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英语教学中课文背诵的反思

时间:2022-10-29 03:30:34

对英语教学中课文背诵的反思

一提起背诵,人们往往会把它同“死记硬背”填鸭式的教学联系起来,认为这种方法会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思维呆板,与启发式、愉快式教学活跃课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达不相称,不适合现在的英语教学。因此,不再主张背诵。笔者认为对于处于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在目前的语言学习环境下,课文背诵对促进语感的形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遣词造句能力,并能逐渐地培养预感。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充分认识课本背诵的重要性,应科学地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背诵习惯。本文将就英语教学中课文背诵的重要性及如何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背诵加入探讨。笔者认为课文背诵的重要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课文背诵是学习者培养语感的最有效方法之

现代语言学认为语感是语言学习的核心。语感越强就越能创造性地学习和使用语言。通过大量的语言信息的刺激就可以逐步获得语感。反复朗读,理解到思维加工形成记忆获取大量的语音,词语,语法和语用等信息的输入,使学生逐渐提高对英语思维形成的感受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从而达到语言的自然输出,从而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口语及书面表达能力。

二、语言学习实际上是一种习惯的养成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只有养成习惯才能自由的使用语言,而良好语言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背诵记忆这一途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很难给学生提供很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很难接触到纯正的英语;并且如果想实现英语的交流,必须具备一定的水平和交流对象,这些绝大多数学习者基本上都不太具备。许多外国英语教学专家在分析中国人学习语言的传统方法时非常赞赏中国人认为的语言学习首先要有严格的训练的语言学习方法。其所说的严格训练主要体现在背诵记忆上。实践证明背课文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封闭的语言环境、行成纯正丰富的语言资料,从而弥补客观存在的语言学习环境的不足。

三、从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来分析,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过程,也正是先行者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客观存在的语言信息转换成为学习者所自由支配的主管存在的语言信息

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学习必须经过吸收―加工―产出这一完整的过程。如果缺少了其中一个环节,英语语言学习也就无法完成。课文背诵是建立在学习者对课文理解及学习者听说的基础上的,而反过来,课文又会进一步加强学习者对课文的理解及学习者听说写等语言表达能力。它能够使学生全面学习单词和语法,不仅学会每个单词和语法现象的本身,还能够了解它们在实际使用的时候的用法,搭配和其他的语气特征,更好地做到学用结合;并且由于是整个文章或是句子一起理解和接受,所以对于单个语言单位、像单词、语法要点、搭配等的记忆更牢固。背课文能够促进学生多读,而且是大声朗读,这样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至关重要。背一篇课文能帮助学生强化练习的语流、语速,迅速提高英语过程的学习方法,因此,它能在最大限度上提高英语的学习效果。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养成背课文的习惯,才能为英语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背课文有这样诸多的好处,但是背课文并不是随便拿来一篇英语材料大声朗读,死记硬背。通过对长期的教学实践的总结,笔者认为教师在指导学生背课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选择课文背诵的内容是背诵的前提。教师在指导学生背课文时,首先要选择难度适中的材料,以避免学习者因材料过于简单而失去信心,半途而废。同时,所背诵的材料要按计划涉及各种题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娱乐等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所选择的背诵材料因在最大限度上使学习者接触到更多的新的句子结构和新的词汇。

第二,理解是背诵的核心。对于一篇课文,在背之前教师应首先帮助学习者扫清课文中出现的生词,读音,句子结构及上下文衔接等方面的障碍,并能确保真正理解文中每一句的意思,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开始努力去背。教师在指导学生背诵的同时,应要求学生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所背诵的内容之中,作到口到心到。生吞活剥式的死记硬背是没有效果的。实践表明,学习者只有真正理解了所要背诵的材料,弄懂上下句之间的内容和逻辑上的关系,才能真正达到背诵的目的。这样背课文就是因事而语,有意义得背,言之有物,背之有理。

第三,语音语调是课文背诵的关键。背诵课文,自然离不开朗诵。而朗诵时学习者的语音语调直接影响着学习者发音的准确性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背课文是练习英语口语行之有效的办法,在背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学习者只有在自身的语音语调标准的基础上,才能在比较标准的英语的时候不会出现大的障碍。学语言模仿是关键,所以在背诵之前要先听,听要听原装正版的录音,当然要首先听外籍教师的录音,这样能够学到非常地道的发音。而且要反复地听,直到能够模仿得逼真为止。

第四,持之以恒是课文背诵的保障。背课文比较艰苦,而且在短时间里不可能使学习者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学习者很容易半途而废。所以开始的时候教师应让学生明白,课文背诵的成功的取得并非一蹴而就的,想一口吃个胖子的想法是先少后多,先易后难,逐渐熟悉背课文的套路和一些英语中常用的关联词。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把所教班分成若干个英语背诵小组,让小组成员相互监督,又促进了相互参与、相互学习,从而提高了背诵效果。

第五,注意重点句型和单词。背课文不只是注中整体,对于单个重点的语言应该给予同等的重视,毕竟背课文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在课文中学习英语。所以,在背诵前应该认真地学习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单词,不仅注重它的发音和拼写,还要注意它的前后搭配。要全面了解重点的现象,注意各种实际使用中的变化以及具体的含义。

第六,反复阅读和尝试背诵相结合。反复阅读就是在学习时对所学的材料从头到尾反复阅读。反复阅读和尝试背诵相结合就是先阅读几遍材料,头脑里有了大概印象之后,就不再看书,试着背诵。能背出来就放过去,背不出来时再翻书本。如此循环往复,直至达到熟记和背诵的程度。避免了单纯阅读和背诵造成的单调刺激,提高了大脑工作的主动性以便及时重新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以最少的精力和时间取得最好的记忆效果。相结合的办法还能使学习者及时地发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增强自信心。

总之,只讲课堂活跃,只强调思维、想象,认为背书是加深学生负担,主张“死记硬背无用论”是不成立的,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了。同时,我们也反对把“死记硬背”当成唯一的教学方法,或者把“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跟其他教学方法对立起来,或者把“死记硬背”的重要性强调到不恰当的位置上的做法。在语言学习中,把背诵这一语言学习方法和听说读写语言学习方法,并持之以恒,就会取得良好的语言效果。

参考文献:

[1]曾文婕.西方学习理论的三重突破:整体主义的视角[J]. 外国教育研究,2012(10)

[2]周启加.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发展研究[D].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3]韩文健.中学英语课堂情感教学模式的探究[D]. 西南大学,2012

[4]衣政.初中生外语阅读策略与个体差异的调查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2014

[5]刘小三.英语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对教师角色期待的比较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2014

[6][美]戴维・H.乔纳森(DavidH.Jonassen)主编,郑太年,任友群译.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程群.一项关于英语教科书在农村中学的适切性评价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2014

上一篇:采用分层教学,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下一篇:新词语对汉语言的丰富与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