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山地类纪录片的定位与内容创新

时间:2022-10-28 01:47:20

论山地类纪录片的定位与内容创新

[摘 要] 中国广义的山地约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而且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区,这里有相对保护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数量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和品种繁多的珍稀动植物。在山地类影视文化作品中,纪录片是表达方式最直接、最真实的艺术形式,那么,山地类纪录片该如何定位,如何创新?本文分析了山地类纪录片的功能和文化定位,探讨了山地类纪录片内容创新策略。

[关键词] 山地类纪录片;定位;创新

电视纪录片以影像媒介的纪实方式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的生存关系进行观察和描述,实现知识的传播和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探寻与思考。中国广义的山地约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而且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区,这里有相对保护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数量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和品种繁多的珍稀动植物。以山地为题材的纪录片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涉及范围包括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与变化、各种生物的保护等内容。山地类纪录片呼吁人类摒弃破坏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动,倡导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并主动开展生态建设,实现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等理念,准确的功能和文化定位是山地纪录片发展的基础,内容创新是山地纪录片形成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的前提。

一、山地类纪录片的功能定位

纪录片的功能定位主要有知识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等。在山地类纪录片创作实践中,科学探索是自然类纪录片脱不开的主题选择,探索隐藏在宇宙和大自然背后的秘密是人类的天性。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纪录片致力于纪录,解释社会本质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力程度,这是衡量一个纪录片价值的重要标准,因此,山地类纪录片的社会功能应该定位于传承山地文明、保护山地文化上。

山地文化是山地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构成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山地类纪录片的社会功能定位,应该是认识与发现山地文化保护方面的问题,呼吁人们采取行动,谋求改善和解决。在制作方面,山地类纪录片应树立真实性、综合性的制作理念。纪录片的非虚构性决定了它不能完全脱离实际的功利性而成为纯粹的艺术品,它用事实说话,以现实生活为材料,不允许主观想象,以真人真事为内容,这就决定了它会激发起受众一些相关的联想和情感。如纪录片可以将漂满黑色原油的河流、飞起漫天黄沙的大漠、成群的被剥了皮的藏羚羊尸体、树木越来越少的森林等一系列的生态危机用最真实、最直观的镜头画面表现出来,带给人们的无疑是更为强烈的冲击和震撼。

云南电视台的《经典人文地理》栏目是在云南卫视播出的品牌栏目。该栏目2004―2006年为“周播型”,2007年改版为每周播出5天的“日播型”栏目。该栏目的定位是带着人文历史的虔诚和对大自然的敬畏,用中国西部的眼睛展示不一样的世界风貌,内容充满了趣味和新知。该栏目的节目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山地纪录片的价值定位应该是审美教育功能。山地所具有的空气清新、景色秀丽的自然生态资源,底蕴深厚、独具特色的人文生态资源,非常适合纪录片的美学追求。

二、山地类纪录片的文化定位

生动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山地类纪录片的文化定位之一。山地纪录片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独特的眼光去发现长期被默认却并不合理的关系上。例如,人对山地自然资源的压榨性的开发利用,人对稀有动物保护的目的等。另一个是对山地自然的主体思考。即通过山地自然界的眼光来看待人的行为,从而引起人类的反思。在自然类纪录片中,有这样的例子:纪录片《英与白》中作者开始就提出疑问“几百万年前人是群居而生活的,大熊猫是以个体生活的。几百万年后大熊猫仍然是以个体生活,而人呢?”,片中有相当多的镜头是模拟大熊猫的视角,从新视角来看待人的活动。在此类纪录片中,我们更容易看清人类自己,从而也更易于发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突出展示人文内涵是山地类纪录片的另一文化定位特色。山地类纪录片能从看似平常处取材,以原始形态的素材来结构影片,表现人类具有通感的生存意识和生命感悟――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同情与反感、生存与抗争、美的追求等等,特别能展示人文内涵、文化品质。2007年,中国第一部系统记录森林版图的自然类纪录片《森林之歌》,填补了我国生态纪录片领域的空白。摄制组从2003年开始,进入、新疆、华北、秦岭、云贵高原、东北、海南、福建等人迹罕至的林区,探访中国仅存的原始森林,拍摄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用优美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个寂寞或灿烂的生命故事,阐述了森林与人类文明、中华文明的关系,展现了人、动物、森林共生的世界。

青海电视台《走进三江源》栏目是青海电视台一档旅游文化类栏目,是青海卫视创办于2003年的“周播型”栏目。该栏目主要反映青海雄奇秀美的自然山川、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丰实厚重的历史文化。节目形式生动活泼,贴近观众。电视台《太阳风》旅游栏目以纪实的拍摄手法,展示了奇特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神秘的藏传佛教以及众多的名胜古迹。从广西、陕西、新疆、青海、等电视台纪录片“周播型”栏目的现状来看,这些地区拥有的丰富多彩的山地文化、历史、自然、社会的独特资源,一直是这些电视台报道的主要内容,这些专栏已成为了让外部世界了解、认知的有力的“桥梁”和“窗口”。山地纪录片以其独有的真实纪录的方式和力量,让人们铭记自己的历史、文化和学会珍重、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三、山地类纪录片的内容创新

(一)山地类纪录片内容创新要注重对山地类纪录片素材的深入开拓

与普通电视节目相比,纪录片依赖的不是题材猎奇,而是对题材的深入开拓与细腻捕捉。要突出展示山地文化,山地纪录片就要重点关注山地文化所蕴涵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多姿多彩的民族与文化,对纪录片素材进行深入挖掘和开拓。

对山地素材的深入开拓,首先要避免把山地题材纪录片拍成风光片。山地具有极强的景观价值和生态价值。在山地类自然类选题中,许多纪录片对自然现象记录过多,对知识探索较少,忽略了知识价值的存在。还有相当一部分还停留在自然风光的展示上。此外,题材的单一性也限制了纪录片的发展。例如,2007年在中国首届玉溪国际环保纪录片评选活动中,出现了大量的关于“湿地”题材和关于湿地保护者题材的纪录片,使得大部分评委与观众对此类作品产生了厌倦情绪。

对山地素材的深入开拓,其次要表达生态关怀,展示人性冲突。雅克•贝汉的《喜马拉雅》展示出喜马拉雅雪域高原深处藏族人的生存状态。在对人与自然这一复杂主题的阐释过程中,彰显出人性的光辉和自然的雄奇。影片揭示出两代人观念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对于人和自然关系的理解上。在老酋长霆雷看来,自然是活力四射的生命主体,是能与人进行交流沟通的精神主体,不论是天上的星星,还是起伏的群山,都有着人一样的灵性,人与自然之间是和谐共生的。如果人对自然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星星会指引人的道路,群山会护佑途中的安全,甚至火中的盐巴都能够告知暴风雪的降临。但在年轻的卡玛看来,这些都是无稽之谈,人无需依赖自然,人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力量战胜一切自然灾难。

纪录片对山地素材的深入开拓,还要从生态视角进行考察,思考人类如何构建新的山地文化。现在,人类的非理性活动导致了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为了拯救地球生命,也为了拯救人类自身,人类应该规范自己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改造自然主体转变为环境保护的主体。

(二)山地纪录片内容创新要注重唤起全民的文化保护意识

在山地文化保护工作中,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唤起文化保护的全民意识。文化是以人为载体的,没有全体民众自觉积极的参与,缺乏民众的力量,文化保护将无从谈起,保存起来的文化也会毫无意义。文化保护需要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关于文化保护方面,在文化传播领域,纪录片无疑是表达方式最直接、最真实的艺术形式。

2008年6月16日,中央电视台一套推出了38集的高清系列电视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这部历经七年拍摄制作的影片,首次以高清纪录片的方式,系统、集中地展现了中国2008年前列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33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纪录片用优美的镜头语言,纪录了中国世界遗产的方方面面,力图激发观众对于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使观众对于中国的世界遗产不仅仅停留在欣赏的层面,而是投入更多的关注和关心,自觉地保护中国世界遗产以及其他风景名胜。

纪录片要赢得广大受众就必须实行大众化策略,特别是山地类自然类题材,不贴近受众,不感动受众,纪录片就不会最终面向大众。随着人类生产方式的推进和演变,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关系问题,而是成为了一个文化现象。要改变这一现状,不是少数人的科研成果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文化现象的改变必须通过文化手段。而纪录片在文化传承中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也自然成为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思考的主导者。

从2000年到2005年,云南省社科院白玛山地文化研究中心以社区影视教育项目的形式,帮助迪庆藏族拍摄了一批纪录片。它们是第一批来自藏族社区的影像作品。真实地反映了拍摄者家乡的变化,以及当地村民为保护文化和生物多样性而做出的努力,让公众能听到来自社区的声音。这种方式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探索人与自然的生存关系、呼吁人类更好地重视山地的环境、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保护及和谐发展的公共教育方面,山地纪录片栏目发挥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作用。

(三)山地纪录片内容创新要注重突出“品牌化”追求

要唤醒人们对山地文化的保护意识,提高对山地文化的热爱,最终达到对山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目的,必须发挥传统文化的品牌效应。作为山地文化宣传保护的一种渠道,山地纪录片也要突出品牌化追求。

美国Discovery频道及国际地理频道的自然类纪录片就已经完成了品牌塑造,成为市场上的赢家。人们对于养育自己的大自然,有着天生的兴趣,这是自然类纪录片的市场基础。在我国,山地纪录片的品牌建设已有成功的例子。自1991年开办的四川电视节 “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活动在国内外已形成知名品牌。中国西部地方电视台制作的关于野生动物保护题材的山地纪录片在国际国内影视界的获奖数量在全国同行中排名首位,形成了西部独有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作为电视文化消费品,制作精良的山地纪录片不仅在本土受到观众的喜爱,同样能打破地域和文化的局限,受到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人们的理解和认同。在国外,加拿大班夫山地户外文化节(Banff Mountain Festival),自1975年创办以来逐渐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综合山地户外文化活动之一。几乎世界最优秀的山地户外题材的电影(纪录片)、图书、摄影、设计等作品都以能进入班夫评选和巡展而引以为荣,其中电影(纪录片)奖在班夫山地户外文化节中最具品牌效应和专业权威性。

[参考文献]

[1]罗红辉.关于电视纪录片发展的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04).

[2]高鑫,周文.电视专题[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3]石屹.电视纪录片:艺术、手法与中外观照[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张仕勇(1975― ),男,河南光山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闻业务。

上一篇:电影字幕翻译中的文化迁移现象浅析 下一篇:试论文学创作与影视传播艺术品格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