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风格理论的高中外语教学研究

时间:2022-10-28 05:51:34

基于学习风格理论的高中外语教学研究

摘要:通过研究学习风格的相关理论,结合高中生的学习风格特点,提出在高中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风格差异,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取多种教学策略,扩展学生的学习风格去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学习风格;高中;外语教学

随着中国对外语教学的改革和对二语习得的深入研究,新课程的理念如以人为本,面对全体,把学生看做教学的主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个体特征教学就要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进行分析。

一、学习风格的相关理论研究

学习风格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吸引、处理、储存新信息、掌握新技能的方式。这种方式是自然的,具有习惯性的,不会因为教学方法和学习内容的不同而发生改变(Reid,1987)。

学习风格指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谭顶良,1995)。

根据不同的性质和表现形式可以将学习风格分为不同的模式和类型(Raid,1995)。以感知方式分类,学习风格包括视觉型、听觉型和动觉型。视觉型学习风格的学习者通过看而学习;听觉型学习风格的学习者通过听而学习;动觉型学习风格的学习者通过做而学习,他们在动手并亲身体验中会学得更快。以认知方式为基础,可将学习者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场独立型关注整体,擅长人际交往;场依存型更关注细节(H.Witkin)。以认知方式分类的学习风格还包括冲动型与思考型,综合型与分析型,整体型与细节型,演绎型与归纳型等。以个性特点分类,学习风格包括外向型和内向型,封闭型和开放型等。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起,学习风格开始被研究者们研究。

他们想发现学习者个体差异与二语习得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学习风格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否。学习风格分析对二语的习得非常重要。

二、高中生的学习风格的调查

高中生的学习风格会受到学习,执行,情感,社会,心理,行为等各方面的影响(Oxford,Anderson,1995)。不同性别、年龄、个性、文化的学校的学生在学习风格上存在很大区别。根据高中生学习风格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的研究,高中生总体倾向于沉思型、视觉型和综合型。他们最喜欢动手和体验,其次是视听和小组合作,最后是单独学习。女生喜欢动手体验和小组合作,男生喜欢视听和独立学习。学习风格对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影响,成绩好的学生会使用多种学习风格,如动手、视觉、自主学习等;成绩差的学生反之。

三、学习风格与高中外语教学

高中生学习风格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的风格对外语的学习有较大的影响。针对高中生学习风格特点,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风格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发挥所长,并对其他的风格加以引导。

1.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重教法轻学法,教法占主导地位。高考应试教育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并不关注学生的个人情况,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能力增长。教师应该引入学习风格概念,关注学习者的需要和学习风格,由传统的“教”转为学生的“学”。

2.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学习风格没有好坏之分,在面对不同的任务时,拥有某种学习风格的学生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如听力教学时,听觉型的学生会更有优势。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并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应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风格,去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

3.扩展学生的学习风格

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测试去了解学生的风格,培训学生的学习策略,扩展学生的学习风格。研究表明:只有当学生的学习方法与他们的学习风格相互匹配时,他们的学习动机才会增强,学习的表现才会更加优秀,学习的成绩才会越来越好。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特点。只有当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风格和特点时,他们才会有意识地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综上所述,学习风格是影响外语学习的学习者个体特征之一。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为了更好地进行外语教学,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学生更偏向哪种学习风格,并针对不同的风格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学习者应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自我调节地去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从而积极有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2.

[2]王立非.第二语言习得入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陈永红.英语教学中学习风格差异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8(6).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

上一篇:登山人的选择 下一篇:让想象在课堂里飞扬 让智慧在生命中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