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多元切入

时间:2022-10-29 09:16:04

立足课堂,多元切入

【摘要】针对我校学生在2009―2011年中考科学卷中“文字表述题”得分率偏低的现象,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我不得不反思。为此,通过对中考科学卷中“文字表述题”得分率偏低的原因进行剖析,深入分析原因,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在科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的操作路径(途径与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在此作一阐述。

【关键词】初中科学文字表述题解题能力途径与方法

科学中考试题中文字表述题占有一定量的比重,为此,笔者根据近几年我校学生参加中考时学生在科学文字表述题答题时存在得分率偏低的现状,结合自身的探究,就如何提高文字表述题的正确率提出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连续几年我校的科学中考中文字表述题都面临着得分率较低的现状,面对这种现状,笔者就2009―2011年我校参加中考学生在科学卷的“文字表述题”的分值、得分率作了得分统计:

表1:2009―2011杭州市中考科学卷“文字表述题”我校得分情况统计表

上表的统计是由任课教师在中考结束后对学生科学考试情况作的一个调查统计表,由此统计出得分率,也是我校初三任课教师在备课组长安排下的中考情况分析。

从上表统计可见,2009年中考科学卷所占的比重较大,而得分率较低,仅占0.4,2010――2011年中考中得分率有所提升,但得分率也偏低,三年的平均得分率也只有约0.47,因此,在中考中学生在解答文字表述题时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练习中加以重视和指导。

二、科学卷中“文字表述题”得分率偏低的原因剖析

科学教学中的“文字表述题”是以填空的形式存在,重点考察学生的概念理解能力,实验掌握和操作能力和统计计算能力等等,举例如下:

例题――2010年中考:小王要研究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无影响,做了下述实验.可供选用的药品如下:

①石灰石;②澄清石灰水;③稀硫酸;④浓硫酸;⑤盐酸溶液;⑥烧碱溶液;⑦蒸馏水。

可供选用的仪器如图1所示。

小王设计的实验方案为:

(1)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2)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广口瓶中分别放入长势、大小均相同的某种植物幼苗和等体积的水,瓶口滴管内装有NaOH浓溶液,再将不同体积的纯净二氧化碳气体充入三个瓶中,充入气体的成分分别是:甲瓶:2000毫升空气;乙瓶:1600毫升空气、400毫升CO2;丙瓶:1400毫升空气、600毫升CO2,三套装置都如图2所示。

(3)将三套装置放在同一地点,太阳光照等量时间后,挤压滴管,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观察进入三个瓶中水的体积。(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变化忽略不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仪器和药品是(仪器名称用仪器下的大写字母表示,内装的药品写序号),将所选仪器按要求连接,各接口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是(用仪器接口上的小写字母表示)。

(2)小王的实验原理正确吗?理由是。

(3)对小王设计的实验略加改变,理论上还可根据变化,来判定CO2浓度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无影响.

从以上例题可以发现,从文字表述中给出的是实验观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答题。笔者所在的学校客观上存在文字表述题得分率偏低(三年仅为0.47),在备课组的统一安排下,全体科学老师就此作深入调研,笔者重点作了课堂观察和谈话,在自此结合自己的理解,分析如下:

1.学生的心理障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由于学校活动,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的不同,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各不相同。在平时交际中,不少学生存在着情感障碍。根据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设说”,学习者的情感状态或态度直接影响语言学习。学生在学习情绪最优化时,即动机强烈,自信心强,最容易习得语言。反之亦然。在课堂上,学生如果不能克服心理障碍,毫无疑问会给语言表达带来困难。

2.学生语言基本功差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在课堂中主要表现为词汇贫乏,句子结构不完整、动词搭配不当等。词汇有如建筑材料,有了好的地基和图纸,没有它,也就建不了大厦。语言离开了词汇,就表达不了任何东西。有一些学生即使有了一定的词汇量,由于没有掌握语言的运用技巧,仍听不懂,说不出,给交际带来了障碍。

3.教师自身语言表述能力欠佳

教师的职责是为人师表,各个方面都不例外。那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在教学的主要环节――课堂上,教师就应尽量使用生动、活泼、丰富的语言。在备课时我们能很好的备教材、备学生,但是往往会忽略了语言这一关键的环节,因此往往因为言不及义,导致课堂效果不佳。如“你来讲讲……”、“上节课讲到了……”、“这个问题”、“那个问题”等等,语言杂乱枯燥。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能接收很多信息,查看很多资料。这里有古代的、现代的;有报刊的、影视的;有看到的、听到的……随时把跟教学有关的人和事记录在教材上、教案上或卡片上。每堂课都尽力去备语言,课后马上总结,改正不足。业余时间多看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学习电视新闻播报,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你就有用不完的典故,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完的生动、有趣及幽默的话。

4.科学教师对“文字表述题”重视不够

“文字表述题”在中考试题中所占的分值比例并不高,容易被科学老师忽视。我校得分率偏低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都与教师不够重视有关,因为不够重视,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会缺乏对文字表述题的研究,就会缺乏对文字表述题的技术指导,就会缺乏对文字表述题的训练等等。文字表述题的题型看似简单,但所涉及的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会引起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思考问题不全面、解题时间过长等等,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文字表述题的课堂研究和训练,是科学教学中的一项基本要求。

三、科学教学中提升“文字表述题”解题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不是先天具备的,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累积起来的,其形成过程中受到学生生理的(如遗传)因素、心理的(学生观察能力、学习承受能力)因素、环境的(成长环境,如家庭父母职业及其家庭学习的环境、学校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课堂学习环境影响因素最大。因此,教师(我)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从五条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表述”能力。

1.利用阅读信息题培养学生表述能力

中华民族的知识源远流长,世界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前人和现代科学都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知识瑰宝,让学生阅读课文和科普书籍,对其中精彩的语言表述,由学生齐声朗读,使学生在阅读中欣赏科学之美,在阅读中学习他人的正确表述。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找出关键性词、句,要求学生熟记一些关键性词句,并能模仿关键性词句答题,以提高学生的正确表述能力。

例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空心锤子

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我们常常要用到锤子。如在墙上钉钉子时,我们用锤子反复击打钉子,钉子便进入墙里。但是,在宇宙空间,当宇航员用锤子敲击物体时,锤子给物体一个作用力,物体受力运动的同时,人和锤子也会向背离被击物体的方向运动,并且敲击时的作用力越大,人和锤子就会被弹得越远,根本无法进行再次敲击。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科学家把宇航员用的锤子设计成空心的,并在里面装入一定量的钢砂。当手握锤子敲击物体时,锤头会把受到的反作用力传给钢砂,使原来处于相对静止的钢砂运动起来。钢砂运动产生的相互摩擦克服了此状态下的反作用力,同时产生热量,减慢了锤子的运动,使锤子不会反跳起来。由此攻克了在宇宙空间不能用锤子反复敲击物体的难题。

(1)用锤子击打钉子时,钉子由于而发声。而宇航员在太空敲击物体时,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不能传声;

(2)文中叙述到物体受力运动的同时,人和锤子也会反向运动,这说明物体间。锤子离开物体后,仍能继续运动,是由于锤子具有;

(3)请在原文用横线画出介绍空心锤中装入钢砂“使锤子不会反跳起来”本质原因的文字。

例2:学生在解答化学检验题,往往表述不完整或词不达意,有时现象和结论倒置。老师在教学中先让学生阅读例题,由学生在阅读思考中悟出检验题答题表述的一般程式,对固体、液体类检验题,一般表述为:“取样于……中,滴入(或通入)……试剂(气体),出现……现象,是……物质”;对气体类检验题,一般表述为:“在……瓶中,滴入(或加入)……,出现……现象,是……气体。”

这样反复读、多次练,使学生从模仿他人的语言到逐渐变成自己的表述。

2.让学生在对词语的重组整合及提炼中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

模仿表述是表述能力的基础素质,若学生在阅读中能找出关键性词句并从中分析提炼出切合主题的“学生语言”,那便标志着学生“表述能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就需要训练学生对词语的分析、提炼、重组、整合的能力。有这么一个例题:

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的金属,他对新金属做了如下实验:“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一小块金属投入水中,它浮在水面上,并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放出氢气。此金属在水面上急剧转动,发出嘶嘶声,并立刻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过一会儿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请归纳出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1)(2)

(3)(4)

化学性质:。

要求学生找出本题的关键性词句:“取一块”、“小刀切”、“浮”、“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熔化”、“银白色”。但并不能直接用题中语句来答题,需进行分析、提炼、重组、整合。老师设计出一个个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金属硬度怎样?浮在水面上,又说明该金属密度怎样?水中有氢气吗?生成氢气说明发生了什么变化?在老师的诱思提问下,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类填写。

3.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中培养表述能力

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有人说,没有实验就没有化学。可见,实验在化学学习中所占的比重之大,借助实验训练学生的“化学表述”能力也成为必然。

案例1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我演示如下实验:(1)在烧杯(容积为500ml)中倒入半杯冷水,向其中放入一小块白磷,要求学生在观察现象。(2)往前一只烧杯中通氧气,观察现象(3)再将烧杯中的水加热,继续通氧气,观察现象。而不看课本的前提下能归纳说出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的两个条件,并把它写在纸上。

案例2在学习饱和溶液时,让学生做这样的实验:把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分成两份,向其中之一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向另一份中加入少量食盐,分别搅拌(温度不变),学生观察发现,加进去的硝酸钾没有溶解,而加进去的食盐不见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出饱和溶液的性质之一:“在一定温度时,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他溶质。”这种表述,只有当学生观察了实验,有了亲身的体验才能有恰如其分的表述。但如果只注重做实验、看实验、而不强调学生的正确表述“规律”,那么所“学”到的知识也将容易漂浮失去,不能为学生所“积淀”。

4.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事件中培养表述能力

在生活中,“化学事件”无处不有,“化学现象”无处不在。用生活中的化学事件理解化学知识,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其过程就是一个训练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的历程。例如:在学生面前放上一瓶“雪碧”,让学生写:“雪碧”成分中的化学式,判断是混合物的依据,喝下“雪碧”的感觉,打开瓶盖看到的现象及其原因,检验瓶中气体的三种方法,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又如,列举生活事例:高山上煮肉骨头放了盐易熟,冬天咸菜缸不易冻裂,煮馄饨时在沸水中常常放些盐,烧不坏的手帕的魔术等,让学生写出其中的奥秘,再读给同学听。即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在乐中学会表述。

5.让学生在图、文交互替换中训练表述能力

例如:某兴趣小组利用图所示电路进行如下的实验研究。

(1)断开S3,闭合S1、S2,调节滑动变阻器,得到上面表中四组数据。根据表中的数据.可计算电阻R=佟?

(2)断开S2,闭合S1、S3,调节滑动变阻器,测量灯泡L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根据测量数据绘制成如图的U-I关系图象。由图象分析,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灯泡L的电阻RL=佟?

(3)闭合S1、S2和S3,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电流表的示数是A。

(4)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端(选填“左”或“右”)。

(5)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灯丝将变(选填“亮”或“暗”)。

(6)若实验过程中电流表的读数突然变大,而电压表的读数为0,经检测电压表没有损坏。可能发生的故障是。

“图”,能较为形象地表达事物的意义,“文”,能高度概括地描述事物的本质及事物变化的规律。看着图案,说出其表示的意义,即看图说话。阅读文字后把它用图展示出来,即望文生图。如果学生能用图、文同时表述某一概念,则教学效果会更好。

6.利用推断题分析过程来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

推断题它不仅考查的是一个学生掌握知识的量,更侧重的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其中是培养学生表述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在解以下文字描述型推断题中,教师可做如下引导:

例: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Cl、NaNO3、Na2CO3、BaCl2、CuSO4、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进行如下实验:

(1)将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2)向(1)的溶液加入足量BaCl2试剂,过滤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仅部分溶解;

(3)往(2)的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又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

试通过上述实验确定:原混合物中一定有:,一定没有,可能有:。

抓住每步实验的突破口进行逐级推导,实验一中关键字“无色”、“溶液”,让学生说一说可得出哪些结论。学生:无色可知一定没有CuSO4,溶液说明Na2CO3或Na2SO4和BaCl2不能同时存在。实验二中关键词“白色沉淀遇酸部分溶解”可得白色沉淀为BaCO3和BaSO4的混合物,由此推出一定有Na2CO3和Na2SO4,一定无BaCl2。第三步实验关键字“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说明有AgCl生成,但氯离子可来自于二中的BaCl2,因此NaCl可能有,以上实验无法确定NaNO3是否存在,则它可能有。

通过我的逐步引导,在归纳思考路径,学生思路逐渐清晰。我在通过同类题型让学生模仿推导,在他们说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能力。

四、反思

表述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仅有途径还不够,还需有相应的措施作保障,以前在措施上列了一些条例,也做了一些实验,但不成体系,常欠规范,没有形成制度。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包括在心理的、评价的、制度的等方面加强措施保障。

1.给学生“说话”的空间与时间

学生的表述能力首先表现在能“表白”,即会说。这就得给学生说话的空间和时间。首先体现在课堂上,一般要求,课上老师讲的时间不超过25分钟,要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讨论、交流及其记录讨论交流的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由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安排1―2位学生进行1―2分钟演讲化学小故事或生活中的科学趣事。课后由学生把事故、趣事追记。其次鼓励学生在课余讨论课上老师留下的“表述”话题作业,并纳入学生作业中。

2.让学生尝试成功的“表述”

多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多尝试“成功”表述。当然,这里的“成功”是微不足道的,但老师对学生微不足道的“成功”也应充分肯定和大加赞扬。首先鼓励学生敢说、敢写,只要学生能站起来讲话,不管对与错,老师要肯定他的勇敢,只要他有说得有可取之处就夸张地表扬。事实上,学生内心是渴望得到表扬的,受到表扬,他就是获得了一次成功,下次“表述”的积极性会更高涨,积极性愈高,“表述”的成功机会就越多,形成良性的循环。

3.把“语言表述”纳入学生成绩考核

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各种行为都是根据需要而产生一定的动机,动机引起行为,行为又指向一定的目标。

学生希望拿到优秀的成绩。一般地说,与成绩考核有关的学习内容,学生便学得积极、主动、努力,与成绩考核不挂钩的活动,学生便显得冷漠。因此,把“语言表述”纳入学生成绩考核,学生就会表现得异常兴奋积极。采用课堂上语言表述(尽可能做到人人有“语言表述”机会)成绩与笔写表述成绩相结合。学期成绩以3:3:4比例折算,即平时成绩占3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把“语言表述”成绩纳入平时成绩中考核。同时,在平时的单元测验和期中期末教学质量测验中放进一定比例的“语言表述”能力题。采用如此两种评价方法,必将会大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分数需要”动机,提高了他们参与“语言表述”能力训练的积极性,使动机引起了行为,逐渐实现培养“语言表述”能力的目标。

后记: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可以成事,也可以败事。电话、呼机、手机这些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普及后,人们逐渐摆脱了纸笔的束缚,而语言这门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先天的,而是可塑造的。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的培养是有规律可循的,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必定能找到适宜教师自身、适宜应届学生的与时俱进的具体操作方法。

参考文献

[1]《学校心理教学研究》陈家麟著

[2]《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陈心五

[3]《演讲和口才》2006、11期

[4]李志宏著《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新华出版社

[5]孔企平著《新课程理念与科学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6]王忠平著《评价与反思》载《小学数学教师》2002年第12期

上一篇:加强班集体建设,发挥其在德育中的作用 下一篇:对小学生阅读教学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