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研究

时间:2022-10-28 10:18:18

【前言】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研究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三)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担制度。首先,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准备金。保险承保机构按当年收取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25%计提巨灾风险准备金,成都市级财政按当年实现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20%从建立的“成都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补助专项资金”中安排巨灾...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研究

【摘要】2007年5月四川省被列为全国恢复试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六个省份之一。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省会,积极响应并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恢复试点工作。经过几年的发展,成都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取得一定的成效,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成都市,政策性农业保险

一、成都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概况

(一)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制。建立了承保机构进入机制和退出机制。成都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制定承担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应具备的基础条件并且负责考核各保险公司完成农业保险指导计划情况、保险服务质量、理赔情况。目前,成都市被批准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有法国安盟四川分公司、人保财险成都分公司、中华联合财险公司。

(二)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银保互动融资机制。根据成都市金融工作办公室、成都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发出的《关于印发〈成都市开展“银保财互动”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成金融办[2011]289号)文件精神,成都市政策性农业保险,不仅可由市财政提供保费补贴,还可将保险公司的保单质押贷款,贷款额度以投保标的的保险总额为限。在实际运行中,鼓励银行和保险承保机构加强产品开发、风险管控等方面的合作,鼓励各银行将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涉农保险与农村信贷特别是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相挂钩,开发“信贷+保险”等创新农村银保信贷产品。

(三)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担制度。首先,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准备金。保险承保机构按当年收取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25%计提巨灾风险准备金,成都市级财政按当年实现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20%从建立的“成都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补助专项资金”中安排巨灾风险准备金。其次,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摊制度。对于政策性传统农业保险,在试点阶段实行风险责任在当年保费3倍以内封顶并承担在此以内保险赔付责任。保险赔款在当年农险保费收入2倍以内的,由保险承保机构承担全部赔付责任;赔款在当年农险保费收入的2-3倍的部分,由保险承保机构和财政按1:1比例分担,其中,财政承担的超赔责任由四川省、成都市两级财政按1:1分担,由成都市承担的部分市级财政和区(市)县级财政再按1:1比例分担。对于政策性特色农业保险,在承保年度内,保险公司赔付率在150%以内由保险公司全部承担;赔付率介于150%至250%直接,保险公司承担50%,政府补贴50%,政府补贴部分由市级和区(市)县财政各承担50%;最高赔付率不超过250%。

二、模式特点及取得成效

1.政府政策扶持。

1)对投保户的保费补贴。根据相关规定,成都市财政对不同农业保险险种保费给予不同比例的补贴,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投保户的经济负担。

2)安排专项资金建立农业巨灾风分摊制度。成都市财政按照当年保费收入的一定比例安排专项资金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准备金,用于补贴大灾之年的承保机构的超赔部分。

3)制定激励措施,推动承保公司开展涉及农用机械、农用设备、农用设施、农房等农业生产生活资料、农产品储藏和运输、农产品初级加工、农业信贷、农产品销售等活动的财产保险,以及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和其他涉及农民的寿命、身体方面的商业性人身保险业务。保险公司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建立起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补充机制,以险养险,提高农业保险的持续发展能力。

2.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成都市政策性农业保险最终由商业性保险公司承保,因此保险公司负有产品设计、宣传承保、防灾防损、灾后理赔等服务,按承保合同履行赔付责任,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单独设账,加强管理。

3.险种设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自2010年起,成都市还结合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和重点发展产业,选择部分区(市)县试点开展了食用菌保险、猕猴桃保险、水产养殖保险等特色农业保险。这种尝试不仅丰富了农业保险险种,也为更多的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风险保障,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三、存在的问题及给出的建议

(1)缺乏法律法规规范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具体运行。目前,成都市仅出台相关文件、通知,为农业保险的实施提供依据,但是仅有政府文件、通知是远远不够的,其不能代替政府法规对农业保险险种的设计、试点具体过程的规范作用。因此应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各主体行为,确保农业发展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2)仅靠财政补贴难以保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政府财政对农业保险保费实行80%的高比例补贴会增加财政负担,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参保意识的增强,农业保险需求势必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因此,仅靠政府补贴保费政策很难保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合理化财政补贴,建立巨灾风险基金,将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保险条款存在普遍不合理现象,承保机构考核方式缺乏合理性。现行的农业保险条款中普遍存在“三高”即成灾率高、免赔率高、理赔门槛高,以及保险责任范围不全等问题,因此农业保险对农民的保障性不够,不能充分实现农业保险助农增收的成效。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将农业保险与商业保险合并考核, 一旦政策性农业保险出险亏损,需用商业财险来弥补,造成部分区(市)县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不愿承保农业保险。因此应逐步完善农业保险条款,将农业保险单独核算。

(4)种植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保意识不够。在统筹城乡背景下,虽然现代农业发展速度在加快,农业产业化程度在提高,但是受小农经济的影响,种植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保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由于部分区(市)县政府部门对政策性农业保险重视不够,未将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列为农村工作议事日程,部门协调配合不够。因此应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手段加强宣传,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度和参保意识。

参考文献:

[1]郭春生、刘自强.四川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保险.2011.6

[2]丁少群、魏晓盛、马琳琳.嵌入型视角下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隐忧及其可持续发展[J].保险研究.2012.5

[3]丁少群、赵晨.农业保险逆选择行为的生成机理及规避策略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2.12

上一篇: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财政政策探讨 下一篇:小议完善经济制度促进发展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