构趋于合理,森林后备资源丰富,便于形成比较理想的森林群落,增强了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封山育林是一种成本低、绿化速度快、利用期早、收效快、有利于保护物种资源、可以减少森林病虫害的政策措施,在保护环境,保护物种资源,实现生态平衡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一、封山育林在定边县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

实践证明,在定边县生态环境建设中,封山育林是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森林植被,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最有效的一种措施,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方面的优点,是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恢复森林资源的措施之一。

1.封山育林是恢复森林植被、扩大森林资源的最佳选择

定边地处陕西省西北部、榆林市最西端,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草原过渡地带,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海拔高度在1303~1907m之间。南部山区山势陡峭,交通不便,劳动力缺乏,森林经营资金不足,难以用人工造林的方式来扩大森林资源。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部分灌木林地破坏比较严重。因此,通过实施封山育林措施,可使荒山荒地和遭受破坏的灌木林地的植被得以恢复,增加该县森林资源面积。

2.封山育林是恢复森林植被、扩大森林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

在定边南部山区,畜牧业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畜牧业为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当地农民在林区长期过渡放牧,是造成定边南部山区林下的植被遭到破坏,草场退化和森林线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为了恢复天然林区的森林植被,防止森林线的上升,可采用封山育林措施,禁止或减少人为活动的干扰,如采山、放牧等,给森林以休养生息的时间,使其在自然繁殖或自然更新的前提下自然恢复成林。

3.封山育林投入少、见效快、省工省时

一般封育成林lhm2,可用工时43~75个,而人工造林则需用工300~750个/hm,加上种苗费用,每公顷的造林成本要比封山育林超过几倍至几十倍。而且封山育林形成的混交林,能生产各种林副产品,有利于开展各种经营,增加群众的收人。在定边南部山区这样一个造林困难、投入不足、人民生活相对贫困的地方,采用封山育林措施无疑是恢复森林植被的最佳选择。

二、封山育林的作用

1.扩大森林面积,促进天然更新,提高森林质量

林地被蚕食、灌木林遭受破坏是定边北滩天然林区林牧矛盾最为突出,约有30%灌木林地、疏林地沦为草场,而且超载严重。因此,封山育林是保护灌木林、疏林地的重要措施,是天然林区森林扩大面积,提高林地质量的关键措施。

2.减少人为破坏,促进天然更新

实施封山育林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人为偷、盗、伐林木,保护林木资源;能够减轻由于人为活动造成地表土壤上的不稳定,促进天然下种和幼苗萌发生长;能够有效地保护封育区的幼苗幼树免遭人为破坏和牲畜的啃食、践踏,促进幼树成林。

3.封山育林能形成混交林

通过封禁培育起来的森林,多为乔、灌、草结合的混交复合层林分,有大量的枯枝落叶,能改善立地条件,形成良好的森林环境,给森林的生长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气候环境、改善森林质量,扩大森林资源、增强森林抗病虫害能力、促进多种经营的发展和增加群众经济收入等多方面的作用。

4.更为有效地发挥森林的多种生态效益

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能够有效地调节物质和能量流动的动态平衡,使其生态效益得到有效地发挥,封山育林减少了人为活动的破坏,使定边县脆弱的森林生态系统更趋稳定,物质和能量流动更趋合理,从而使生态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5.提高管护水平,促进林分郁闭

封育区内采取人工辅助措施,改善林地环境;能够根据局部生态环境的差异,采用不同强度、不同方式的干预,促进植被的进展演替;能够有效地增加林内养分的积累,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能够在一系列管护活动中逐步掌握和应用植被演替规律和动态变化,不断提高管护水平。

6.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生物多样性

封育后,森林内的人为活动减少,生物物种多样性增加,使脆弱的生态系统逐浙恢复,向稳定方向发展,抗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能力增强,可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对定边县封山育林的建议

1.加强政策引导,保护和利用并举

定边县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全榆林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持续发展,积极的政策引导能够促进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发展。退耕还林政策已使全县农民获益,而封山禁牧工作又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因此,必须采取灵活、现实的政策,促进定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发展。

2.提高林业职工素质,加大科技含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较高的职工科学文化素质,是发展林业生产的关键。培养高素质的林业职工队伍,积极推广本专业新方法、新技术,是当前林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科技兴林对提高林业职工素质,培养林业科技队伍,提高科技含量,促进林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后,必须加强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加速林业科技发展的步伐。

3.在封山育林中灵活运用动态经营理论,促进植被的恢复与重建

动态经营即根据植被演替的阶段性规律,在不同演替阶段采用不同的树种进行造林,并保护有助于促进演替的树种,以缩短演替周期的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这一思想对促进定边天然林区植被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4.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分类经营

必须做出科学的封山育林规划,按照定边天然林区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和植被的形成、演替规律和阶段,灵活应用动态经营思想,进行分类经营,逐步构建适合山区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的植被体系,推动山区生态环境建设。

上一篇:谈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铁山林场提高工程造林质量的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