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教材 高于教材

时间:2022-10-28 02:04:47

依托教材 高于教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练习课作为课堂教学的巩固、扩展与延伸,学生学习内容的巩固及反馈的重要手段,其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其内容也应该具备上述特征。练习课相较于新授课往往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是“唯教材”,按照教材提供的习题顺序,做一题讲一题,就题论题。这种现象在日常的练习课教学中并不少见;二是“弃教材”,完全摒弃教材提供的习题,对练习课的习题进行全部的重新设计,这种现象较多出现在少之又少的练习课的公开教学中。

《百分数的应用》这一课在设计时,努力探索练习课的一种教学方式,依托教材,却又高于教材,较好地把握了“重组教材”的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设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在轻松愉悦的思维碰撞中达成练习的目标。

一、了解学生,确定设计理念

“打折”这个概念,在我们日常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常要用到。六年级的学生仅仅十三四岁,对市场经济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对这个概念并不陌生,大多数同学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新闻媒体、购物等多少有所接触与了解。但他们对这方面的认识也仅仅是了解。所以“打折”概念及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将会成为学习的难点。

现在的六年级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事物,直观认知能力较好。在课前的调查了解中,我发现几乎所有学生都经历过打折的事情,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多采用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亲身体会,多运用学生动口讨论等方式来进行教学。这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优化内容,提升学习兴趣

1. 重组教材

可将教材中类似的题目进行整合,改编成新的题目。还可创设生活中各商场有不同折扣的会员卡的情境,在分析、比较、交流中进一步了解“折扣率”的含义,熟悉“原价”“现价”与“折扣率”之间的关系。面对这样的学习情境,学生非常熟悉,兴趣丰富,解题也会变得轻松。

2. 精选学习材料

数学练习课的学习材料仅仅是书本上是不够的,为了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作为教师还应该精选一些学习材料进行补充,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

三、联系实际,训练学生思维

生活中,商场为了追求利益,往往会设计出各式各样的商品优惠促销方式。在这节课当中我就列举了以下例子。

商场促销,一双原价998元的女鞋,联盛购物广场的折扣是一律对折;太平洋购物广场的折扣是满100减50;专卖店的折扣是满10减5。

同样的商品在3个不同的商场里,表面看上去全是打五折。学生经过计算,发现事实却不是。经过这道题的练习,学生不仅练习了计算,而且经过辨析与思考,明白了面对各种打折方式,要想做个精明的顾客,看来还得巧计算、多比较。这样的练习能较好的训练学生的思维。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师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本节课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选择教学材料,把新知识、旧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活动的空间,让每位学生尽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参与需要、成功需要和交流需要。

上一篇:走在作文教学的路上 下一篇:浅探初中数学几何教学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