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8 07:11:09

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采用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管理病区。方法 通过成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制定质控内容及质控分析,对病区的护理工作质量进行全面、全程的监控的操作方法。结果 2013年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较2012年有显著的提高。结论 建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从而保证护理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心内科护理管理;应用

护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同时,也关系到医院的社会形象[1]。如何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使护理质量持续提高,保证护理安全,护理质量控制与规范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自2013年2月开始,我科将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运用到病区护理管理中,对病区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自2013年2月开始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体系。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科设有床位54张,护理人员13名,均为女性;职称分布:主管护师2名,护师5名,护士6名;学历分布:中专2名;大专6名;本科5名; 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科设有床位54张,护理人员12名,均为女性;职称分布:主管护师1名,护师6名,护士5名。学历分布:大专6名;本科6名;2年期间护理工作人员基本稳定,且护理人员所占比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成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由护士长、质控组长、质控成员共同组成的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护士长全面负责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成立4个护理质控小组,每组均有1名组长,组长由业务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的护师或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担任,分别负责基础护理与危重患者的护理管理,护理文书质量及护理教学培训工作管理,专科疾病与健康教育管理,病区管理及急救药品、物品管理;质控小组成员根据护士的工作性质和个人能力进行分配。

1.2.2质量控制内容 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发的《等级医院质量评审标准》及我院护理部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作为我科护理质量控制的标准内容[2]。每项质量检查标准的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好。质量控制内容共有4个组8个项目,包括基础护理工作与危重患者的护理,护理文书质量及护理教学培训工作,专科疾病护理与健康教育,病区管理工作及急救药品、物品管理。

1.2.2培训质控人员 组织质控小组成员共同学习质控标准内容,掌握质控方法、质量检查标准,明确工作职责。对分管的护理项目进行质量控制,做好质量控制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限期整改,做到持续改进解决问题,同时发挥护士自我控制的责任心,形成人人参与质量控制的工作氛围。

1.2.3质量控制方法

1.2.3.1护士长质控 护理质量管理必须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及各个环节[3], 护士长将环节质量控制作为每日质量控制的重点,根据护理部管理要求及病区护理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年计划,月计划,周重点,日安排,掌握8项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并严格督查,每周根据护理工作重点抽查,每月组织质控组长按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科室全面检查1次。每月对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并与个人绩效奖金挂钩。

1.23.2科室质控组长质控 科室通过竞聘选出有一定临床经验、业务和管理能力强的护师作为质控组长。护士长将护理质量控制标准要求根据质控组长的个人能力和优势进行分配管理,要求每位质控组长掌握所分管护理工作质量管理标准和评分细则,对相关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控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跟踪复查,持续改进,做出效果评价,质控组长真正做到了协助护士长督促、检查各项护理质量,成为护士长不可缺少的得力助手。

1.2.3.3科室质控成员质控 护士是质量控制的基础,也是护理质量控制的核心人员,要求每位护士从自身做起,严格落实岗位职责,确保工作质量,严格按照护理质量标准完成护理任务,保证做好自查自控,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办事有标准,做事有依据,切实把好护理质量关,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1.2.4进行护理质量控制分析 科室健立护理质量控制工作记录本,将护理部、护士长及质控组长及质控成员检查发现的问题汇总于质量控制工作记录本中,科室每月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安全分析反馈会议,将质控结果向护士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征求全体护士的建议和意见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护士长对已发生的护理质量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对经常出现问题的环节提出警示,针对不同时段护理工作的特点提出各种注意事项,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要求每位护士必读,及时了解科室质量管理动态,保障各项护理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

1.3评价方法 将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的各项指标所得分值汇总,分值越高表明护理工作质量越好。同时对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了解我们的护理服务是否满足患者的需求,满足临床需求。

2 结果

我科成立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经过1年多的运作,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和患者满意率有了显著提高,保证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并取得了较好地效果。

2.1成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前后护理质量得分比较 2012年护理质量检查得分结果(成立前)与2013年的护理质量检查得分结果(成立后)进行比较。见表1。

2.2成立护理质量质控体系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综合满意率比较 见表2。

3 结论

3.1建立科室护理质量控制体系迅速纠正偏差,确保护理安全 通过检查、考核与反馈,对现存的及潜在的问题,科室能够及时掌握,迅速纠正偏差,避免和杜绝了护理缺陷及差错的发生,纠正了护理事故的隐患,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所以近2年来我科无重大差错事故发生。

3.2建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护理质量 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是提升护理质量的关键,在护理工作中一线护士是具体实施者,每天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最容易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是确保护理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4]。建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使质量管理由护士长个人管理转变为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的管理,让每位护士承担一定的质控任务,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安全意识和管理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质量控制,改变过去护士被动接受检查、消极忙于应付的传统现状,主动发现问题,主动纠正问题。本文的实践结果证明,建立科室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后,护理人员除按质按量完成本职工作外,主动参与质量控制,发现问题积极改进,工作中有据可依,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护理质量检查得分显著提高,如表1所示。

3.3建立科室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三级护理质量控制在实施过程中,注重质量的自我控制和逐级控制,规范了护士的护理行为,保证了各项制度及护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减少了护理纠纷。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作为护士考核的主要依据,与奖金挂钩,促使护士加强责任心,时刻将患者是否满意、是否得到最佳护理作为衡量工作质量的标准,工作中与患者进行主动沟通,提供人性化服务,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本文的实践结果证明,建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后,科室的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如表2所示,这充分体现了护理质量控制的效率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明显提升。

3.4建立科室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有利于护理管理队伍的建设 设立质控组长是护士长的一种授权技巧,通过授权将管理质量由质控组长进行分块管理,减轻了护士长的部分繁重事务,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是一种发现和培养护理管理人才的有效途径。为护理队伍储备了管理人才,后备人才的成长对护士长起到了鞭策、激励的作用,使其认识到自己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促使其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4 结语

科室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为我科的护理质控提供了重要依据,指明了发展方向。提高我科的护理质量效果显著:实现了护理质控的科学管理,将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PDCA循环理念很好的引入了护理质控之中,使其有了科学依据;护理质控体系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位护士的积极性和潜能。在我科,大到医嘱执行小到垃圾的分类清洁,都责任到人,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及管理能力,主动参与质量和改革创新,提高了综合素质;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压力,激发了工作热情和兴趣,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科室文化氛围;通过建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我科实现了追求的梦想:一个温馨的环境,一个不出错的流程,一群满意的患者,一支优秀的队伍。

参考文献:

[1]黄芸,王章琴.质控小组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实践与体会[J].吉林医学,2008,29(12):1014-1015.

[2]刘雅丽,刘秉芳,秦学玲.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及体会[J].家庭护士,2008,6(5):1390-1391.

[3]左月燃,主编.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95.

[4]王引侠,冯小菊,张亚军,等. 护理人员量化考核及绩效分配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7:83-85.

上一篇:漱口水对正畸矫治中表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下一篇: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