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回归语文本色

时间:2022-10-28 06:05:05

简约―回归语文本色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形成和发展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先生认为:“学习语文无非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也大声疾呼:“语文的学习说法越多,花样越多,头绪也就会越复杂,结果只能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迷迷糊糊。”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崔峦在全国第五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说:“要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教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简单就是以简驭繁,返朴归真,追求一种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洁的教学语言、简约的教学内容、简便的教学手段、简化的教学环节,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

一、简明的教学目标

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要确定简明的教学目标必须准确把握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学科教学的特点和基本教学任务,讲究一课一得、一练一得,循序渐进,切忌面面俱到。有些教师制定教学目标严重程式化、虚化,结果导致课堂教学繁琐、拖沓甚至混乱。

二、简洁的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当前有些教师设计教学语言,大量堆砌华丽辞藻,听起来如诗一般(公开课尤甚),不可谓不美,可是学生都能听明白吗?听不明白的语言,何来感染力?更有甚者干脆直接“拿来”,依名师课例画瓢,结果大多是不能如愿,甚至失败。 究其原因,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言:“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教学语言的魅力,一在“干净”,教师要认清自己的身份,是“引路人”不是“主讲师”,对学生要多一些宽容、耐心、信心,给学生多一些思考、发言的机会,少一些主观分析讲解,努力做到不该讲的不讲,该讲的精讲;二在明白无误,通俗易懂,适合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三在有情,语言有感情,字词有冷暖,关键是师者要饱含深情。

三、简约的教学内容

当前的语文教学,内容泛化现象较为严重:有些语文课负担太重,承载非语文学科的任务太多;有些语文教师教学时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处不讲不塌实,讲不清楚不塌实,惟恐遗漏和夹生。凡此种种都导致语文教学泛泛而教。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内容应简约有致,要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语文的“姓”。应围绕语文教学目标将非语文的任务分解、分流,让语文课真正学语习文,免得“种别人田,荒自己园”。

2.把握语文教学的“度”。“文至白则无趣。”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给我们的语文教学的启示是:语文应讲究意趣,讲究“妙不可言”的感觉,而这种意趣、感觉的获得依赖于学生潜心读书后的神会,是不可言传的。如果我们硬要把文本讲得清楚明了,那么将失去文本的意趣且无形中增加大量的教学内容。“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语文教师可以尝试简约教学内容,实现“无为而教”。

3.抓准语文教学的“点”。而今教材中的课文正变得越来越长,教师不能什么内容都讲,要抓住教学的切入点。语文教学的“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抓手。如王崧舟老师执教《荷花》时就抓住“冒”字展开分析,执教《二泉映月》时抓“坎坷”二字进行拓展。至于“点”以外的内容,学生读了能明白的,就让学生在读中品味。教师要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提领而顿”,自然“百毛皆顺”。

四、简便的教学手段

不可否认,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的确对语文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有些语文课,由于“滥用”多媒体技术,弱化了教师的作用,削弱了“语文味”。而今,有些教师的认识错位,以为现在的课堂如果没有“电”,没有表演、采访、招聘、竞赛等形式就是“老土”,就不是新课程;有些教师钻研教材不深入,设计教学的技巧功夫不够,只好“戏不够,电来凑;戏不够,资料凑”。

汉语言具有直觉性、感知性、整体性、模糊性、想象性、延展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只有反复诵读文本,才能积淀语感,发展思维,这是任何高科技的教学手段都替代不了的。如果语文课上教师能够点拨引领学生潜心读书,让学生沉浸于文本意境中,也同样能使学生产生奇特的体验。

让我们铭记:最好的教具是 “书”,最好的教学手段是“读书”,最基本的教学手段是“听、说、读、写”。其他辅助手段,有用则用,但不要“为用而用”。

五、简化的教学环节

语文教学中选取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往往会影响到教学环节。如有些教师把五花八门的资料一股脑儿塞进课堂,将语文课塞成“万宝囊”;还有些教师教学中出现“横生枝节”的现象,如一位老师讲解诗歌《赠汪伦》里“踏歌”一词时,讲、演、练、唱,一时教室烟尘飘扬,欢声鼎沸。如此庞杂的内容势必使教学环节“大走样”,使语文课变了“味道”。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以“简”出效益,通过简化环节“削枝强干”。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力求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洁的教学语言、简约的教学内容、简便的教学手段、简化的教学环节,达到真、实、活的教学境界,努力实现简约有效、回归语文本色的教学理想。

上一篇:写作“源”的思考 下一篇:“长文短教”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