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油松的育苗种植技术

时间:2022-10-28 03:09:35

浅谈油松的育苗种植技术

摘 要:油松是我国所特有的树种,具有木材坚硬、耐摩擦、耐腐蚀及强度大等特点,可用在家具、桥梁建筑及枕木等方面,其松油还可作为工业原料,其用途是非常广泛的。本文就油松育苗种植过程的苗地选择、播种、松苗管理及栽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油松;育苗;种植;技术

油松又称为东北黑松,是裸子植物门松科松属类乔木,有耐寒、耐干旱特性,生长在强阳性地区,根系深长发达,具有良好蓄水保土功能,是我国所特有树种。

1 圃地选择与平地

油松苗圃地的选择,应该是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及灌溉便利的褐土壤或者沙土壤,并且土壤的酸碱度应该是中性或者稍微偏酸,盐碱地、重粘土地及水洼地不适合作为苗圃地,当然这些土地经过改良后,是可以用作苗圃地的。油松苗木生长较为粗壮,抗病能力也较强。当苗圃地选择好之后,就应该施加腐熟圈肥及草炭灰,施肥的时候,还可混用甲胺磷及硫酸亚铁等作为土壤虫子消灭药物。

2 播种准备与播种

2.1 季节选择

油松育苗种植常选在春天,在4月下旬的谷雨前后,一般春天种植到出苗时间较短,能够减少油松苗圃地管理,并且春季气候适宜,土壤湿润,便于种子萌发,让育苗生长茁壮整齐,当幼苗出土之后,温度也会升高,降低幼苗可能会受到低温危害。

2.2 种子处理

种子进行播种前,要进行消毒及催芽处理,这是因油松种子是球果类,皮比较硬,应该先用浓度为0.5%高锰酸钾液进行2~3h浸泡。要想对种子实施催芽处理,应该种子放入55~60℃温水里进行浸泡,时间可控制在24h左右,一般水量应该是种子2~3倍之间,还应该进行充分搅拌,让种子均匀受热,避免种子烫伤,当水温自然冷却后,油松种子一般也吸足了水分,捞出放入合理容器里,用纱布罩住,处于温暖地方来催芽,在种子发芽期间,应该每天换水1次,这个时间一般在5~6天左右,很多种子吸收了大量水分之后,都会开裂发芽,再进行稍微晾晒就能种植了。

2.3 播种

油松苗木种植应该尽量选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避开风雨天气,这主要方便种植,将种子按照床数量来均分,把种子均匀播撒在床面之上,然后镇压并覆盖沙子,接着喷洒除草醚,一般15kg药液能够喷洒180m2的苗床,还要把稻草杂草均匀覆盖在苗床上,种植后应该灌浇2次水,通常7~10天就能出苗。

3 苗期管理

3.1 除草及病害防治

除草可有效改良土壤的通气情况,降低土壤养分及水分消耗,还可降低病虫侵害,防治病虫源,对油松苗圃实施除草处理还是很有必要的。除草方法为:清除杂草后,应该喷洒专门的除草醚乳液,其药量5g/m2,喷洒完除草药之后,要马上进行浇水洗苗,尽量确保油松苗床在40d以内没有杂草生长,当有松苗长大后再实施人工处理。油松育苗还会经常遇到1年生的苗立枯病,这种病害通常发生在6~8m之间,其处理原则为防治,清除杂草第2d开始,每隔7d就可喷洒浓度比例为1:1:100的波尔多液体,以及浓度为0.5%~1%的硫酸亚铁溶液实施交替喷洒,并且在喷洒溶液0.5h后,立即实施清水洗苗,避免油松苗木产生药害情况,同时还能避免病害发生。

3.2 施肥及浇水

当松苗长出了一级侧根后,就可以施肥了,一般使用品种是硫酸胺,其用量约为23.1g/m2,可把硫酸胺依照1:6比例与水进行配比,喷洒完后,可浇水洗苗,施肥可按照7~10天进行1次,可连续追肥1个半月左右时间,1年要实施4~5次,在追肥前,要注意前天不能浇水,确保床面较为干燥,当追肥之后,要马上浇水,不然会出现烧苗情况,连续追肥1个半月之后停止追肥。在育苗播种后,一直到6月中旬,苗床保持湿润就可,每天浇水2次,从6月中旬到9月之间,浇水要透,确保1天1次,9月份之后每隔3~5d浇水1次,这主要是为了促使油松苗尽快木质化,遵循浇水原则为初期少量多次,而后期为少次多量。

4 精细种植

因人畜践踏,一般种植区里的土壤透气性不是很好,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及腐殖质也比较少,要确保种植苗木良好生长,需要给苗木创造良好土壤条件,实施有效整地工作,依照有关技术规定作业,把生熟土要分开堆放,并且将土壤里的草根及石块等杂物清除干净。坚持适时定植原则,如果不是适宜季节进行种植,要增加土球直径,采取保护措施。种植的时候,要确保苗木稳定直立,土壤充分填实,浇水足量,如果苗木较大,就应该立支柱,栽植完成后,要再浇水2次,如果栽植时间是秋天,还应该做好防冻准备工作,从而确保油松苗木良好生长条件。

5 结语

油松育苗种植实际过程中,因土壤、气候及人为等原因,其育苗种植技术不完全相同,应依据实际情况来处理,可油松育苗及种植过程是个非常细心的工作,应该由专门人员进行负责,还需要一定操作经验,从而确保油松苗木茁壮生长。

参考文献

1 张玉蓉.油松幼苗培育技术[J].山西林业科技,2011(3)

2 孔繁慧,韩丽.论油松的播种育苗技术[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8(4)

上一篇:建立园林生态城市探讨 下一篇:浅谈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