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生命活动回归教育本源

时间:2022-09-27 06:28:10

开展生命活动回归教育本源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生命教育"一个应时代要求发展而来的新名词,生命的全过程就是由一次次生命活动组成的,如何让这样的过程拥有更完美的质量,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怀,其中教育对生命活动的影响是最直接的。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广大学生获得信息、开阔视野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但随之而来的资讯泛滥,以及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和心态也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和身心健康。因此,社会各界都要重视培养青少年形成科学的生命观,真正意义上做到保证生命的质量,回归教育本源。

关键词:青少年;生命活动;生命教育;教育本源

中图分类号:G4

生命教育是为了生命活动而进行的教育,也是为了生命的质量而进行的教育。它起初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通过生命教育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消解对生命的威胁。倡导人们认知生命、珍视生命、享受生命和实践生命的教育思想,很快波及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思潮,这个课题已经越来越被社会认可,但在开展此课题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境,青少年开展生命活动的必要性何在?如何少通过开展生命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这些问题值得探讨,以下内容就是对这些问题的简单分析。

一、对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活动的必要性

1.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就是关注国家的未来发展。青少年学生是国之根本,国之栋梁。但现在的社会中存在着青少年对生命的漠视、生命意义的迷失。于是生命需要被特别关注,那么开展生命教育的是非常必要的。生命教育简单的说就是"关注生命的教育"。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而广义的生命教育则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目前在青少年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青少年逃课去网吧、吸毒、打架,甚至自杀、他杀、性危机的事件时有发生。主要是一些青少年不懂得生命的意义何在、不懂得珍惜生命,不懂得自己失去生命后对家人、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只为一时之快而丧失生命,所以,我们社会需要一种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生命教育,让孩子们了解生命的重要性,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尊重生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2.家长的不理解和社会风气对青少年的影响。青少年的自护、自救知识严重缺乏,对生命保护能力不足,安全意识差,当遇到危险时,他们的生命将受到威胁。最可怕的就是他们内心的不自信、心灵的孤独、情感的冷漠。经常在他们口中听到类似"活着,真没意思,还不如死了算了"的消极话语。这些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现在社会和生活各方面的压力,家长无暇照顾孩子和孩子的沟通甚少,于是二者之间的代沟越来越深,家长不能理解孩子的做法和内心,不能给予及时的教育和帮助。另外,在社会生活中,青少年喜欢上网,而网络经常宣扬享乐、拜金和暴力的不良资讯,会给他们带来负面影响。造成他们不知道生命的可贵,缺乏对生命的认识。

3.学校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不足或经验不足。有一些学校把生命教育课程当作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老师们关注的只是分数和升学率。在这样的关注和压力下学生产生了两个极端,一种是学生破罐子破摔不好好学习,发生逃课上网、吸毒、打架等恶性事件;一种是学生学习的很压抑,受不了压力得了抑郁症或者是走向自杀。这些恶性事件的发生,已引起学校的关注和重视,逐渐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只是目前对于生命教育的课题研究还不是很深刻,并且对生命教育的经验不足,所以做法不够深入。

二、如何通过开展生命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

1.引导青少年用知识守护生命、珍视生命,进行生命教育。生命对一些青少年来说,似乎等同于儿戏,他们动辄因有点不顺,有点烦劳或受到一点打击或委屈就有"大不了一死了之"等想法。这实际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极端的不负责任。因此,迫切需要培养青少年形成科学的生命观,重视他们的性格发展,帮助他们改变现状、创造未来。除了利用学科理论的教育之外,还要借助一些课外活动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育,例如,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场大火中,两个年仅9岁和5岁的孩子用折叠三层的湿毛巾眼珠嘴鼻在楼梯中匍匐前进,就是凭借在学校课外活动中学到的火灾知识,最终成功自救。因此,开展生命活动不仅能教会他们珍爱生命,更启发了他们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

2.加强学科的资源开发,把生命教育列入思想道德建设行列。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很多课本上的知识可以做为生命教育的素材,在语文学科中有许多文章都可以作为生命教育的载体。有一篇文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讲述的就是美国教育家海伦?凯勒在失去光明后,对光明的憧憬和对生命的热爱,给自己和拥有光明的人以启示,给身处逆境的人以鼓舞,让学生们感受到生命的可贵,这样的文章给人鼓励并散发着对生命的强烈热爱。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科之中有关珍视生命、生命教育的文章或课题进行整合,然后灵活运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青少年需要学校和老师的正确引导,而且要有科学的并让他们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引导,才会让青少年更容易接受和懂得生命的真谛。

3.社会、政府、学校、家庭等社会各界重视与配合。对于青少年学生无论他的学习成绩如何,思想品德如何,都值得学校去关注、珍惜。要经常与学生沟通,体察学生的需要,真诚的帮助学生,家长也要经常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多与孩子沟通交流,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以孩子的承受能力为准,要克制和忍耐孩子的做法,不以打骂的方式教育,以引导教育为主。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会给青少年更好的教育环境,也会为生命教育提供更好的生存空间,让青少年真正的健康成长。

结语:

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接受知识,但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生命教育是人类需要重视的一个话题,这其中教育是很重要的,作为教育者要时刻关注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多开展一些生命教育类的活动,让教育回归本源。家庭、学校、社会都要大力配合,从多方面入手共同努力,让生命之花永远绽放。

参考文献:

[1]黄晓,丽颖.生命教育——让生命发出灿烂的光彩[J].青年科学,2006,(03)

[2]邢胜.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意识研究综述[J].内蒙古教育,2010,(24)

[3]卢文祥.例谈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09)

[4]冯建军.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及其设计[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7,(Z1)

上一篇:苏教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编排体系及教学策... 下一篇: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的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