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时间:2022-10-28 11:43:55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是不争的事实,据贵港市教科所中考数据分析显示:2011年贵港市全市中考语文科平均分为63.48分,及格率为33.45%,优秀率为115%,难度为0.53;在所有参加中考的学校中,平均分最高分的学校是83.583分,最低分的学校是25.333分。2012年全市中考人数为65879人,全市平均分74.43分,及格率57%,优秀率为15%,难度为0.62,比2011年略好。(数据出自贵港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说实在的,上述数据真令我们语文老师尴尬。《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如何在我们语文课堂里提高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应该引起我们语文老师高度重视。对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给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时间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从本质上说,阅读活动,是一种存在差异的交流(交往)活动。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文字材料为主,多数课文篇幅比较长,学生阅读所需的时间就比较多。如,《故乡》全文4744字,按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每分钟默读500字计算(但现实中大多数达不到要求),默读全文需要九分半钟;《藤野先生》全文3206字,默读全文需要六分半钟。现实中,大多数教师为了赶教学的进度,在学生没有通读文本、熟悉内容,无“体验、感受、领悟”文本的基础上,就开始喋喋不休地分析课文,面面俱到,生怕漏掉了哪个知识点。如,教师脱离文本,天马行空满堂分析;不顾主题,随意生发,无限联想,无限拓展;借助媒体,视觉替代,直接学生的个性阅读。学生顾此失彼,不知所云,兴趣从何而来?结果睡倒一大片的比比皆是。我认为,一篇课文学生最少要通读三遍以上,并经过初读(略读)、跳读、细读这三个层次的反复阅读(同时教师要巡视课堂,了解学生阅读情况,个别交流,扶助差生、指引优生),才可能对课文有大致的领悟。在此基础上,教师抓住要点进行精讲精练,这样的课堂才会高效。

二、给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时间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习理念的规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学习,充分探究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展开广泛的讨论、交流,是高效课堂的有力保证。

三、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教是为了不教”现在已经众口传诵。他强调了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语文的方法我归纳有这些:1.集中学习生字新词。《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分散在语文课本中的生字、新词,如果每节课都摘录,再查字典,肯定花很多时间,造成效率低下,如果每期领到新课本就把本期的生字、新词摘录下来,利用周末的时间集中学习记忆,那效率就高很多。2.早晚读认真读、投入感情地读。3.学会精读、略读、跳读。4.勤做读书卡片。5.勤练笔,每天写日记,勤仿写。6.学会联想和想象。7.留心观察生活、注重积累等。这些方法要求学生了然于心,并且每天充分利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课堂讲解要精炼,集中专一,不要面面俱到

大多数老师上语文课都形成了一定的模式:解决生字词,归纳主题,写作方法赏析,把课堂安排得满满的。我也听过很多优质课,很多专家评课都强调到两点:这节课的容量如何大,挖掘得如何深。对此我不敢苟同,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追求课堂容量大、挖掘主题深,无疑是不现实的。教师应该先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充分自学探究。比如,概括内容主题,梳理文章结构,选择喜欢的章节自行品读。在此基础上,教师有的放矢地“精”讲,课堂效率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比如讲授鲁迅的《故乡》,可以重点讲解对比写法和对结尾三段议论的理解。而讲授他的《社戏》一文,则可以重点讲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并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我的叔叔于勒》着重讲析人物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讲授《沁园春·雪》着重讲授如何写景,文中的景物描写与下文议论的关系。其余的时间多给学生朗读,并做好朗读指导。学习完每个单元,再简要总结课文对比,如题材对比,结构对比,人物对比,语言对比等。

总之,语文教学探索是无止境的,而高效的课堂应该是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核心目标之一。教师应充分解放思想,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阅读、思考、探究、讨论的机会和时间,这才能体现新课标的精神,才能取得高效的课堂效率。

上一篇:发现教育与语文课堂 下一篇:小议如何通过“体验”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