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基础中word软件教学方法

时间:2022-10-29 08:46:58

浅谈计算机基础中word软件教学方法

【摘要】计算机基础是高校大一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其中介绍的Word软件是一个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的办公软件,文章提出了这部分教学方法的一点心得。

A tentative discussion on teaching method in Software of word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is

Zhai YongtaoYan Guangyin

【Abstract】Computer Application Basis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college freshman. The course has introduced the use of software word, which is a powerful function and wide application office software. This paper give some advice on the word software teaching experiences.

【Keywords】EditPageheadeOffice Software

1.引言。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Microsoft 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占了很大的篇幅,因为它们在平常的学习和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Word 2003,作为一个图文并茂、功能强大的字处理软件,由于操作方便快捷、实用而深受办公族的喜爱。学生学习完Word后,就可以进行课程设计等文档的编排,因此学生对这部分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如何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这一重要的应用软件,除了需要优秀的教材外,笔者认为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很重要。笔者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2.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因为Word的功能非常强大,具有极强的文字编辑、排版功能和较强的表格处理功能,通过图文混排功能,还可以制作出图文并茂的文档,因此涉及到的知识非常丰富,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使之成为一个逻辑有序的有机整体,对于学生掌握Word有着积极的意义。例如,我们不能一开始就拿出一篇长文档,然后讲解如何进行长文档的编排,这样的话学生肯定是接受不了的。分析一篇Word文档,其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就是字符(文本),多个字符组成段落,多个段落组成了页面,而长文档又是由多个页面组成,根据人的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结合Word的教学内容,总结了Word教学内容的如下安排顺序:

字符(文本)的编辑段落格式的设置页面设置长文档的编排。

在字符(文本)的编辑教学内容中,具体介绍字符格式的各种设置;字符增多后形成了段落,再介绍段落格式的设置,比如设置段落缩进、间距和对其方式等。当多个段落组成一个页面之后,就可以介绍页面的设置了,具体有页边距的设置、纸型、页码、页眉和页脚等。多个页面组成了长文档,进而介绍长文档中奇偶页页眉的设置,不同节的页眉的设置,目录的自动生成等等。

以上教学内容的顺学遵循了由浅入深,从部分到整体的原则。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感觉到知识的层次非常清晰,同时知识之间的逻辑性很强,因此掌握起来较容易,这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3.教学实例精心选材。在Word的教学中,从浅显的实例入手,带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让每位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或者寻求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问题放在具体的实例中解决,这是Word中一个必要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学实例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效果。教学实例一定要精心选材,要求既有较好的代表性,又美观大方,切忌随便选材,粗制滥造。例如,在讲解分栏和图文混排功能时,笔者课前精心准备了一篇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的Word排版素材,在文章的标题上方,插入了“月色下的荷塘”这样一幅与主题相符的美观的图片,正文首字下沉,采用两栏排版,背景插入了“朱自清散文赏析”淡淡的水印。文档打开后,学生完全被投影大屏幕上的页面吸引住了,这确实是学习过程中一种美的享受,既陶冶了情操,又增长了知识;然后给学生提出具体的问题,这篇文档里使用了哪些排版元素,如何完成这些排版元素的设置,让学生思考并主动在书中寻找答案,最后再具体讲解演示。

又例如在讲解绘制“自选图形”时,教师课前查找资料按照真实国旗的比例,绘制了一面颜色鲜艳的小五星红旗,学生一看到精致的素材后,兴致马上就提高了。然后按照实例给学生讲解如何绘制矩形,添加五星,复制自选图形,旋转图形,组合图形等具体的内容,最后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绘制这样一面国旗。从教学效果来看,这比其他一般的素材更具有感染力,效果会更好。

4.采用“任务驱动,引导教学”的实验教学方法。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味的课堂教学,即使采用了以上方法,如果没有具体的实践,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仍然无法体会和掌握其中的奥妙。所以实践环节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上机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介绍了Word的文字处理,图形处理和艺术字处理工具后,要求全班同学用A4的纸制作一个介绍自己学校的彩报,版面设计不拘一格,文字优美流畅,色彩搭配美观大方。大家的兴趣特浓,精心设计。有的在文本中插入精美的校园风光图片、分栏进行编排,有的插入艺术字,有的利用图片的环绕效果排版等等。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综合利用所学Word知识,使自己的设计最优化。

在处理图片和文字的位置关系时,可以引导他们设置图片的不同版式,并具体比较图片不同版式下的排版效果。又例如,在绘制具有斜线表头的表格时,使用“表格”菜单中“绘制斜线表头”命令绘制的斜线表头可能不符合要求,要么就是文本太小,要么就是文本位置不合适。这时可以告诉学生斜线表头实际上是斜线和文本框组合的一个整体,并引导学生对这个组合进行拆分,分别编辑每个文本框的内容并适当调整位置,使斜线表头满足实际的需要。

若需在版面的右边某处写进另一小段文字怎么办?这时要引导他们巧妙使用“绘图”工具栏里的“文本框”,插入“文本框”后在文本框范围内输入文本就可以了。若不想要这个文本框的方框,就要引导他们想出用“绘图”工具栏里的“线条颜色”设置成“无线条色”。最后将彩报打印评定等级。学生们对他们的作品欣赏并互相比较借鉴后就开始反思自己的不足,并去探究怎么操作才是最好的,这样对学习计算机有很大的促进。

通过“任务驱动,引导教学”的实验教学方法,枯燥、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具体,学生能迅速获得感性认识,再经过教师的归纳和总结上升为系统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快速获取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5.结束语。实践表明,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较好地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应用,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学习计算机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软件的更新、教学对象的差异,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还要不断地探索和逐步改进。

参考文献

1 王长龙.浅谈如何提高计算机实验课教学质量.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7:243~244

2 祝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www.省略

上一篇:谈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 下一篇: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