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时间:2022-10-29 04:17:30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要素;评价指标;体系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

尽管国内外界定核心竞争力的观点不同,但“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配置资源,形成并能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这一概念已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广泛认同。一般意义上讲,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获取各种资源或技术并将其集成、转化为企业技能或产品的能力;二是企业组织、调动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使企业各个环节处于协调统一高效运转的能力。

由此可见,核心竞争力是以知识、技术为基础的企业综合能力的体现,是支持企业赖以生存和稳定发展的根基,它通过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体现出来。如佳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激光、图像和微处理机控制,这使它在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照相机和图像扫描仪领域始终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作为企业技术领域、市场领域与管理领域相互作用中的特定能力积累,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普遍鲜明的特性,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经济性;2.独特性;3.延展性;4.动态性;5.渐进性;6.持久性。7.整体性。8.用户价值。

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1.企业决策者和企业成员的知识、能力、素质。企业是生产要素的集合体,其中人是占主导地位的因素,企业的活力要靠企业职工来体现,而职工的活力则依靠企业决策者、管理者来激发。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决策者、管理者往往决定着企业的投资决策、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形象定位、企业的凝聚力、企业的人事制度,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而这些都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2.研究和开发能力(R&D)。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简称R&D),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是指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性创造活动。它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

再次,有的技术引进来也不是马上就能用得上,需要企业通过内部消化吸收,与本企业生产、管理融合之后,才能取得实效。况且,有些技术并不是现成的,要获得实际技能,则需要企业把触角伸向企业外部,不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在理解和消化基础上进行创新。

所以说,技术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R&D,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技术、知识积累,尤其是形成自己的人才积累,才能使别人难以模仿和超越,保持长久不衰的竞争优势。

3.不断创新的能力。所谓创新就是根据市场和社会变化,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整合人才、资本等资源,进行新产品研发和有效组织生产,不断创造和适应市场,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过程。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等。

4.组织协调企业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生产的能力。面对激烈变化的市场,企业要有优势,必须始终保持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各个部门运转协调、统一、高效,特别是在改革创新方案、新产品新工艺方案以及生产目标形成之后,要及时调动、组织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有效、有序运作。

这种组织协调能力涉及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战略目标、运行机制、企业文化等多方面。突出表现在企业有坚强的团队精神和强大的凝聚力,当企业目标和企业文化被成员共同认可之后,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剂,形成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企业成员能根据生产中不同阶段要求,有效组织资源,并使其在各自的位置上正常运转,关心与支持企业发展,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根本所在。

5.应变能力。应变是人主观思维的一种“快速反应能力”,“应变”包含对客观变化的敏锐感应和对客观变化作出的应付策略。

客观环境时刻都在发生变化,企业决策者必须具有对客观环境敏锐的感应能力,与此同时,还必须保持经营方针和策略随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即因地、因时、因竞争对手、因顾客消费心理的变化而变化。应变能力表现在能在变化中产生应对的策略,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能在变化中把握方向和机遇,加快发展自己。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科学合理地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前提。为了全面、准确评价和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要紧紧围绕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并遵循层次性与系统性、全面性、细分性、数据可获性、合理有效性的五个原则进行设计。

2.指标评价体系和内容。《千分制企业竞争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企业成员素质、技术开发能力、产品竞争能力、顾客价值实现程度及组织文化独特程度等5个维度20个指标构成,总分是1000分。0-249分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差,250-499分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一般,500-749分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较高,750-1000分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具体指标内容和权值如下:

(1)企业成员素质

①知识能力水平;②管理创新水平;③信息收集、处理、应用能力;④决策速度和决策质量。

这些指标反映企业在决策、经营管理与创新活动中的组织协调能力,水平高,说明组织协调能力强,同时也反映企业重新整合人才、资本等资源,进行新产品开发和有效组织生产的能力的强弱。权值0-120。

(2)技术开发能力

⑤直接从事R&D人员比例;⑥R&D经费;⑦发明专利成果数量;⑧产品技术领先程度。

这些指标反映企业进行技术开发的人力、资金及成果状况,投入比例越大,说明企业研发能力和科技力量越强,技术领先程度越大,产品和技术越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权值0-120

(3)产品竞争能力

⑨相关产品族的多少;⑩同类产品更新换代速度;⑾成本领先程度;⑿新产品销售收入比例;⒀产品占有率。

这些指标反映企业核心技术的衍生、开发和转化能力及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的强弱,同时也反映企业产品的市场渗透能力的强弱。权值0-50

(4)顾客价值实现程度

⒁产品质量水平;⒂销售渠道与售后服务完善程度;⒃用户满意率。

这些指标反映企业产品及服务给社会和消费者带来的好处。权值0-50

(5)组织文化独特程度

⒄组织机构协调配合能力;⒅组织目标与环境的适应性;⒆企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⒇职工对企业的满意度。

这些指标反映企业目标、管理体制、经营战略、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认可度,综合说明企业凝聚力及组织协调能力的强弱。权值0-100

3.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是认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具。一般来说,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基于对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有不同的评价方法。一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大体有非定量描述法、定量指标评价法和半定量指标评价法等三种。非定量描述法是采用文字或图表等对核心竞争力进行描述,通过主观判断对核心竞争力评分,得出竞争力差距;定量指标评价法,是采用严格的定量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半定量指标评价法构造一个描述性和定量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每一指标都有一个权数,对指标进行评价打分加权平均后,得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总体水平。

上一篇:论犯罪新闻报道的误区及对策 下一篇:浅析新型建筑材料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