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医院:护理先行

时间:2022-10-29 09:24:03

海南省人民医院:护理先行

2008年8月,在卫生厅的倡导和海南省医院评鉴中心的支持下,海南省全省开展质量持续改进的品管圈项目。以省会海口市为辐射点,将品管圈辐射至全省各级市、县医院,并在2009年和2012年举办两次全省范围的护理品管圈竞赛。海南省人民医院护理部的品管圈征途便是由此开始,并蓬勃发展。

海南省人民医院从2008年11月开展品管圈,旨在切实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流程,并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护理部主任许晨耘告诉《中国医院院长》记者,医院首先组织开办品管圈学习课程,要求各科室必须完成一项品管圈,此项目应与日常护理工作存在紧密联系。从2008~2012年,全院累计开展品管圈256项,其中110项,护理质量提高十分显著。

手术室:“征・雁”圈

手术室开展的首个“征・雁”圈在2008年,活动主题是病理标本管理的“零宽容”制度,目的在于分析病理标本管理中已经发生和可能存在的风险,采用“零缺陷”管理,做到标本管理“零风险”。

手术室人员采取容器改进、专人管理、环境改善等措施。根据项目效果追踪数据,2007~2012年,标本送检总量不断增加,从2007年的5548例增加至2012年的10024例,缺陷次数大大减少,从2007年的69例减少至2012年的6例,尤其是在项目实施期间,缺陷次数从2007年的69例大幅减少至2008年的14例。

2012年,手术室开展了第二个“征・雁”圈,此次的主题是“心”型手术“无声配合”模式。由于心内直视手术必须在体外循环、低温、停跳的情况下进行,这虽然方便了医生进行心内操作,但容易引起患者脑、肾、肺等重要器官的血流量明显减少。这一项目旨在缩短医护配合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圈员设计了与各种手术器械对接手势,做到医生与护理人员之间无声沟通,传递精准,为此还专门制定了“心脏手术指引手册”。

神经外科:“百分百”圈

神经外科的“百分百”圈开展于2012年6~8月,由护士长张和妹任圈长,还包括4名医师与两名护士,共7名成员。圈员之一何萌护士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百分百”作为圈名,是因为他们要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优质护理服务,这意味着百分之百的责任心、爱心、细心、真心和精心。

圈员采用531评分法,选定了活动主题:提高瞳孔测量准确率。由于神经系统疾病变化的早期主要表现在于瞳孔的改变,但不同的人在同一时间判断同一位患者也会存在差异;而且临床上,瞳孔测量工具多样且不实用,医务人员也经常凭借自己的个人经验来目测判断瞳孔大小。这些因素往往会导致患者抢救时机延误。

根据鱼骨图、冰山图和柏拉图的分析,项目将问题确定为测量工具不实用和无瞳孔测量指引,并作为本期改善的重点。圈子运用5W1H拟定对策,运用PDCA来解决这两个问题。针对测量工具不适用的问题,他们制作出的瞳孔测量尺在2012年6月27日~7月18日短短不足一月的期间,已经过了4次更新换代,最终达到了测量快速而又准确、使用方便而又便捷的要求。不过,张和妹告诉记者,他们依然在不断改善测量尺。针对无瞳孔测量指引问题,神经外科制定了“近距瞳孔测量指引”的小册子,并对医务人员进行了严格的培训。

项目实施之后,根据统计,2012年7月29日~8月4日,瞳孔测量224次,差异次数从60次降低16次。根据计算,针对测量工具不实用这个问题,目标达成率高达266%,进步率高达92.3%。针对无瞳孔测量指引问题,目标达成率为140%,进步率为91.3%。及时准确发现患者瞳孔的改变,不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平均住院日从早先的18.2天降低至实施后的16.5天,平均住院费用也减少了5000元/人。对本科室30名护士进行的满意度调查显示,护士的满意度提高了54.82%。除此之外,圈员对科学工具的应用、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责任感等也大大提升。

提高瞳孔测量准确率的活动已经圆满落幕,“百分百”圈却将持续前进,他们已经将下一步活动的主题选定为降低压疮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消毒供应中心:“壹圆”圈

消毒供应中心的“壹圆”圈成立于2011年7月,活动时间为6个月。核心团队成员共9人,圈长由副主任护师周淑萍担任,护理部主任许晨耘任辅导员。之所以选择“壹圆”作为全名,是因为成员希望将合作、微笑、安全、探索汇聚在一起,四个关键词的英文首字母合起来就是CSSD,又恰合消毒供应中心之名。

圈员通过531评分法将活动主题确认为减少临床护士对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时间。“将临床护士从物品的管理中解放出来,减少临床护士的‘非护理时间’,把护士的时间还给患者,同时为患者的诊疗提供安全保障。”该活动的申请表如此陈述。

主题确定之后,圈子成员拟定了从2011年7月~12月为期6个月的计划表,并按照PDCA确定不同时间段的计划进度,每个成员都有各自负责的部分。在2011年7月18日~7月31日期间,圈子共调查328个案例,其中122例不合理。根据现场调查,圈子发现物品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包括领用不合理、存放不合理、不按批次使用、CSSD不易宏观调配物资和物品积压过期,其中最大的问题为领用不合理,出现了58例。根据分析,圈子将重点解决的问题确定为领用不合理和存放不合理。

随后圈子成员通过讨论利用5W1H拟定对策,针对领用不合理问题,提出转变服务理念和改变管理模式的对策;针对存放不合理问题,提出病区零库存、规范物品放置位置和规范物品标识的对策。圈子成立了优质服务小组,并就如何实施一次性无菌物品全程供应链优质服务进行实施前培训,随后进行工作流程重组。以往临床护士每天至少要花45分钟管理一次性无菌物品,包括清点物品、申请、接受物品并整理入库;而重组流程之后,这些步骤都由CSSD人员负责,临床护士只需要签字确认,一分钟就可以完成。CSSD还专门制定了下送日程表和应急领物预案,并设置了专人发放,固定人员下送至不同科室。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在于CSSD与临床科室建立信任关系,为此各科护士长和CSSD护士长专门到病区解释一次性无菌物品供应链的操作方法。针对存放不合理问题,CSSD取消了病区的存储仓库,按物品的类型、灭菌批次规范放置,并统一全院的物品标识。

在实施了改善措施之后,圈子成员对效果进行了考核。2011年11月7日至11月20日,圈子共调查了328例,其中不合理例数仅为15例。针对领用不合理,圈子原本设定的目标值是从实施前的58例减少至36例,但实际已经减少至6例,目标达成率高达236.4%,进步率为87.8%。针对存放不合理,圈子原本设定的目标值是从实施前的40例减少至14例,但实际已经减少至5例,目标达成率为134.6%,进步率为87.5%。根据统计,活动累计每个月为临床护士节约时间16072分钟,每年为医院节省费用78798元。

“壹圆”圈也开始了下一阶段的征途,他们已经选定提高护士对手术器械的知晓率作为下次圈子活动的主题。

上一篇:对铁路企业养老金计发办法的探讨 下一篇:探讨如何强化会计内控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