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交流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

时间:2022-10-28 09:33:27

国际合作交流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

摘 要:教育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在根本目标上完全一致,国际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教育现代化是国际化的最终目的,国际化为教育现代化提供内涵支持和发展动力,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教育现代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化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国际合作与交流,教育领域的国际化即教育资源在国际范围配置,要素在国际流动,通过借鉴国际的先进教育理念与教育经验来促进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最终目的是提升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教育现代化这一命题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报告又再次提出并表述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水平”。教育现代化的提法从无到有,从提高水平到基本实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寄予的厚望。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指标是,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中国教育事业的现代化进程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过程中,承担着为国家的发展输送人才、引进资源、传播文化等重要历史使命,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国际化的视角与战略,离不开国际舞台实践,更离不开具备国际视野与教育背景的高端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作为新世纪中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10年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纲要》首次从国家层面正式提出教育国际化,其具体举措是:教育内容国际化,如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优秀国外教材;教育方式国际化,如聘请具有海外教育背景的教师授课,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参与并举办国际会议、比赛等各类活动,体验国际规则;教育成果评价国际化,如学分学历互认;教育平台国际化,如开办孔子学院,加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参与并建立双边和多边教育交流机制。

教育国际化和现代化在根本目标上完全一致。“立德树人”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和最终诉求,即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各类人才,这也是教育社会属性的内在要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通过合作与交流能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一些国家一方面期待与中国更紧密合作,另一方面对中国的发展也怀有疑虑和误解。同时,各行各业的发展还面临高端人才不足,精通专业且熟练驾驭国际规则的人才紧缺的现状,成为制约中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教育涉及到个人全方位的发展:既需要校舍、教学设备等硬件支撑,也要有优秀教材和教师的科学引导;既要关心学生学习成绩,还要关心学生思想品德和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学习兴趣;既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还要关注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习行为。可以说,教育是需要教育部门、教研机构、社会组织与家长学生共同完成的一项复杂工程。

教育更是贯穿一个人一生的活动,在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尤其如此。既然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可用之材是教育现代化的最终诉求,那么发现孩子的才能并营造使所有孩子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的环境就是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同时,中国还有大国办教育,地区差异大的自身特点,借鉴他国经验可以因地制宜、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如古巴利用广播开展远程扫盲教育,低成本,可操作性强;德国双元制教学为中国的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范本,等等。

从教育的层次来看,小学和中学应侧重国际理解教育,通过让学生体验外国文化和学习方式,增强对多种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培养其开放多元的视角与海纳百川的胸怀;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则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优质资源引入,着力培养各领域国际领先人才。这也是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是盲目模仿国外,所谓“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是一种既不了解自身,也不了解世界,妄自菲薄的观点。西方在发展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起步较早,积累了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任何学习与模仿都应该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在发挥自身特点与优势的基础上取长补短。

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建设离不开国际合作与交流。从我们睁眼看世界的那一天开始,就已经开始了教育国际化的进程。近代的教育国际化,更多是在向其他国家,尤其是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与借鉴经验。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一直重视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借鉴经验与教训。同志提出了“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确定了国际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十召开以来,中国各项改革开始全面提速。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教育发展方式开始转变,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因此,建立符合教育实际,并能有力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与科学的评估机制显得十分迫切。标准制定者需要综合考量其他国家的教育体系与评价标准,使现代化指标既适合中国的发展现状,又能在国际背景下进行横向比较。2009年,首次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上海15岁在校生,在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全部三项评价中均排在首位。当然,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上海的测试结果并不能代表中国的整体水平,参与国际测试与评价应有利于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寻找差距。同时,研究各种国际评价指标,也将有利于建立自己的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国际合作与交流还是教育现代化推动力量。作为关系到国家与民族未来的教育事业,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社会公共服务,需要把握时展的脉搏,融入国际发展的大环境,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1978年,邓小平同志做出向海外大量派遣留学生的重大决策。从此,中国的教育国际化进程开始提速。1993年,中国提出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工作方针,为留学人员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在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教育国际化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来自教育部网站的信息显示:从1978年到2011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224.51万人。截至2011年底,以留学身份出国,在外的留学人员有142.67万人,其中110.88万人正在国外进行学习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留学归国人员总数达81.84万人,有72.02%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在2011年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留学归国人员占90%。这些留学人员将海外的先进教育成果带回国内,有力支撑了中国现代化建设,达到了以开放促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的,也为教育现代化进程奠定了重要基础。

当前,中国正处在全球教育竞争不断深入发展、教育规划纲要实施进入关键时期的重要阶段,需要通过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参与全球竞争,进而成为规则制定者。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不可分割,因此国际交流与合作就是以开放促改革。深化改革需要扩大开放形成外部压力和倒逼机制,推动改革不断深化。国际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为中国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

常言道:“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国与各国互派留学生,教育国际援助、高等学校毕业生海外志愿者服务等举措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与认同,为公共外交打下基础,为教育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条件。仅2012年,就有来自20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3万名来华留学人员在中国691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学习。中华文明悠久灿烂,博大精深,深深吸引着每一名在中国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尤其像中医、京剧等传统学科与艺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文化的瑰宝。这些民间大使把在中国学习到的语言与文化带回各自的国家,对于我们传播中华文明,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全球化日益加速,各国的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的外部环境中,教育国际化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比如,积极推动学历学位互认并参与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深入开展全球教育合作交流的重要方式。中国长期以来通过签署或加入多边或双边学历学位互认协议的方式、从政府层面建立宏观学历学位认可框架,通过个体文凭认证的方式来具体实现学历互认与质量保障。许多国家已建立起较为完善且具有国际可比性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包括质量保障标准、学历资格框架、学分制与学习成果等。相比而言,中国在教育标准的国际可比性和衔接性方面还存在不足,如学分互认中缺乏可操作工具与衡量标准。此外,中外合作办学的同质化现象严重,未能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留学生出现低龄化趋势。面对这些问题,高等教育不得不走出“象牙塔”,应对全球化竞争的挑战。教育国际化进程应科学研究,精心谋划,稳步实施,助力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营造开放、包容、自由的教育环境,只有如此,国际化的投入才能开出现代化的果实。

教育涉及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复杂而深刻的命题,教育现代化是党和政府的切实要求,是亿万人民的殷切期待,更是一个漫长与艰辛的过程。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国际组织的广泛参与、有力支持和包容理解。教育国际化进程应以培养“全球视野,中华情怀”的学生为己任,让我们的下一代站在国际的平台去感悟与体会,历练与成长,竞争与拼搏,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梦”。

上一篇:大概率的“第二季” 下一篇:美债的上限与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