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好语文课外活动这面旗

时间:2022-10-28 03:35:25

舞好语文课外活动这面旗

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在课堂教学之外,比较独立自主地学习、探索,获得知识与信息,培养兴趣与爱好,发展个性与能力,以形成特长、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养成良好的品质与作风,并不断在实践中巩固提高的一切知、情、意、行的过程;是学生进行的一切语文学习有关的活动,包括由学校组织的校内外活动和学生在课余独立进行的活动。语文课外活动对语文课堂教学具有补充和促进作用,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对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舞好语文课外活动这面旗?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加速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听、说、读、写是一种技能,“凡是技能,唯有在实践中才能炼就”。(叶圣陶语)但由于班级授课制本身固有形式的限制,不管学生怎样积极主动,课堂气氛如何热烈,也不可能做到每个学生都充分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经常是在教师设计的轨道上运行着,很难开展独立的实践性活动。在语文课外活动中,学生可突破时空的限制,接触丰富生动的语言现象,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充分的语言实践。这既可沟通语文教学同社会生活的联系,又可引导学生通过言语交际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如当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往往有很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去了解本课以外的知识,这时教师趁热打铁,向学生推荐与课文有关的书籍,这样就会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了《航天飞机》,可向学生推荐一些科技读物;学习了《寓言二则》,向学生推荐《寓言故事》;学习了《猴王出世》《景阳岗》后可向学生推荐四大古典名著、、、、、、并及时开展读书、评书活动,通过课内外结合,逐渐使学生形成“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

二、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发展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

语文课外活动在教师的组织或引导下,放手让学生自主地进行他们爱参加的活动,学生在直观可感、自由自在的活动中,摆脱课堂教学的紧张和疲劳,舒畅愉快地获得知识技能和动作技能的提高,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形象的直观感染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其中蕴含着的情理的影响和感化,思想情操受到熏陶。课外活动的趣味性,可愉悦其耳目,激发其心灵,触发其情思,开发其智力。比如说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形象直观、灵活多样的方式剖析汉字的音、形、义及其联系,讲得面面俱到,细致入微,不厌其烦。气人的是学生还是错别字连天。某些老师迫不得已拿出罚字的法宝,效果可想而知。针对这种情况,可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如“查字典比赛”、“争做文字警察”等趣味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生活社区,捕捉错别字,经过查字典,问老师,取得一致意见后,填写“订正错别字建议书”,送到有关单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但订正了别人写错的字、读错的音,对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而且掌握了识别错别字的规律和方法,自己在写字时也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对掌握并正确使用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发现写错的字,研究怎样把字写错了,探索要怎样写才正确,其亢奋的情绪与端坐在教室里聆听教师讲解时的情绪截然不同的,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投身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活动中。

三、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语文课外活动中,学生必须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事物,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其思维活动是自觉的、主动的,这就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独立工作的积极性,有效地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和观察事物、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语文课外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各种创造性的课题,可以灵活机动的因人而异地超越大纲、教材的某些限制,为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无限的时机和空间。如在课外活动中上社区当“环保宣传员”、采访办报、社会调查、办校园电视台……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锻炼。在活动中,学生广泛的和社会各方面的人物接触、谈话,学得落落大方,彬彬有礼,娓娓而谈,面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现实生活,不可能到书本上去找到现成的答案。学生独立处理活动中随时出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开动自己的脑筋进行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到的知识在不知不觉中迅速转化为能力。

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成功的教育应当能够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孩子们在个性上的差异,既表现为“外部差异”,又表现为“内部差异”。教师的责任不仅要注意儿童多方面兴趣的发展,而且要留意和培养儿童的特殊兴趣。传统教学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将几十名个性不同、能力各异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班级里,以标准化、同步化的方式和进度教授同一内容,同一中缺少区别,学生缺乏个性,兴趣爱好得不到充分发展,聪明才智处于抑制状态。

人的才华,往往不是时刻表现在外的。语文课外活动有助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有助于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人的天赋和特长,往往要在各种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有的人不善于讲话,却表现出对写作的兴趣和天才;有的人文章写得并不怎么样,却具备对朗诵的爱好和才能……这些学生的兴趣爱好或天赋特长,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般得不到充分满足或充分表现的机会。在语文课外活动中,他们却很容易崭露头角。个性特长一旦被发掘出来,就能得到及时的培养。个性的内部差异,一旦被学生本人和教师所认识,就能扬长避短,选择好个性发展的方向。有个学生在班上的表现和学习成绩均属一般,平时寡言少语,看不出他有什么特长。自从他参加课本剧兴趣小组后,频频出现在舞台上。他的精彩表演获得师生好评。

语文课外活动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活泼的形式,吸引孩子们不加矫饰地表现自身独特的内心世界、性格特点和兴趣特长,这就为发展儿童个性心理打好基础。语文课外活动为学生打开了教室的窗口,构建语文教学大课堂,将最新的信息源源不断地送给学生,在儿童面前展开活生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他们自觉能动地进行探索和创新,在游戏和玩耍中不知不觉地增加才干,使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上一篇:浅谈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下一篇: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创新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