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视角看新时期英语意识流文学的译介

时间:2022-10-29 03:48:13

从文化视角看新时期英语意识流文学的译介

摘 要 意识流文学属于欧洲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个独特分支,以其充满新意的叙事技巧与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等特点获得了人们的关注。1978年,被长期冷藏的英语意识流文学逐渐重新登上国内文学大平台上。经过曲折漫长的译介过程,新时期的英语意识流文学有了新发展,这离不开意识形态、文学传统等文化元素的影响,本文从文化视角对新时期的英语意识流文学译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文化视角 英语意识流文学 译介 新时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意识流产生于20世纪西方,以现代哲学及心理学为基础创作了一大批小说作品。意识流这一概念最早被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其主要观点为人类意识活动为一个连续性流程,其关于意识流的一系列论点为现代意识流文学体系的形成及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新时期下的国内英语意识流文学的译介,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各种文化因素的约束。

1基于文化视角的文学译介

结合著名学者安德鲁・勒非弗尔所提出的,译介的视角应该从语言学逐渐侧重于文化视野的观点。文学译介应该属于文化发展策略的一种,文学作品的译介并非独立进行,而受到了文本以外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文学译介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影响:

(1)文学评论家与译介者的自身因素,导致了译介过程受到诗学原则及意识形态的影响。

(2)文学译介的支持者在此过程中的影响,包含了意识形态的影响、作者与译介人所得到的报酬以及译介人的支持赞助人等等,译介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多会受到上述因素影响。

(3)包含各类文学手法在内的主流诗学因素造成的影响,如文学风格、文学象征符号及人物塑造等等,一定程度上还与社会系统相关。

2英语意识流文学译介的文化约束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英语意识流文学的译介提供了重要基础,威廉・福克纳、乔伊斯、伍尔芙三位意识流代表作家的作品被广泛译介到国内,综合分析在译介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文化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2.1意识形态的约束

文学译介也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因而译者实际工作中一般不会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背离,并将译本拘束在意识形态范围内。

建国初期,在进行外国文学翻译时,现代主义小说受到较大排斥,英文意识流文学更是被拒于千里之外,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学意识形态对现代主义文学的严重排斥造成的。随着国内外国文学翻译领域的拓宽,一段时间内这一排斥情况反而更加严重。直到改革开放至今,对英语意识流文学的译介才逐渐趋于理性化。

2.2文学批评的影响

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一段时间内,大部分文学批评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因意识形态的原因,对意识流文学进行批评,并以“极端虚无主义”“颓废”等尖刻词汇对英语意识流文学作品进行了批判,导致译介者均不愿意接触意识流文学。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部分具有独到文学审美及价值观的文学批评家逐渐对意识流文学做出了客观全面式评价,在承认以往偏见的同时,还对意识流文学的价值进行了高度肯定,引导普通读者及译介者对其进行了正确认识。

2.3主流诗学因素的影响

文学的译介同时也是文化的相互协调,因而原文本在译介过程中会受到译入文学领域的主流文本检验室必然的,若两者基本相符或者能够进行适当调整,那么其译介过程也会相对容易。

英语意识流文学在往国内译介的初期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其夸张的文体与修辞、颠倒跳跃式的叙事在一段时间内也让译介者与读者难以适从。国内的主流文学往往更青睐于以真实世界为创作内容的现实主义作品。但意识流对于国内文学并非完全陌生,早期的以浪漫主义为代表的李贺及李商隐等诗人的作品就一定程度上具有意识流特点,而在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也涉及到较多的心理及意识流描写,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束缚。

国内文学包容并蓄、多元化的特点给新时期意识流文学的译介奠定了一定基础。

3新时期下的英语意识流译介

一方面,意识流文学对作品的暗示性、含蓄性及间接性较为重视,在表述内心思想感受时,往往运用大量象征手法及隐喻修辞来纾解情绪,语言往往具有曲折隐晦的特点,导致大部分作品虽然具有深厚内涵,但往往晦涩难懂。而在国内,读者往往难以接受这类作品。在实际工作中,译者需要将读者作为中心进行译介探索,采取附加注释等手段使得读者更易理解文本内容。

另一方面,考虑到英语意识流文学对艺术形式较为看重,因而主观性较强,在没有任何铺垫与解释的前提下,使用了大篇幅人物内心活动独白,使得读者在阅读时不知所措。这就需要译介者根据国内读者的阅读习惯,在适当加入呼应式注释的前提下,在译介过程中,对长句的停顿及断句处进行加空格等适当处理措施,使得读者更易于理解文本内容。

4结束语

文学译介并非完全属于独立式工作,一定程度上还受到多元化文化因素等条件的约束,在译介作品的选择、翻译实践中的措施乃至读者的理解程度等方面均有所表现。新时期下的英语意识流文学的译介,经过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文化传统因素对其造成的影响也较为明显。这要求译者结合实际调整译介技巧,给读者带来新的文学阅读感受,促进新时期国内文学的多元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慧玲.意识形态、诗学与英语意识流小说的汉译[D].西北师范大学,2009(10).

上一篇:浅析现阶段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下一篇:浅谈作文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