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识字法浅谈

时间:2022-10-28 08:59:49

快乐识字法浅谈

【摘 要】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学习重点,只有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比较顺利地阅读,同时又在阅读与生活中识字,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努力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把教学和生活紧密相连,营造轻松快乐的识字氛围,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让学生乐学、会学,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与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识字 快乐 兴趣 能力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学习的难点,而识字又是小学低年级非跨越不可的一道门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理性不足。学习上,他们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有了趣味性,才能不断吸引儿童的无意注意,激发儿童的认知欲望,因而要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体会到识字的成功与乐趣,真正喜欢识字。

一、激发兴趣——乐意学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1.赏图激趣。例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可利用生动的图片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教师通过课件出示各种小壁虎和蛇的图片,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当孩子们开心的欣赏图片时,教师可相机出示与图片相对应的字词卡片,如壁虎、蛇等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并让他们说说自己是如何记忆这些字的?随机的识记是有趣、轻松和牢固的。这样的设计方式也可让孩子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自觉地进行主动识字,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2.游戏激趣。“游戏进课堂,孩子兴高涨。”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活动,抓住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将其巧妙地运用到识字教学中,枯燥也就变得津津有味了。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平时注意收集学生中喜欢的游戏,进行精心设计,合理地运用于识字教学。

二、变换形式,“玩”中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开火车游戏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游戏方法。这种游戏可以较大范围的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有好处。通常,在识字一开始,我会运用开火车的形式,了解一下学生对这些生字的熟悉程度,这样教学时就可以有所侧重,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在巩固环节,我也会使用开火车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巩固和及时的加强。操作简单的开火车游戏法,给识字过程带来了调剂,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益处。

读儿歌是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的。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编一些朗朗上口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如:“碧”字,可编成“小王和小白,同坐一平石,开心又舒服。”

三、巧教识字方法,重培识字能力

儿童识字量的积累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是却很枯燥。因此,进行识字教学时,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就必须注意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以灵活新颖的形式激发孩子们识字的兴趣,让他们都想学,都会学,学会学。

1.部件识字法。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利用拆分和组合汉字部件的办法,教给学生识字的本领。如在识“青”字后,我用一字多变的方法,让学生加上偏旁,组成尽可能多的字,有的学生加上“日”旁,组成“晴”字;有的学生加上“目”旁,组成“睛”字;有的学生加上“讠”旁,组成“请”字;有的学生加上“氵”旁,组成“清”字;还有的学生加上“忄”旁,组成“情”字……通过组字,使学生发现:原来汉字竟有如此奥妙,识字也可以有如此乐趣,一下子就把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2.比较识字法。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在学习时,不让学生单独去认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跑、跳、跃”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要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足”或“脚”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这样指导学生进行归类,通过比较,提高识记的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区分形近字。

3.字谜识字法。字谜具有益智性,也是学生极感兴趣一种活动,运用字谜来识字,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能理解字义,同时还能锻炼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如:“一点一横,两眼一瞪(六)”,“日月好朋友—(明)”,“半个月亮(胖)”等等,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学生印象非常深刻。

4.竞赛识字法。小学生好胜心强,一提起比赛,他们就来劲,所以在识字时,穿插一些比赛,能提高教学效果。如开火车比赛,教了生字后,开两列火车比赛,看哪组同学读得又快又准,就评出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好;又如组词比赛,教了生字,让学生口头组词,看谁组得多;再如说话比赛,让学生用当堂学的词语说话,看谁用的词多。这些比赛,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相得益彰。

5.生活中自主识字法。语文是最开放、最容易和社会发生联系的学科。因此识字教学也应该是开放的,不只局限于课堂,我们要利用好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让孩子们主动认识出现在身边的字,如:学校的标语,街上的广告牌、店名,食品上的名称等。我们在班上看开展“读故事讲故事”活动,既扩大了识字量,丰富字词积累,又培养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和兴趣爱好,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使学生积极地快乐地参与到识字教学中,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学生想学、爱学、会学的“活动课”。

上一篇:体育教学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下一篇:如何改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