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的记忆

时间:2022-10-29 05:15:49

书信的记忆

你还记得自己收到的第一封信是谁寄来的吗?你还藏着同学互赠的新年贺卡吗?在电子传媒盛行的今天,能坐拥书信,分享“云中谁寄锦书来”的古典情怀,应是十分难得的事情。

这几年以字为媒,我有幸与多家报刊结缘,稿件大多是通过电子信箱投递出去,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样报样刊和书信。闲时翻拣它们,摩挲纸页间散发出的墨香,这些黑白相间的精灵,像一只只温情的大雁,从一个个未知的地方归入我心,仿佛千山万水也可瞬间抵达。

我想我是幸福的,时常体验鸿雁传书的雅事。每日上班路经邮局,门前有一只邮筒,印象中,它立在那里已有十几年了,在风雨侵蚀下显得斑驳破旧,像风烛残年的老者。回想起与邮路的关联,确是由来已久,颇有些年月。

1975年,母亲生下姐姐后,将她满月的照片寄给在部队的父亲,父亲当即寄回200元钱,如今母亲念叨起来仍百感交集。不难想象,穷乡僻壤之地,父亲汇寄的钱里饱含着深情,汇集了多少相思与挂牵。到了我们这一代,自从妹妹1995年入伍,彼此之间书信频传,记录下时空难以割舍的亲情。

妹妹当兵两年,每隔三五天就能收到她的信,时而夹带几张照片,不时地将自己在军营的生活和心得流露笔端,向父母汇报。刚开始信只寄给父亲,两年后恋爱,她转而将不可与父母说的小秘密说与我听。那信笺散发着香水味,缠绕着花纹和各种色调,一打开就弥漫着少女烂漫的气息。考入军校、嫁为人妻,妹妹总是离家很远。随之转变的还有她邮寄的东西,由轻便的书信到各类特产包裹;每逢年节,还会收到时尚用品或者风味美食。

一直相信距离会产生隔绝的美感,因而珍惜鸿雁传书的情意。书柜里有各式的信笺,偶尔也延伸出了一些礼物,盖着不同地域的邮戳,留下不同的风土人情。在无数次馈赠中,我渐渐学会了感恩,把心中的答谢换成小小的物件,顺着他们留下的联系方式回寄过去。

人生里,有多少事物是永恒不灭的呢?有一天,我老了,尘满面鬓如霜,那些去向不明的日子,那些源自心灵的私语,唯有书信可以见证。当指尖掠过信纸清透的质地,依旧能够听见细碎的过往,此刻,它们载满沉甸甸的往昔,在记忆的眉眼里深藏。

上一篇:爱读报的父亲 下一篇:我是“热恋”手机的老顽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