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时间:2022-10-28 11:27:24

浅谈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摘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本文首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进行了简要概述,然后又从多个方面对建立和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建议措施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3-0013-02

引言

开展高等教育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高等教育发挥着无法代替的作用。而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是高校工作的重点之一,而且资助高校经济困难的学生也是社会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但是,在建立和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难题,这些问题会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的教育改革。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概述

首先,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指的是那些本人以及整个家庭所持有的资金,无法满足其在大学期间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生活的学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分为特殊困难、困难和一般困难三种。通常情况下,我国的高校经济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是奖学金与助学金,这是资助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包括国家奖学金、国际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许多高校还会设立自有的奖学金项目。第二是国家助学贷款,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使用这一特殊的金融手段,有助于完善我国高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且对于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提供了巨大的保障。第三是勤工助学,勤工助学指的是高校学生在学校相关部门的组织和领导下,通过完成一些兼职工作而获取一定的费用,从而为自己的生活和学业提供一定的保障的社会活动。勤工助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缓解生活压力,而且可以通过工作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第四是学费减免和特殊困难补助,我国政府针对那些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大学生,会实行学费减免政策,通常的做法是免除部分学费或者免除全部学费。地方政府或者高校自身会对那些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给予特别补助,进而帮助其完成学业。这两种特殊帮助的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无偿性。第五是绿色通道,指的是针对那些已经被高校录取但是经济非常困难的学生,先让其办理入学手续,然后政府和学校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对其进行资助。

二、完善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策略分析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体系

不论是国家政府还是高校自身,每年关于资助学生所拿出的经费毕竟有一定的限额,所以,学校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时,要让这些数额有限的资金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这就要求建立完善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体系,对学生是否属于经济困难进行科学界定和划分。通过建立完善的认定指标体系,可以将学生的困难情况通过量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以此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重要依据。

(二)加强监督,增强认定的时效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不法机构会向外出售一些假低保证、假残疾证等许多虚假证明,这给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以及责任感的培养造成了很大的危机,随之而来的就是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现象的出现,这会导致国家和学校的许多补助资金无法流入那些真正需要的人手中,所以,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的监督工作,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时效性则显得意义重大。学校可以建立一个学生组织,让这个学生组织成为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部分,这样学校可以更加真实地了解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进而有效提高政府以及学校资助资金的利用率。再者就是,学校要加大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在诚信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和政府还要联合起来对那些出售假证明的行为进行打击,使得监督工作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三)拓宽资助资金来源范围,争取更多社会力量的帮助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力量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政府部门应该通过积极引导和鼓励,使得更多的个人和企业参与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中来。例如,学校可以在社区进行募捐活动,而且可以利用高校的社会影响去争取更多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对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这就要求学校不断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不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从而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中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四)有效整合各种经济资助方式

著名科学家贝塔朗菲最先提出了系统论,及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联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组成成分的总体。在系统论的启迪下,我们应当以更为广阔的视角来剖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我们必须认识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它与其它系统一样具有内在的固定结构,组成这些结构的要素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而这一结构从功能而言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这一主题任务。在系统论的指导下,高等教育的管理者要在教育这一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中合理化“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助学体系,发挥其合理作用,更好的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根据系统论角度出发,要有效地整合各类经济资源方式,就必须在具体的院校环境中对运行良好的资助方式不断发挥其优势,对于运行不良的方式则针对其不良状况进行校正,与此同时,在资助体系完善和方式整合中应当注意结合资助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行资助方案设计,使不同情况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得到适宜的足量资助,这也是系统论中各要素协同作用改善系统绩效的必然选择。

(五)强化助学贷款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的作用

通过贷款的方式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这是我国政府利用金融手段资助我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要措施之一,这种做法也可以缓和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这种手段不仅可以为高校大学生完成学业以及支付生活费用提供良好的保障,也可以对高校筹措助学资金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在整个资助政策体系中,国家助学贷款是最稳定的资金来源之一,而且这种助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求学期间不受经济问题的困扰,在其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在一步步地偿还这些欠款。学校也应该通过宣传的方式鼓励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学生在读期间的费用问题,而且可以为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六)将勤工助学作为自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要促进方式

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其它内容相比,勤工助学是最具特色的资助手段,其受到了政府和学校的大力倡导,通过这种方式,大学生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自行获得生活以及学习所需的费用。政府部门和学校单位要对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要不断强化勤工助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按照相关规定,高校每年须拿出所收学费额10%作为勤工助学的专项资金,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却没有收到太大的效果,而且学生通过勤工俭学获得的报酬非常低,许多学生所做的工作与本学科专业不相符。所以,地方政府和高校有关部门通过一系列措施,拓宽勤工助学资金的获取渠道,增加勤工助学所提供的资金量,而且要确保这些专项资金能够发挥最大的功效,学校也应该不断提高参与勤工俭学学生的劳动报酬。学校也应该通过详细计划和安排,尽量为每一位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提供一个与本专业相对应的工作,要确保学生通过从事该项工作,其对专业所学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学校也应该加强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与这些用人单位之间制定一些用人协议,从而为参加勤工俭学的大学生提供机会和更好的实践环境。学校在为大学生安排岗位时,应该尽量选择那些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工作岗位,让学生在勤工俭学过程中,尽量付出较少的体力劳动,而尽可能多地参与脑力劳动。

(七)发挥奖学金的主导作用,一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资助的重要补充

奖学金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它既有鼓励学生学习的一面,又有缓解学生经济困难的功能。但事实上,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经济问题话费大量时间用于兼职工作,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础教育本来就比较弱,因而在竞争中缺乏优势。实际工作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奖学金的比例很少,奖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不大。因此各高校要动员学校、社会力量,积极筹措资金,设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项奖学金,专门用于奖励刻苦学习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是,在政策上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适当倾斜,扩大受奖面,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奖比率,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

三、结语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建立,不仅会影响到当前高校教育的改革,还会影响到我国未来现代化社会的建设。建立完善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应该成为我国政府以及教育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政府以及学校单位要相互配合,进而不断完善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上一篇:以能力为本位的英语专业多元教学评价体系探究 下一篇:培养乡镇幼儿教师的几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