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问题链构建小学数学动态课堂

时间:2022-10-29 04:02:40

用问题链构建小学数学动态课堂

【摘要】 问题链教学指的就是用问题作为培养学生们数学能力的载体,整个教学过程,将其恰当地贯穿其中,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本文主要就如何在构建小学数学动态课堂中,合理应用问题链的教学思路进行了浅要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问题链;动态课堂

引 言

在现阶段我国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课堂上师生互动一起解决问题,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提问是任课老师在教学中最为喜欢使用的教学手段,提问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可以积极地引导着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将学生们的思维进程真实地呈现在教师的面前,有利于任课教师把握教学的进度,构建动态课堂. 因此,本文主要是从将问题链教学引入到构建小学数学动态课堂这个方面进行分析,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1. 应用问题链教学的原则

1.1 递进原则

任课老师在设计问题链时,一定要有选择的,依据递进原则进行设计;不仅问题之间要有衔接递进关系,而且在问题的难度上也要区分层次,只有这样才可以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不断地探索新的知识.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在大部分的小学生中,他们都有一种不断地突破自我、挑战自我的精神,当教师提出来的问题,在他们知识储备的基础之上有所提高的时候,他们往往会表现得更加有动力、有激情,更愿意去接受挑战.

倘若在一节课上,任课教师所提出来的问题都在一个难度级上,并且这个难度级还不高的话,学生们就会变得十分的被动,无法调动起他们的思维,这样就十分不利于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构建动态的小学数学课堂;并且也不利于培养小学生们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1.2 关联原则

在进行问题链教学时,任课教师不仅需要考虑到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关联性,而且要注意到在学生的观念与问题的设计之间,需要建立起一种实质性的、非人为性的关联性,从而进行有意义的教学过程.

有意义的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指在学习者与新知识之间,建立一个认知结构,并且这个认知结构是实质性的、非人为的. 从中可以看出,倘若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不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只是从任课教师的角度去理解发问,而不是在学生观念中早已存在的疑惑的话,这样将会很难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他们进行积极地思考,从而难以构建动态的课堂.

2. 问题链的具体应用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例子,分别简要地分析一下问题链的各个具体应用,并且探讨一下其对构建小学数学动态课堂的作用.

2.1 引申链的具体应用

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先设计一道这样的题目:“一高为6 m,底面积为12 m2的长方体,求其体积.”根据公式“V = S × h”,长方体的高和底面积均已知,直接代入公式,便可求出其体积.

通过应用引申链的教学思路,任课老师可以在这道题的基础之上,引申出这样的一道题目:“有一体积为72 m3的长方体的木块,其横截面积为12 m2,求这块木块的长是多少?”

先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同学们自己进行思考. 然后,在大多数同学都有了自己的答案后,任课老师可以拿出一个实际的长方体教具,在讲台上进行一个小实验:先把长方体竖着放,然后将其平放着,让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一过程,并且说出他们看到了什么. 其实,通过这样的一个直观的实验,可以让小学生们更加直观地发现,原来竖着放的长方体的底面,平放后则变成了横截面,原来的高也变成了现在的长. 了解了这样的变化过程后,那么这个题目也就迎刃而解了,根据其体积公式的变形,可以得到h = V ÷ S,因此,就可以解出这一长方体的长了.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应用引申链,一步步地引导着小学生们进行积极的思考,并且逐步提高其思维的水平;然后,还可以使课堂沐浴在一个欢快的氛围里,调动每一位少年儿童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去,使课堂更具有动态性.

2.2 综合链的具体应用

在进行综合链的具体应用时,任课老师可以举这样的一个例子:“有一服装厂原计划完成660套衣服的生产工作,现在每天平均做75套,已经做了5天,剩下的衣服需要在3天内完成,问平均每天需要做多少套衣服?”

这道题目的题干较长,已知条件较多,看上去似乎很复杂,当小学生第一次遇到时,难免会觉得有些束手无策. 此时,任课教师可以引入中间量,用综合法去分析,帮助学生们去理解.

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每天平均做75套,已经做了5天”可以求出这5天里一共做了多少套,然后用一共需要做的660套减去这5天已经完成的套数,就可以得到剩下的套数是多少;又知道仅剩下了3天的时间,那么便可以用剩下的套数除以剩下的天数,得出剩下平均每天需要做的套数.

这道题目看似复杂,其实不然. 任课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试着应用综合链的解题思路,根据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看着要求的结论,寻找到中间的过渡点,一步步地去简化这类问题.

结 语

综上所述,在构建小学数学动态课堂时,适当地将问题链引入其中,不仅可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而且可以进一步地培养小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自主思维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韦海勤. 小学数学兴趣教学法初探[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3, 7(14): 42.

[2]燕庆龙. 创设教学情境 活跃数学课堂[J]. 学周刊:C, 2013(3): 76.

上一篇:以学生为基础,整合资源的教学才是高效的 下一篇:运用有效策略 让表达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