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问题探究

时间:2022-10-28 12:40:07

“以房养老”问题探究

摘要:随着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养老问题不仅关系到民生问题,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稳定。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我国开始尝试和探索“以房养老”这种新型的养老模式。本文针对“以房养老”的模式、风险和政策建议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以房养老 倒按揭 风险 建议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对弹性退休制度的研究,引起了关于退休制度的热议,也引发了众多关于养老问题的思考。在传统养老方式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养老需求时,我国开始尝试“以房养老”这种新型养老模式。

一、我国 “以房养老”的背景

1.我国老龄化状况

国际上通常把65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达到7%作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根据这一标准,我国显然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在逐步加快。根据1995年到2012年的人口数据,我国65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1995年为6.70%,2012年增长至14.3%。同时,我国2012年人均GDP约6094美元,而同期美国人均GDP则为49802美元。在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呈现了“未富先老”的特点。

2.老年人的收支状况

老年人的支出主要集中在食品、医疗、营养保健方面,并随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休闲娱乐、养老服务等消费。

老年人收入的传统来源不外乎退休金、养老保险及子女对老人的赡养等。而这些收入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养老金等社会保险形式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广大失业人员和农村居民并不在养老金的支付群体范围内。二是在养老金的支付范围内,仍存在“广覆盖、低支付”的问题。截至2011年末,我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28391.3万人,其中离退休人员为6826.2万人,而养老保险支出额为12764.9亿元,平均每人每年得到养老金仅1.87万元。

其次,子女养老负担不断加重。中国传统模式是“父母抚养子女,子女成年后赡养老人”的双向关系。随着80后独生子女一代进入青壮年,这一代人逐步肩负起赡养老人和抚养后代的责任。1995年我国的负担老年系数为9.2%,2011年上升至12.27%。目前典型的“421”家庭中,家庭负担越来越重,传统的养老方式愈益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面对庞大的养老需求,我国开始尝试一种新的养老方式― “以房养老”。这种方式的做法是将自身拥有的房产,通过倒按揭等形式将资产变现来获得收入,以支撑部分养老需求。

二、“以房养老”的模式

通过对国外成熟模式的分析以及在我国的尝试,基本上可以将“以房养老”划分为三种模式:出租、换房和“倒按揭”。

1.出租

即老年人将自己的房子全部或部分出租,以租金支撑养老;出租后住在子女家、养老院,或郊区的房子。其优点在于租金收入较稳定,老人仍拥有房子的产权。而问题则集中于养老院的的服务质量和生活质量参差不齐,郊区的医疗机构和基础生活设施远不如市区便利。

2.换房

换房实质是出让房子的产权购买价值更小的房子,以差价收入作为养老收入。换房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以大换小。即将面积大、价值高的房子换成面积较小的房子,获得差价作为养老资金来源。目前我国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通过这种方式老年人可以获得一笔可观收入。然而,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尚不成熟,供求严重失衡加上炒房资金庞大,房产价格被严重扭曲,无法保证老年人房产顺利变现并且实现合理的价值。

二是以市区换郊区。将位置优越、价值较高的房子换成郊区价值较低的房子。然而却面临郊区的医疗资源和水平困扰,而老年人又是疾病多发群体,这就制约了老年人向郊区迁移。

3.“倒按揭”

“倒按揭”是“以房养老”模式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做法,即将房子的产权抵押给银行并向银行贷款,银行以房产价值为依据向老人支付养老金,老人去世后房子的产权收归银行,银行通过出售或其他方式处理房产,将获得的收入用来偿还老人的贷款本息。老人将房子抵押给银行,既不用搬离自己的房子,而且可获得银行支付的养老金,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的养老模式。

三、“倒按揭”存在的风险

1.政策法律风险

首先,我国目前在“以房养老”方面尚缺乏全面的法律法规保障,缺乏公正健全透明的法制环境。这就制约了该模式在我国的发展。

其次,我国缺乏相关政策支撑和引导。“以房养老”在我国属于新兴业务,其成本收益具极大不确定性,逐利的商业金融机构多持观望态度,这就需要鼓励性政策促其积极安全地运行该业务,政府也要加强风险控制和监管。

2.房屋土地使用权和房龄风险

我国法律规定,居住用地使用权为70年且使用期满后收归国有。此外按我国建筑设计标准,商品房龄大多为50年。而大多数60岁以上老人拥有的商品房,不仅土地使用权剩余年限已经不多,而且房龄也较老。双重风险降低了银行推广“倒按揭”的积极性。

3.房地产市场风险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尚不成熟,特别是二级市场流动性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银行将老年人抵押的房屋顺利、合理变现。另外,我国房地产市场波动较大,加上房地产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房地产的价格和利率波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银行未来的贷款回收状况难以预测。

4.老人的寿命风险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稳定,寿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进步,老年人的寿命又有延长趋势。这种不确定性,特别是寿命延长会给银行带来很大风险和损失。银行应如何提高估算老年人寿命的准确性,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发放贷款的额度,减少因老人寿命延长带来的损失,是个技术难题。

四、我国实行“以房养老”的建议

针对以上风险和问题及我国养老环境的特点,提出如下建议。首先,立法机关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以房养老”参与主体的责任范围及运行规范。只有明确责任并保障各方利益,才能保证“以房养老”有序进行。同时,调整诸如房屋土地使用年限等法律,减少相关制约,政府也要出台优惠政策并积极协调各方关系,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其中。其次,完善医疗制度和养老服务制度,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加快养老产业化步伐,逐步形成完善的医疗服务网和优质的养老服务机构,消除老人后顾之忧。再次,金融机构要加强对以房养老成本收益调查,全面评估“倒按揭”的风险,并加强防范,切实提高估值技术。国家也应该建立相应的保险制度,为金融机构提供最后防线,以减少其业务风险。最后,“养儿防老”的观念在中国深入人心,无论从伦理道德还是法律上,子女都有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在立法的同时,也要加强宣传引导。学术界要充分论证,促使舆论达成共识,并最终改变传统的观念和做法。

参考文献:

[1]柴效武:《以房养老模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张曼:《对以房养老的思考》,理论研讨,2011.

[3]关菁菁:《我国推行“以房养老”问题探讨》,山东纺织经济,2011.

[4]董君莉:《以房养老: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作者简介:

蒋蓉,女,1988年7月生,籍贯河南濮阳,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微观金融理论与实务。

上一篇:电厂重金属污染危害及其控制措施 下一篇:浅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