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康德的不可知论

时间:2022-10-28 10:20:00

摘要:康德的先验哲学带有浓重的不可知论色彩。而哲学界对不可知论一直存有偏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不可知论”在康德哲学中的意义,说明这一否定性的哲学理论中所包含的积极因素,力图澄清哲学界对不可知论的诸多误读,为解读康德提供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现象;物自体;先验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3-0097-02

“不可知论”认为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只能认识感觉现象世界,不能认识世界的本质。康德认为事物有两种:表象和物本身。表象是对象作用于人类感官时产生的现象,是能被认识到的;物本身是实在的对象,存在于人类之外,是不能直观感知和认识的。世界便一分为二:本体世界和现象世界。本体世界对应于物本身或者物自身,是不可知的;现象世界对应于表象,是我们正在经验的,能够认识的。

在《纯粹理性批判》导论中,康德首先指出纯粹的知识是不依赖于一切经验而发生的知识,是先天的。先天的原则首先是先验感性。即时空概念。万物都在时空之中,通过时空这对先天纯直观形式被我们认识。然后是先验逻辑,即纯思维,纯逻辑,纯粹概念,也就是自发产生表象或知识的能力。这就是知性。知性不涉及经验性原则,是先天的确定原则。康德阐述了知性的12个范畴。那么,先天的时空感来自何方?范畴是如何得来的?为何经验必须遵循范畴而范畴却不是从经验中得来的呢?是谁给的?康德说:这不必知道。只要知道认知何以可能就行。他认为:对象通过感性(时空)被我们认识,通过知性(范畴)被我们思维。至于物自身,我们不能认识也不必认识。这其实是要搁置对上帝存在的讨论,是对神学研究的拨乱反正。我们只需要用人类的先验感性和知性去规定世界就可以了。人,不是去发现自然法则;人,是为自然立法。

当然,人也是物自体,那么,人的先验能力就应该来源于物自体的安排与设计。人们要问:既然如此,康德又怎么能给知性――范畴如此肯定的陈述呢?康德说过,不能成为对象被感知,就不能被认识。那么,先验和物自体一样都不是实在的对象,却能被康德从经验中推导出来,并在经验中被证明。这是否说明人这个物自体也正在被我们一点点地认识?所以,从康德给出的“物自身”不可认识到他不断地寻求对人“先天原则”的认知,我们可以看出――他实际上不是彻底的不可知论者。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阐述了他对纯粹实践理性的界定:客观的,对每个有理性的存在者意志都有效;与愉快、经验、欲求能力无关,也不是所谓的幸福和自爱的原则。它只是单纯的准则形式,任何质料对象都不能做其规定根据,它命令着意志,为意志立法。这个单纯的立法形式即自由――道德律。“道德律……提供了对某个纯粹知性世界的指示,甚至对这个世界作出了积极的规定,并让我们认识到有关它的某种东西,即某种法则”。这个纯粹知性世界就是天堂,其法则就是上帝,是最高的善。很明显,依靠纯粹理论理性不能认识物自体,然而通过纯粹实践理性却可以认识物自体。纯粹实践理性不是现象,不能被认识,又如何能认识规定它的世界呢?康德认为:达到至善,就能认识道德律(纯粹实践理性),就有可能认识到另外一个纯粹世界――本体世界。

要达到至善境界,首先要悬设灵魂不朽――即理性存在者的生存和人格,能够无限持续下去。否则,人要么陷入放纵自我,放纵道德;要么就陷入疯狂地追求不能被认识的理性形式,以至迷狂。所以,我们只能在无限的生命之中去不断进步,最终实现与上帝意志(纯粹实践理性)的合拍。在追求的过程中,个人的幸福和某个现存的人格杰出者的法则都不是道德律。只有上帝,才是最终的目的。“应当力图去促进至善,所以至善终归是可能的”。康德在这里引出灵魂不朽,上帝存在,并不是走向宗教,而是借宗教来说明他的纯粹实践理性之实存性,并不断鼓励人们去追寻。

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认为人有三种心灵机能:认识机能、愉快不愉快的情感和欲求的机能。在认识能力上,知性是其先天(先验)原则,在欲求能力上,理性是其先天原则;那么,对应于愉快和不愉快情感的判断力也必定有先天原则。康德认为这就是审美判断力。其先验原则是:自然的合目的性原则。自然的合目的性,就是在对象的表象上看到客体的形式,并且这种表象形式符合了主体的目的。审美判断力的运行模式是:依靠先验直观能力(时空)感受到对象的表象形式,然后各种认识能力(尤其是想象力)与之自由游戏,进而发现合目的性,于是主体产生愉快之感,即美感。康德认为:美是无功利的;美是无概念而普适的;美,是对象的无目的(无功利)的合目的性(合于愉快和不愉快的感情);美,必然使人愉悦,是知性和想象力的自由游戏。美感产生的必然条件是:静观到对象的表象形式。其典型特征是:不与任何概念相关,先于一切概念直接使表象和判断结合。至于美究竟是什么?知性和想象力怎样自由游戏,康德说不出,也不准备说。一旦说明,那就是概念和规律,就不是审美判断了。这是康德的原则,也似乎给人类对美的确知设下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但康德的美在形式,或美与愉悦结合,又或者纯粹美和依存美的界定,都比柏拉图“美,是难的”要更进一步了。

审美判断力的自然合目的性形式向自然界推广出去,康德认为:既然自然能合于我们主观的目的,那么在我们之外,自然肯定也有合目的性,也有理性、有意图,在自然之外肯定有“某种因果性”,即目的因,或称第一目的,如“上帝的安排”。 “自然的目的因果性”是人的理性把握到的观念因果性,它把自然运行的结果作为终极目的,在这个目的统摄下,结果成为真正的原因。目的论判断力不断推进,上升,会追问到自然的最终目的因,即最高目的。这样,自然就成为一个巨大的有机体,万物都具有合目的性。这样的推想不仅具有思辨(理论)理性的指导作用,而且还具有实践理性的指导作用。

综合以上观点,康德三大批判中的不可知论在哲学史上具有巨大的正面意义。

(一)解放思想,摆脱神学的束缚。康德的整个哲学都是建立在不可知论上的,世界由本体世界和现象世界构成。本体世界由物自体组成,物自体是不能被认识的。康德主张科学研究悬置物自体,将眼光投向现象世界,用我们的能力去把握经验世界。以前的形而上学理论家都把理念(心灵,世界,上帝)当成实体去研究,这是费力不讨好的。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否定了上帝的客观存在,带来了哲学界的“哥白尼式”革命。

(二)对人的重视和肯定。康德在三大批判中始终围绕着人这个物自体,分别探讨了人的认识活动、意志活动和感情活动三个方面。并提出了:人为自然立法;人是最终目的这两个著名论调。肯定了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直接带动主体学的发展。

(三)限制认知能力,抬高了形而上学的地位。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说,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自然科学的触角不能伸到形而上学的领地。看起来似乎是抛弃了对形而上学的研究,实际上相反,他给形而上学独辟一隅,给后世更多研究的空间。如伦理学。

(四)开辟了美学新境界。康德的二元论先验美学引发对美的本质的追究。康德认为:美存在表象形式中,似乎以现象出现,但实质却是本体(自由)。这个本体康德是没法说的,于是围绕着“美是什么?”这个问题,后来的哲学家们发展出了各种影响深远的美学思想。康德的美学理论成为美学研究者无法绕过的山岳。

(五)提供了方法论的启示。康德在批判中始终高举二元论的观点,是有独特用意的。因为他的先验主义哲学,超于经验,无拘无束,于是,康德能够自由驰骋思想。而因其超于经验却基于经验,使反对者无从反驳,不能对康德哲学实施有力的打击。这成了康德整个哲学的立足之基,也是康德的智慧。另外,康德推导先验哲学的手段,也为我们研究物自体带来了信心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北大哲学系编.西方原著选读(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上一篇:音乐理论中的音乐要素 下一篇:浅谈古筝演奏中左手技巧的音乐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