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益基金的一个实践模式

时间:2022-10-29 02:57:53

大学公益基金的一个实践模式

摘 要:本文详细刻画了一种在扬州大学实践有效的大学生信贷模式――“蒲公英模式”,它是基于“公益+实践+金融创新”的设计理念而发育出的一个公益性实践性的校内贷款平台。从资金用途、资金管理机制等方面分析该基金成功运作的原因。实践数据表明,校内公益贷款平台的设计,缓解信息不对称压力,最大化降低了交易成本;零不良率的信贷成绩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信用意识、公益精神;从经验管理到制度管理的成长路径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的专业能力,使“蒲公英模式”成为一种在全国具有可复制推广意义的大学生信贷模式。

关键词:信贷需求;蒲公英模式;公益实践;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5-00-02

一、引言

扬州大学蒲公英助学项目基金是基于一种“公益精神与金融工具结合”的梦想而在四年实践中摸索出的一个方法,它目前衍生为一个公益性、实践性的大学生校内贷款基金,为解决大学生消费信贷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也是可以借鉴乃至复制的有效路径。

蒲公英无息借款服务项目面向扬州大学商学院全体本科生和研究生,个人最高借贷金额为2000元(若为创业团队贷款则具体评估),最长贷款期限为一年。蒲公英兼具针对大学生临时性周转和大学生创业融资两方面的需求,降低借款申请门槛,简化借款流程和还款流程。

通过资金的无息贷款的金融形式循环使用,实现小额善款的价值创造,8万元的助学资金产生了21万元的公益价值,通过金融实现了慈善价值的乘数创造。

二、资金用途分析

大学生信贷资金的用途中用于生活费占到69%,用于交学费的占到3%,两者相加达到72%,超过贷款流向的半壁江山。学费和生活费都是大学生用于完成大学阶段学习的的基本费用,无法承担这部分费用意味着难以完成大学学业。

大学生收入主要还是来自于家庭供给,根据中国理财网的《中国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家庭供给约占其经济来源的83.5%。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其家庭收入水平。而蒲公英助学项目基金率先在大学校内开创了一个解决这种现状的借款平台,为在校大学生自主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选择途径,也进一步推动了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三、基金管理机制

(一)借款人还款机制

在借款活动发生之后,借款人清楚的知道自己存在着一笔负债,负有在合约期限内清偿的义务,自身需时刻保持着一种还款意识。同时,财务组的同学对资金的借贷进行管理,时刻关注借贷情况,了解各个贷款人的还款期限,对于即将到期还款的借款人,管理人员会通过短信的形式对其进行温馨提醒,加强借款人的还款意识。

(二)担保人制度

基金会学习借鉴商业银行借贷模式中的担保制度,设立蒲公英助学基金会的特色担保制度。500元以下不需要担保人,每增加500元需多增加一个担保人。而对于担保人的要求基金会也会做详细的记录,包括担保人的姓名、班级、学号、联系方式等等,让担保人自觉形成违约连带还款意识,在对借款人的督促过程中,了解信用意识的重要性。

蒲公英助学项目基金的组织成员在实施一系列制度,增强借款人、担保人信用意识,降低贷款风险的同时,自我的信用意识得到了发展。

(三)信用评级机制

蒲公英在创立之初秉着人性本善的心态与原则,并未及时的创立风险预防与控制机制。对于借款人的资金信用情况,基金会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这不可避免的加大了资金的风险。因此,蒲公英成员及时研究并颁布了信用评级机制。对此我们推行:以班级为单位,设置班级信贷员,根据平时学习生活表现,为每位借款人进行个人信用的评级,信用等级低者,可申请的资金额度也较低。同时,也可以仿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模式,建立借款人征信体系,将每个借款人的还款细节记录下来,直接作为借款人再次借款的信用考察依据。

此项措施得到了广泛认可,高达 80.6%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建立借款人征信体系,一方面,督促大学生在期限内还清贷款,保证基金的正常运营,另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征信体系,维持自己的信誉。

(四)坏账预警机制

蒲公英针对大四的学生借款人在外实习或即将毕业而无法及时清偿的情况,出台坏账预警机制,蒲公英将大四的学生借款人以单独表格进行管理并及时与其沟通并督促其完成还款,从而保证蒲公英资金的安全性,进一步保证了基金会的资金及时回笼。

在这些机制的监督下,蒲公英所受理的贷款数量呈平稳发展的态势(见下表1借贷规模一览表)。

四、经验总结

虽然目前蒲公英基金只服务于扬州大学商学院的学生,四年累计共服务196人,且账面资金有大量结余。部分学生碍于情面即使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之下,也不愿意求助于蒲公英基金,并且由于蒲公英基金的最初资金来源为社会爱心人士捐赠,故若复制到其他的院校,则存在初始资金来源困难,寻找爱心人士需要机缘巧合,所以在扬州大学并没有出现第二个蒲公英。

蒲公英助学项目基金是一个公益性实践性的校内贷款平台,它以公益+实践的设计和创新的公益金融方式,克服了大学生信贷需求金额低、时间短、无合适担保品所导致的信贷瓶颈。与已有的助学贷款、大学生信用卡业务等相比,“蒲公英模式”真实有效地满足了大学生的多元贷款需求,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首先,蒲公英助学项目基金贷款功能完备,通过贷款的金额、担保、还款方式、贷款流程的创新真正突破了大学生贷款需求瓶颈。各类贷款不仅针对优秀的贫困大学生,同样针对经济确有困难的普通在校大学生,满足其基本生活、消费升级、自身发展、创业等诸多方面的需求。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蒲公英模式”突出其“小、快、灵”的特点。针对在校大学生短期资金融通的需求,蒲公英推出小额(1万元以下),短期(0~18个月)贷款,同时蒲公英降低其借款申请门槛,简化借款流程,使借款者能在3个工作日内获得款项。蒲公英更采取灵活、人性化的还款方式,根据还款期限不同,设置了每周等额还款、每月等额还款、每季度等额还款、到期一次性还款等方式,在保证资金回笼的同时为借款者提供了更适合自己的还款方式。在资金安全方面,蒲公英有自己的一套风险控制机制。在对借款者信用评级的基础上,要求借款者提供担保人,当预期到借款者不能按时归还款项时,及时启动坏账预警机制,从而保证资金的安全性。

其次,零不良率的成绩说明了“蒲公英模式”实践上的可行性。蒲公英内部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作规范与制度,有效控制了信贷风险。内部管理制度包括业务办理流程、定期会议、绩效考核标准、规范财务报表制作(借款人信息表、借还款明细表、还款日期明细表)、选举换届等。蒲公英汇集商学院大一至大三三个年级各个专业的学生,形成了一个分工明细、相互协作、有纪律守规范的团队。在蒲公英成员近4年来持续不断的努力与坚持之下,蒲公英已取得骄人的成绩。四年来,蒲公英共发放250笔贷款,累计贷款额达21万元,所发放的贷款悉数收回。

最后,“蒲公英模式”知行合一的公益实践带来了的丰富的无形收益,真实地贷款、还款经历培养了所有管理贷款学生、贷款学生、担保学生、信贷员学生以及他们身边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信用意识和公益精神,大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真正的成长。从已毕业的同学的反馈中发现,这段经历使他们在今后的就业创业中受益良多。

参考文献:

[1]张洁殉,石莎.大学生群体对我国消费信贷的思考,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6.10.(5)

[2]蒋勇,张秀群. 论信贷消费思潮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09 (03)

[3]张妍研.大学生信贷产品设计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张亚维.金融与公益精神的结合,经济学家茶座,总第61辑,2013

上一篇:碳化硅多孔陶瓷制备工艺研究 下一篇:联想只有一件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