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物理教学

时间:2022-10-29 09:29:48

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物理教学

摘 要:实现初中物理高效教学,是一种新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学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诉求和发展趋势。立足有效教学,实现高效课堂,不但是对当前教学改革成绩的进一步提升,也是为了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批判继承和发展建设。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教学;技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构建高效课堂成为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获得最大的收获,成为当前广大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些分析探讨。

一、精心设计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精心设计的物理教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流体的压强大小与流速的关系时,将一个乒乓球放在漏斗口下面,然后用口对准漏斗嘴使劲向下吹气,乒乓球因受重力的作用而为什么不会向下掉。学生感到十分好奇,都想知道为什么球不会下掉的原因?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这样的引入,具有可操作性,创设的简易实验,符合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的特点,因而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就为研究流体压强的大小与流速的关系创造了良好的认知起点。又如在教学初中物理“惯性”一节时,把很多小木块叠放起来,用一直尺敲击最下面的小木块,被敲击的小木块飞出去了,而上面的小木块却保持静止状态,于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上面的小木块不一起飞出去呢?”,这样就激发学生对实验探究的乐趣和好奇心。

二、物理教学要联系社会生活与实践

物理学的概念、规律都比较抽象。物理教学需要我们教师要用心去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使物理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不但符合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特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物理知识应用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学习物理是有用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

(1)2012年12月28日上午,在九年级(1)班上《分子热运动》一课,我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扩散现象,正在这时候,从学校围墙外边飘来一阵阵臭豆腐的味道,有很多位同学马上举手争着说:“老师,我们现在闻到了臭豆腐的味道就是扩散现象。”学生们都笑了,感到很兴奋。

(2)2012年12月30日,在九年级上《内能》一课,我让学生说说做功能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例子,有一位学生说:“小时候过春节时,他喜欢玩一种小沙炮,不需要用火去点燃,只要稍用力将它甩向地面,小沙炮就可以爆响了,小沙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做功的方法,使它的内能增大。”学生能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学生觉得学习物理既有趣又有用。

(3)2009年7月22日上午9点至9点多,在贵州可观看到的日偏食现象(暑假很多学生看到了日偏食)。我从报纸和网上把这一次日食的图片下载下来,作为以后很好的教学资源。如在《光的传播》教学中,学习光的直线传播和日食时,展示该图片,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引导学生用刚所学的知识解释这物理现象,使学生感到学习物理是很有用的。

(4)在《串联和并联》教学中,引用石阡县城大街小巷的树上挂满了一串串的小彩灯。有时有一个小彩灯坏了,和它连在一起的这一串其他小彩灯都不亮了。当把教室里的一盏电灯关掉,而其他电灯还在正常工作。物理教学紧密联系生活,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有关知识。

在物理教学中,把物理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很高,学习的效果也会很好。所以我们物理教师应是生活的热爱者和细心的观察者,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用心去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更精彩、更有效和生活化。

三、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与课后总结归纳习惯的培养。对于学生而言,新知识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吸收和消化,然而课堂上的教学时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留一定的适应时间,则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实践中,为有效提高教学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新知识,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课前预习习惯进行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实践中,不仅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课后归纳与总结习惯的养成,对知识的学习不只是停留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而且还应当包括课后的归纳与总结。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为数不少的学生一直在用功苦学,却难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甚至影响其自信心,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总结与归纳习惯,知识不成体系、不系统。

四、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和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

学生应当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但实践中却并非如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在教学任务的压力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得以体现,更多表现为学生无条件服从教师的安排。这样,严重抹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自己一直处在老师的支配之下,这也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的沿袭。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形势下,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当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模式、方式和方法,尤其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策略上更应当及时进行创新。比如,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合作式教学、交互式教学模式,这也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重视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学习中的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非常重要。以合作式教学模式为例,根据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坚持同组异质原则,对学生进行有计划地分组,通常以6人为一个小组,教师分配任务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最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从而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以及民主意识。

初中物理教学的课堂是否高效,这取决于我们物理教师的理念转变和对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教师只有简化教,放弃包办,通过学生自学、生生互学、师生交流,从而形成良性的“学习共同体”,然后再辅助于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并且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不断探究和寻找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只要我们坚持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和思路,就一定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观,提升对物理课的兴趣和认识,并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上一篇:浅议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