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研究

时间:2022-10-29 04:42:16

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研究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分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初中体育教学具有室外教学、个性化等特点,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自由发挥,在提高课堂效率及学生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运用。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作用 策略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与其他文化课教学存在很大的差异,体育一般室外教学多,按照学生身高、性别进行排列,且不同体育项目特点不同等。这些不同要求初中体育教学需采取针对性的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其基本方法是根据学生个性、特点等分为多个小组,通过合作相互交流、帮助,充分发挥其创新性和合作意识,达到共同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目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尚未真正实施,处于形式化阶段。为此本文重点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相比其他文化课比较特殊,不同学生对不同的体育项目感兴趣或擅长,这给体育整体教学增加了难度。同时很多体育教学偏向锻炼,而相对忽略学生的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不大。小组合作学习可有效的将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体育教育的认识,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学会与他人相处,提高其体育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二)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及能力,为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代青少年具有个性强、独立性等特点,竞争意识强且脾气相对急躁,易出现不良行为。为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以合作为重要前提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强调的是学习相互帮助和交流,而不是竞争,这就为学生学习创造和谐的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潜在能力。同时在合作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和学习,一方面有利于个人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另一方面教会学生如何与他人相处,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日后发展。

(三)提高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学习积极性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意义,增强集体荣誉感,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二、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合理分组,分组形式多样化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在于科学分组,只有分组合理才能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初中体育老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特长、性格、特征等有针对性的进行分组,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项目分组。该分组主要是根据体育项目分组,将该项目存在类似问题的学生分为一组,人数不限,指导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以跳绳为例,根据跳绳数目将学生分为A、B、C组,A组学生为跳绳优秀学生,B组为良者,C组为基础较差的学生。A组学生由于基础好,该项目成绩优异,空间进步较小,这时老师就要根据学生需求制定针对性的任务,让学生学会思考;B组学生基础较好,有一定的上升空间,训练密度相对较小,可通过小组比赛或小组内个人赛等形式来提升自我,共同进步;C组学生基础差,加大训练密度,小组成员在同一起跑线上,相互帮助,通过他人的进步激励自己努力,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教学质量。②两人合作形式。两人合作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根据学生需要、能力等分为若干组。以篮球为例,老师先对学生篮球能力进行摸底,然后根据学生能力合理分组,让篮球水平有一定差距的学生组成一组;同时也可让学生自主组合,老师适时的给予指导。通过这种形式一方面可以让基础差的学生成绩提高,另一方面优异学生在教导过程中有成就感,产生友谊。③其他分组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采取固定分组,混合分组等形式。总之,合理分组是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作用的重要前提。

(二)创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组合作学习要以学生兴趣为重要依据,根据初中体育教学大纲、学生兴趣等设计有趣的体育学习项目,充分尊重学生意愿,让学生在和谐、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中快乐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相互帮助和合作,在共同完成任务的基础上提升自我。此外,老师要及时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不仅要观察学生个人表现,而且要充分考虑小组合作成绩,保证体育成绩考核的全面性、客观性。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成绩与小组成绩是密不可分的,在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基础上提高学习兴趣,更加积极的参与体育锻炼和学习,促进自身素质全面发展。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创新

传统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老师为主,学生被动的听讲和学习,课堂学习效率较低,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因此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体育教学。体育课堂教学室外教学多,体育项目较多,学生有较大自我发挥的空间。为此老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主设计体育活动、项目执行方法等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开发学生潜在能力。同时分组时考虑学生意愿和兴趣,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不仅可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教会学生人际交往技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时,要先合理分组,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创新,并合理评价,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静.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和运用[J].教书育人,2012,(35).

[2]蔡智明.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时代教育,2013(08).

[3]徐艳红.以“自主—合作学习”为视角例析初中体育课堂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12.

[4]石志斌.论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功能与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1(05).

上一篇:体育强国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下一篇:谈农村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