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形势下反洗钱工作难点综述及建议

时间:2022-09-21 07:33:39

当前形势下反洗钱工作难点综述及建议

【摘要】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稳定的矛盾问题点不断增多,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的呼声日益高涨。面对当前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做好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的任务依然艰巨。为了结合当今新常态的经济格局,充分反映反洗钱、反恐怖融资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从银行卡、互联网金融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难点和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反洗钱 反恐怖融资 互联网金融

一、反洗钱日常工作中的难点

(一)卡类支付结算工具反洗钱工作难点

第一,卡类支付结算工具客户身份识别困难。信用卡、银行卡依然是目前商业银行主流支付结算工具,而与之对应的客户身份信息识别手段单一不能有效的预防洗钱犯罪活动。在银行机构的实际工作中,柜台办理人员只能通过身份联网核查系统对客户身份证的真伪进行核实,而对于持其他身份证件办理业务的客户以及客户除身份证号码以外的身份信息则难以核实。

第二,银行账户实际操控人难以确定。据统计,近年来各家金融机构有大量的银行卡、信用卡处于长期闲置状态。这为洗钱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犯罪分子以购买他人闲置银行卡或利用他人身份证所办银行卡作为洗钱等手段,通过取现、刷卡消费等方式掩盖真实交易背景。这种利用银行卡支付工具的洗钱方式大大的提高了洗钱的成功率。银行机构无法确定银行卡账户的实际操控人,为调查和追踪洗钱犯罪带来了很大困难。

第三,交易信息和资金流向难以监测追踪。银行卡与网上支付工具结合进行转账交易,而电子支付系统主要是通过密钥及电子签名的认证来确认交易双方身份,决定了认证方只能查证各方身份及支付方余额,难以审查支付方资金的来源及性质。同时银行卡的资金转移一般有利用银行卡消费或提取现金、进行银行卡账户跨行转账、通过国际卡转移资金到境外、通过信用退款转移资金到境外等方式。犯罪分子在交易时为逃避监管往往利用网上银行、电话银行、ATM等支付工具在不同银行卡账户之间进行多次跨行、跨省乃至跨境转账同时使用现金和第三方支付交易手段,银行卡账户中不留或少留余额,人为地将资金链条割断。银行机构只能对本行内部流转的资金的交易过程进行分析,一旦资金跨境、跨省或跨行转出,银行受系统限制无法获取本行账号以外的交易流水,很难追查资金的真正去向银行机构无法得知其交易对手,这给反洗钱的资金交易监测、可疑支付交易行政调查及执法机关对洗钱犯罪的侦查带来障碍。

(二)互联网金融反洗钱工作难点

第一、虚假交易频发成为洗钱犯罪新的滋生地。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在电子信息构成的虚拟世界中进行,本身就存在监管缺失的情况,虚假交易频发为非法套现的反洗钱犯罪提供了便利。例如有的网上交易实际上并不是进行真正的消费,而是制造一笔虚假交易,通过银行卡支付后,钱进入支付平台的账户,再通过账户转移到银行,然后从银行取现完成洗钱流程。这种虚假交易行为事实上是进行了非法套现。也有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片面追求业务拓展和盈利能力,采用了一些有争议、高风险的交易模式,也没有建立客户身份识别、交易记录保存和可疑交易分析报告机制,极易为不法分子利用平台进行洗钱等违法活动创造条件。

第二、互联网金融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监管手段。当前,国家相关部门尚未出台明确的互联网金融反洗钱管理办法和措施。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相关的制度制约,交易对手身份等信息不完全确定,增加了业务的风险判断和管理风险。

二、反洗钱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反洗钱知识宣传,提高反洗钱意识

人行要求各金融机构应当做对员工好反洗钱相关知识的宣传,宣传方式可采取企业文化、宣传墙、实时交流工具、内部网站等等。宣传的目标就是使员工能够认识当前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性和在反洗钱工作中应负的责任,提高反洗钱工作的积极性。

(二)完善反洗钱技术保障,加强反洗钱人员培训

人民银行组织的金融机构公共网络是金融机构建立反洗钱系统的基础,能够完成对异常资金活动的自动采集、分析和处理。在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公共网络的基础上,各家金融机构可以利用支付交易监测系统,了解各个企业以及个人的大额可疑资金交易流动情况,监督公款私存、国内外资金流入流出等情况。在这里我们还要介绍一下社会反洗钱网络系统,这个系统的建立完成了公安、海关、税务、工商等部门的横向联网,人民银行网络、金融机构网络与社会网络结合起来就实现了反洗钱网络的实时性与动态性,提高了反洗钱工作效率。

(三)建立有效地客户身份识别程序

为使客户更加了解反洗钱活动,并能够积极的配合金融机构开展的反洗钱活动,各城商行应该结合当地实际,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建立反洗钱宣传的长效机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培养社会公众的反洗钱意识,增加公众对反洗钱工作的认知度和支持度,形成全社会的反洗钱合力。另外,作为地方性一级的法人性机构,城商行由于服务地方,服务中小市场的定位,在开展客户身份识别方面具有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要通过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大增强客户身份识别的力度和有效性。

(四)积极做好互联网金融反洗钱协调监管

做好互联网金融反洗钱业务的监管是做好反洗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客户身份信息的有效识别。首先,在无法核实客户上传的电子版身份证信息是否真实的情况下,可采用联网核查等措施进行身份认证,在必要情况下可根据客户所填信息进行实地回访查看,以确保客户身份信息真实可靠。其次没有建立起与支付清算系统对接的交易监测系统,现行的反洗钱操作系统过于简单,无法对大额和可疑交易进行自动、及时地监测和记录。

(五)建立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制度

按年对客户风险等级进行评定审核,对风险等级较高的客户交易进行重点监控。另外,对于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业务客户,要充分利用机构信用代码管理系统,将客户在不同银行间或同一银行不同网点间发生的全部业务进行归类整理,以便于及时发现异常交易,将日常工作中的事后监督变为实时的持续监控,提高反洗钱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互联网金融高效便捷的金融产品虚拟交易方式有可能被不法分子滥用,为洗钱、非法集资等不法活动提供便利。

作者简介:年珂华(1990-),女,汉族,甘肃敦煌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金塔县支行。

上一篇:“新常态”下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策略 下一篇:试析企业财务风险以及防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