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扬作品人物命运的圣经解读

时间:2022-10-29 07:00:38

班扬作品人物命运的圣经解读

摘要:在《天路历程》中,结局是值得欢喜的,不但“基督徒”得救了,连他的一家都得救了;而班扬二年后出版的《恶人传》却截然相反。本文从圣经的角度解读二位主人公的不同命运,强调了作者班扬的写作意图。

关键词:天堂;地狱;《天路历程》;《恶人传》

《天路历程》是约翰・班扬出版的第一部小说,令他一举成名。这本书带领许许多多正在寻求救恩的人走出灰心潭、名利场,去往窄门,去往天国。

《恶人传》是班扬的第二本小说。《天路历程》写的是奔向天国的人,《恶人传》正好相反,讲的是自取灭亡的人。班扬在思考为什么《天路历程》那么受欢迎时,就又想要动笔,既然上一本写了天路,这一本就写下地狱的路。《恶人传》没有采用《天路历程》的寓言体风格,而是借用一个普通人的一生来展开,讲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事,没有任何梦幻色彩。

一.天堂和地狱

故事开始不久,班扬即着墨于天堂美景的描述。因为基督徒的旅程起于毁灭之城,直到天堂之门。对基督徒而言,天堂的荣华美景是他继续踏上艰难旅程的一大鼓舞,促使他乐于邀请别人与他同奔天路。天堂的辉煌也是使基督徒能轻忽沿途的万般险恶,期盼极美的将来的一大动力。

基督徒经历了种种艰险,终于到达天国的门口,里面的情景和他手里书卷的记载完全一致:“在这个地方,太阳不分昼夜地照耀着;因为这地方远离死荫谷,也不在绝望巨人的势力范围之内;他们从这儿也望不见怀疑堡垒。”天堂吸引人的地方并不是它的富丽堂皇,而是天国的王对其子民的恩典和慈爱,天堂是有上帝同在的地方,信徒的生命不但是没有穷尽,而且是无限丰富、充满了各样的福祉,正如圣经最后一卷书《启示录》里描述的:“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示录21:3~4)

虽然《恶人传》主人公的结局是去到地狱,但全书主要在讲述恶人罪恶的一生。班扬在《恶人传》里对地狱本身的描述非常简要,可能因为在之前出版的《天路历程》一书中对地狱已经有了详细的阐释。地狱原是“为魔鬼和它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马太福音25:41),圣经称它是“烧着硫磺的火湖”(启示录19:20),“在那里,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马可福音9:48)。”

圣经里所谓的“灭亡”,乃是指灵魂在地狱里受极度的痛苦,而永无脱困的希望。基督徒之所以踏上寻找天堂的道路,因为他知道“背上的重负会把我压得沉到比坟墓还深的地方去,坠到地狱里去”。罪人若不肯悔改,将来也要与魔鬼遭受相同的刑罚,就是“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启示录14:10),而这个痛苦是永永远远的。

二.义人和恶人

《天路历程》里的人物不下二十个,从一开始和基督徒同路的善变、顽固,到世故先生、愚蠢、懒惰、傲慢,以及只在口头上谈谈信仰的多话和缺少勇气的小信、胆怯等等。但最终进入天国的只有基督徒、盼望和忠信三人。忠信在浮华市为作见证而被判处火刑。然而,当他的身躯即将被火焰吞噬时,一辆四轮马车从天而降,把他的灵魂接入了天国。然而班扬在《天路历程》结尾特别交代离一个戏剧性的警告:已经到了天国门口的无知,在他旅程的终点,手脚受缚地被扔进地狱里;而地狱就在天堂的门边。

《天路历程》中谈到,通往天堂的路只有一条,从别的门进入的,哪怕走到了尽头还是不免像无知一样被拒之门外。这个门是十字架,除了基督徒、忠信和盼望,其它的天路客都没有认识到自己需要去到十字架将背上的重担――“罪”脱去。他们都觉得自己是个不错的人,都能理所当然进入天国。但正如每个人的名字所暗示的,顽固、世俗、傲慢即是每个人内心的骄傲、自以为义,这些都是圣经说的罪。而基督徒、忠信和盼望三人他们的名字表示他们得救的信心和盼望都不在自己,因为只有十字架能够解决人的罪的问题。想要进入天国得到永远的生命,只有接受主耶稣基督和他带来的救恩,这是唯一的道路,莫想靠律法和自己的行为得救,这是天路客需要警惕的。

《天路历程》写了从今世去往天堂之路,二年后出版的《恶人传》写的是从今世去往地狱之路。班扬通过“智慧人”和“侧耳听”两人的对话,讲述一个名叫“恶人”的普通英国居民一生犯下的罪,并规劝读者悔改,过敬虔的生活。人定规的恶人,乃是那些犯下杀人放火奸淫等大罪的人。但班扬注重的是人内心的丑恶。班扬写恶人先生之死,就是为了让成千上万还活着的人弃绝恶人的道路,转过来奔走“天路历程”。

当人和完美圣洁的神比较时,每个人都是不足的。只有因信称义的人可以去到天国,就是那些信靠耶稣除去他们的罪而被算为义的人。

三.你往何处去

虽然班扬的作品已跻身于经典之列,但班扬的创作不是为着文学上的成就。

在他每本书的序言里,班扬都把自己的写作目的表达得很清楚。班扬在为《天路历程》这部寓言体小说作出辩白时说:“这本书描绘的是一个人如何寻求永恒的赏赐,告诉你他如何向前直奔,最终进入那荣耀之门。它还告诉你什么人急急忙忙地上路,仿佛有永恒的冠冕等着他们,但最终却徒劳一番,像愚昧人一样死去。”

如果说班扬需要为《天路历程》的写作形式辩解的话,《恶人传》则是其内容让班扬受到猛烈抨击。因为这本书谴责死去之恶人的,也一样在向活着的恶人宣判。因此班扬在写《恶人传》的时候早就已经做好了遭受各样攻击的准备。明知写这本书面临的风险,为什么班扬还是要出版此书呢?“我所做的是为了阻止走向地狱的生活方式,救灵魂脱离死亡。”班扬看到罪恶在英格兰充盈,让国家沉沦,让百姓走向永久的毁灭,于是大声疾呼。有谁看见屋子里着火,不警告屋里的人呢?“听到我呼喊的众人啊,扭过头来,离开罪!就能脱离伴随罪的死亡和审判。”

有个布道家问会众:“谁要上天堂的,请举手。”很多人举手。他又问:“谁要下地狱的,请举手。”我就不知道有没有人举手。但布道家注意到会中有一个人两下都不举手。他就问:“先生,为什么你两下都不举手呢?”那个人回答:“天堂太好了,我不配进去r地狱太恐怖了,我也不敢进去。我只要住在这里,一动也不动。”(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学学院)

基金项目:约翰・班扬作品的圣经寓意解读,四川省教育厅一般项目(编号:12SB113)

参考文献:

[1]Bunyan,John.The Life And Death Of Mr.Badman.Kessinger Publishing Co.,2004.

[2]Bunyan,John.Pilgrims Progress.Barbour Publishing,Incorporated,1998.

[3]Homer,Barry.JohnBunyansPilgrimsProgress:Themes and Issues.Evangelical Press,2003.

[4]《圣经》中英文合本.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2009.

[5]苏欲晓译.《天路历程》.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6]维真译.《恶人传》.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

上一篇:关注课堂细节,让品德教学更有效 下一篇:“再现”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