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激发“学困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时间:2022-10-28 04:26:48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激发“学困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学困生是客观存在的现象,约占学生总数的8—10%,有的甚至达到15%以上。“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国内外很多教育学者都对此有所研究,具体到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学困生所占的比例较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继续改善教学方法,适当向学困生倾斜,努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做到以学生为本。

1 学困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

1.1外部环境的原因

1.1.1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面对一些社会负面影响,很多学生禁不住诱惑,认为读书无用,不如早赚钱,享受生活。甚至还有些学困生迷恋游戏,沉浸在网络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

1.1.2家庭教育方式失当。很多家长简单地以学生成绩的好坏来评判学生“是否努力学习”,动辄对学生打骂,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压力。还有的家庭对学生缺少关爱,父母忙于在外赚钱,没有人关心学生的学习。

1.1.3学校的人文环境。学校的人文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学校的学习氛围浓厚,那么就会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向学习好的学生看齐。但是,目前的部分学校中,很多学生不是以学习好为荣,反而觉得那些平时不学习、打架斗殴、出风头的学生“很酷”,有极个别的学生甚至还认为老老实实学习是“软弱无能”的表现。

1.2学校内部原因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还是很看重学生的高考分数,在高考指挥棒下,教师往往重视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对后进生往往置之不理、放任自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困生也很少关爱,甚至有的教师坦言“只要他们不扰乱课堂秩序,干什么都行。”这就更加导致学困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减弱。此外,目前教师的综合素质需要不断提高,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3学生个体原因

1.3.1缺少成功体验。应试教育制度下学困生成了牺牲品,在这个以分数论英雄的大环境背景下,家长和老师往往不能对学困生采取正确的态度与评价,使得他们在英语学习中感受创伤体验。

1.3.2自我效能感较差。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学习目标不切实际,遇到困难时退缩,甚至在不能很快获得预期结果时,倾向于放弃已经习得的技能,不想付出努力,他们缺乏内在的学习兴趣,困难忍受性低,效能信念不坚定。

2 激发英语“学困生”学习动机的主要策略

2.1

激发和培养学困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2.1.1教学内容注重趣味性。对学困生而言,教师要慎重决定教学内容的难易度,适当降低英语知识的难度。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导人,精彩、丰富、有趣、生动的导人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教师要注重语言风格,将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以及你独特的个人经历融入课堂之中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1.2教学形式注重多样性。教师应经常给学生新鲜感,以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要学会运用富于变化的语音、语调和表情。教师的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眼神交往、适宜停顿等无声语言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师生之间的真情,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去点燃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渴求之火。

2.2多给学困生创造英语学习成功的经历

2.2.1制定可行的学习目标。教师先要帮助学生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既能够达到又要有挑战性。在学生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鼓励他们并能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2.2.2分层作业。对于学困生布置的作业量可以少些,如果量太大他们做不出的话,他们要么抄作业,要么干脆不交,与其这样,不如给他们少布置点,布置简单点的,布置更注重基础知识的,这样,他们中大部分人还是愿意认真做作业的,对态度认真但成绩不理想的同学的作业最好面批。

2.3创设条件,促进“先进”带动“后进”

教师要适当采取分组教学模式,把后进生和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混合编组.促进“先进”带动“后进”。

2.4教师要加强对后进生的鼓励

对学生要正确评价,适当鼓励。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吝惜自己的鼓励,学困生更需要表扬,表扬可以唤回他们的自信,使他们走向成功。对于学困生,无论进步大小,努力的程度如何,教师都应给予充分的认可。

2.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由师生的认识因素、情感因素和行为因素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其中任何一种因素都会影响师生关系,最终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效果。有关实验证明,压抑的情绪会使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脑细胞产生抑制,对学习产生阻碍作用,相反,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脑细胞容易被激活,使智力活动处于最佳状态,有助于进行记忆、思维和想象活动,便于知识的获得。亲其师而信其道,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

总之,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校、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应该形成长效机制。在以人为本的大背景下,在深入进行课程改革的迫切需求下,教育者的责任重大,我们应该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优化对学生的全面服务。

上一篇:浅谈初中数学“后进生”转化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浅谈班主任工作点滴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