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应注意哪几方面

时间:2022-10-29 02:26:57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应注意哪几方面

摘要:体育课是小学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体育课中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是奠定学生终身爱好体育的前提,也是学校体育课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我认为快乐体育强调情感,兴趣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这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关键词:小学生 体育教育 注意方面

一、简单化教学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小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小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小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而小学生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向、懒动,对疲劳的耐受力差,怕脏、怕晒、胆小、怕别人嘲笑、锻炼积极性不高等等。

如:比如在教三年级前滚翻时,游戏式引导小学生较快地进人角色。本人没有单纯地进行简单的向前团身滚翻示范教学,而是在教之前,学习简单向前滚翻坐撑:先双手掌撑住垫,双脚跪下垫,低头团身向前滚翻,屁股和双腿着垫。这个动作简单易学,玩耍性较强,小学生在这类似玩耍的练习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了简单滚翻动作,之后,逐节课加大些简单前滚翻动作,并可以用双脚夹球滚翻、用双手持球滚翻等“围绕滚翻”来作为游戏,这样男学生爱好,女学生也喜欢。他们的学习沉浸在玩中学、练中玩。

二、明确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就要有科学的教学目标。就要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小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让学生有机会去思考、去创造,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教师也要按实际问题分组、分层次教学,让学生感到体育课的主人是自己,全部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都是为自己而想的。

三、增强健康意识教育,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小学生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不良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如不正确的身体姿势会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对小学生中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姿势不正确或故意模仿所造成的不正确姿势应讲明危害性。要主动帮助纠正,教会一些矫正方法,同时应加强以下现两方面教育和训练:

1.对小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让小学生知道体育和美是紧密相关的,它包括身体美、运动美、精神美,其中健康是美的基本要素。如:眼保健操和体操的教导和练习,要有人领做,有人评比。

2.通过严格的队列、队形练习,让学生了解正确立姿、走姿、跑姿及其动作要领。在强化训练中,逐步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姿态。如:每个学期初,都要进行队列、队形练习,从中培养小学生克服困难,形成良好的姿态。

四、重视体育中的道德品质教育

体育是一种行动的教育。通过体育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有利于培养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义等道德品质。在体育活动中,常常要求克服困难,勇敢奋斗,有利于培养勇敢、坚毅、果断、机智等意志。这些道德品质和意志,在体育的实际活动中,比在教室里的学习中更容易表现出来,教师针对小学生的种种表现及时向小学生进行教育,其效果比其他课程更实际。通过体育能卓有成效地育人,这是已被实践多次证实了的。体育具有通过各种活动培养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和优良道德作风的功能,这种特殊功能,是其他学科和活动所不可比拟的。而且这种教育过程是在极为自然,生动活泼的活动中进行的,所以一般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五、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培养高度的责任感

体育课中不安全因素比较多。本人认为不少伤害事故都是来自小学生自身不良行为习惯。如:高年级在进行60米短跑时,低年级在运动场上玩,容易造成重大伤害事故;高年级投掷垒球时,诸多学生都急于捡球,不注意别人还没投掷结束,会成安全隐患。因此在体育课中应对学生进行“三爱”教育:

1.爱自己:加强自我保护动作训练。让小学学会自我保护方法,了解一般运动操作处理。练习前必须检查自身和场地器材不安全因素,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如:投掷实心球时,不能向着多人的地方投掷。

2.爱别人:加强保护和帮助动作训练。让小学生学会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树立将他人安全放在心上的责任意识。如:见同学有危险时,大声提醒。

3.爱器材:教会小学生器材使用方法。在教学中可以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布置、收拾器材,保养场地、器材设备等,培养学生爱护场地、器材的习惯。这也是小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过程。

六、结束语

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策略;只有真正从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出发,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强游戏活动的质量评价;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才能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素质。

上一篇:关于多媒体组合教学运用于体育理论教学的探讨 下一篇:浅析定向越野教学中的技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