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时间:2022-10-28 03:46:26

“现代化”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们正逐步迈进信息社会并享受由此带来的巨大便利,与此同时,信息社会对于传统的教育观、人才观以及教育方式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是当前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英语教学作为这一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深刻理解素质教育在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内涵、目标和要求,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师传统角色的转换,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于英语教学的新要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可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能实现培养既有高度创新精神、又有很强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材的目标。因此我在小学低年级英语口语教学中开展了试验活动。下面就让我们来肤浅地谈谈如何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在低年级英语单词教学和句型教学中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 " 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理论是进行各学科"四结合"教改实验的重要理论基础。所谓四结合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 各学科在先进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改革;2 教学中充分体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3 教学中充分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4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中国教育的主攻方向,它可以培养大批具有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相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的科学素养人才,它甚至可以促进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二、通过信息技术与英语单词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何克抗教授在他专著的中指出:基于言语概念的逻辑思维离不开表象:语言的形式结构若不与表象结合将不能表达任何思想,任何抽象的言语概念也是来自于具体事物的表象。因此,英语单词作为一种语言形式结构若不与表象相结合则难以表达单词意义。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浅,接触的事物不够广泛,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因此,笔者在小学低年级英语单词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网络资源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网络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存储知识的手段,通过这一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刺激,如视觉、听觉、味觉等。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在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的心理实验中,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了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再加上网络资源容量大,内容丰富且生动直观,我们可以通过鲜明的图像、有趣的声音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学rabbit 、bird 、frog 、lion 四个动物名称时,让学生从互联网和学校资源库中查找了大量介绍上述四种动物生活习性的文字资料和有关的影片片段,制作成网页型课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大量有关这些动物的信息,仿佛置身于动物世界中,与他们近在咫尺。在这些鲜明、生动、活泼、可爱的动物动画中教给学生这些单词的读音,运用身体语言模仿它们的动作、形态、叫声,在看看、说说、做做、演演中,学生很快就掌握了上述单词,并记住了它们的音、形、义,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也在看、说、做、演中,提高了运用事物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网络资源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

游戏是孩子们普遍喜爱的活动,也是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在小学低年级英语单词的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的方法,营造轻松、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寓学于乐,乐中去学。根据网络课件交互性较强的优点,笔者在What do you like ?这节课的软件中,设计了幸运大转盘、找朋友、打气球等游戏来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因此,学生在游戏中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学生通过游戏强化了对英文单词这一抽象的言语概念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从而发展了他们的逻辑思维。

三、通过信息技术与英语句型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乐于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小学低年级英语句型教学中,我们结合本学科的教学特点以情景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以听说认读为主要目标,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在特定语境中领悟和使用语言,进行有意义的对话交际的能力。

1 、利用网络资源,播放生动、有趣的卡通英语对话片段,加深学生对新学内容的理解。

活泼可爱,生动有趣的卡通人物是孩子们喜欢的形象,在互联网上有大量生动、有趣的英语卡通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教学内容的需要,选取相关的卡通片段,配上简短的英语对话,播放给学生观看。通过声音、图文并茂等因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能力来感知新学内容,加深理解,以求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 、网络资源的开放性和丰富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学生的信息量,增大了学生操练对话的密度和广度。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应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在小组对话中培养协作能力。如在What do you like ? 这节课中,为了激起学生说话的积极性,笔者指导学生在网络上搜集动物类、水果类、食品类的大量图片,然后根据自己喜欢的图片用句型: What do you like ? I like… 与同桌进行自由的交谈,从而收到了人人有话说、人人争说话的课堂气氛。由此看来,丰富的网络资源克服了实物教具不足的局限性,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进行自由交谈,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体现了小组的协作学习的作用。

3 、借助网络课件,创设语言情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何克抗教授在他的专著中指出:基于事物属性表象的形象思维离不开言语概念。因此,英语口语教学迫切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把抽象的言语概念和直观形象相结合。另外,我国外语教育学者张正东强调环境是制约外语教学的主要因素,而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实践和交际的机会,真正体现了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的价值。

以上点滴体会是我校英语老师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整合的实验过程中对小学低年级的英语单词教学和句型教学的一些肤浅认识。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英语教学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我们衷心地希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能够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促进我国教育事业飞跃发展。

上一篇:反思日常习惯 优化教学品质 下一篇:浅论非智力因素与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