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法的一点认识

时间:2022-10-29 03:52:36

我对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法的一点认识

摘 要:进入初中之后,数学知识的难度骤然增大,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感觉较为困难,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渐渐低落。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不断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情境中去感受数学知识、体会数学原理,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例如通过趣味化的课堂导入、探究式的问题引导、生活化的情境创设、总结式的知识归纳来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综合认知。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创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323-01

一、通过趣味化的课堂导入,创设趣味的学习情境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的过程中更是如此:在教学的导入阶段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够抓住他们的学习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有效教学打好基础。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善于通过趣味化的课堂导入,创设趣味的学习情境,以便能够激发学生求知的心理状态,产生学习的迫切需要,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方》新课时,可以“印度国王奖赏象棋发明家的故事”为素材,设置问题情境来引入新课,从而发现规律,让学生通过简单的2、4、8、16这些小数的乘方来认识到数学的神秘之处,引导学生尝试“以此类推第五个、第六个格子中应放多少粒麦子”,进而计算出第64个格子中麦粒数的书目,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有效激发,自主参与积极性也得以体现。以此来引入新课,增加了趣味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效果立竿见影,学生立刻就集中了注意力。从而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列式中,感受到有学习新知的必要,继而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依据问题与故事中麦粒放置规律,引发联想,使学生思维迅速活跃了起来,使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参与到了这节课的学习中来。

二、通过探究式的问题引导,创设探究的学习情境

数学是一项逻辑性、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各个知识点之间、知识层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联系数学知识点的纽带,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载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协调者,教学中就要要善于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探究情境,努力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和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使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提升,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和谐统一。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几组电信运营商的不同套餐,例如神州行、全球通、动感地带、4G自由套餐等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父母平时的使用频率进行科学的选择,以便能够达到在够用的基础上最实惠(省钱)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需求,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在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自身的学习自主性、课堂参与热情都很好的体现了出来。在教学中多创设探究式情境,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也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创设,创设实用的学习情境

数学是一项实用学科,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数学知识的影子,数学学习中也有很多生活案例的体现。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以便能够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把数学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对于理论知识有了很好的巩固,同时也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中,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本地两大购物中心为了迎接五一假期都开展促销活动,其中A商场全场物品打六折销售;B商场实行买两百送一百的活动,请问在标价一样的情况下,到哪家购物更合算?这问题一出,许多学生觉得这与自己密切相关,于是都会主动地思考,然后解决问题。可见一个好的情境,能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学到有用的数学,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求知,不断地尝试探究解决新问题。同时运用生活情境也能够很好的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有效掌握。

四、通过总结式的知识归纳,创设有效的综合情境

数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既有几何的图形知识,也有代数的计算考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觉得知识点较为繁杂,甚至有学生会误用,所以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结构的完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新课讲解、课堂练习固然重要,同样的课堂小结同样不可忽视。如果课堂小结恰到好处,可以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完美。教学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教学情境;利用类比联想创设知识迁移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自主学习情境;通过游戏或竞赛的方式创设合作交流情境等等,让学生独立观察、比较,主动联想、归纳、类比,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地去感受、去发现、去交流、去评价,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情境教学法对于数学教学意义重大,但是在创设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事项,以便情境创设更加科学、合理:创设的情境要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的情境要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世界观;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目标和内容,凸现学习重点,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情境创设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善于发现、挖掘、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创设情境的内容要科学,难易要适度,时机要恰当;要有针对性、目的性,使学生思维清晰;要考虑多样性,追求情境的高效益。

上一篇:谈谈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下一篇: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