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黄杨木雕的代表性传承人黄杨木雕刻大师

时间:2022-10-28 11:13:34

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黄杨木雕的代表性传承人黄杨木雕刻大师

摘要:海派黄杨木雕是上海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绚丽瑰宝之一,本次我们有幸到海派黄杨木雕传承人侯志飞大师的家中进行采访,近距离领略雕刻大师的风采。侯志飞大师今年已有80岁高龄,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海派黄杨木雕创始人徐宝庆先生的徒弟,第一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在他在职期间,共举办了四届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都有作品选中参展,并有多件作品参加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展会。侯大师从事黄杨木雕刻行业已有五十多年,见证了海派黄杨木雕从创始到发展,到鼎盛,到衰弱的整个历史过程,并且至今仍在为保护和传承、发展海派黄杨木雕尽一份力。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4)09―0145-03

一 海派黄杨木雕的产生发展过程

海派黄杨木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上海徐汇区初步形成,经过初步形成期、风格的形成到成熟再到鼎盛,不断继承和发展,至今已形成了成熟的海派雕刻艺术风格,有着鲜明的海派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

上世纪30年代,上海徐家汇以土山湾为中心的天主教社区成为了最具规模与影响的西方文化传播地之一,“海派”黄杨木雕的创始人徐宝庆先生当时在土山湾孤儿院受到西方老师的教导,学习雕刻、素描、雕塑,在继承西洋雕塑注重结构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国传统雕刻的技法和风格,开创了海派黄杨木雕的独特风格。

海派黄杨木雕的特点是中西融合,既继承传统又大胆创新,雕刻手法圆润明快,刀法凝练、作品富有立体感、形神兼备。它吸收西方的素描造型技法和雕刻手法来塑性,但保留了中国传统雕刻的技艺之魂,他的题材广泛涉及了生活及民族因素,不局限于西方雕刻传统的宗教题材领域,生动地表现中国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传统道德故事、文学作品和人物、传统吉祥图案、民间技艺,并包含农村题材和动物题材等,作品生动传神,将简单常见的生活场景和乐趣,用艺术手法表现出来。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对工艺美术采取了“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这对民间工艺美术行业的振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正是在这个时期,上海黄杨木雕迎来了它的发展与繁荣期,在20世纪50、60年代,上海黄杨木雕也成为了当时中国贸易出口的商品之一。黄杨木雕创始人徐宝庆在这一时期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儿童嬉耍题材幽默小品类型的作品《蹲蹲跳》,而《顽皮娃娃》(图4)和《五子戏龟》(图5)等作品造型生动、奏刀明快、富有民俗情趣,开创了“海派”黄杨木雕的独特风格。徐宝庆的大弟子侯志飞老师也是在这一时期拜师,跟随徐宝庆学习黄杨木雕,并逐渐成为技艺超群的海派黄杨木雕大师,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如《农儿乐》、《飞跃》等等。

如今,年近八十的侯志飞老师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海派黄杨木雕大师,在海派黄杨木雕行业中已是元老级人物。他这一生中一直对黄杨木雕刻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兴趣,不断雕刻、练习、创新,创作出无数优秀的黄杨木雕作品。即使如今退休在家,仍时常在家中雕刻一些作品作为兴趣。他的作品大多生动活泼,经常以微笑的儿童为主角,小到生活细节,大到国家实事,都能逼真的表现出来。作品形象生动可爱,富有寓意,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农儿乐》(图6)参加了1962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并广受好评,之后连续3届博览会,侯志飞大师的作品都荣誉参展。其中参加第四届全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的作品《飞跃》还作为邮票票面发行(图7),足见侯志飞作品的优秀及受欢迎程度。他的作品《长命百岁》、《嬉象》(图8)在1980年2日本横滨参展,作品《蚌娃》、《争上游》(图9)、《摇呀摇》(图10)、《嬉象》等还曾在1983年参加了印度与法国文化交流展。

其间,黄杨木雕行业同样受到了冲击,许多黄杨木雕刻家,包括创始人徐宝庆及他的大弟子侯志飞都无奈转行。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上海黄杨木雕开始以展销会和旅游销售等形式销售,由于产品题材品种多变,销售趋好,1981年,黄杨木雕实现销售5.58万元,1982年后,上海黄杨木雕销售逐年下降。80年代中期后,由于企业生产机制不适应市场的变化,黄杨木雕生产出现逐年萎缩。1986年,上海工艺美术工厂车间产值仅1000元。翌年,该厂黄杨木雕车间撤销。到1990年,上海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保留黄杨木雕专业,但从艺人员仅4人,黄杨木雕年产值为8182元。

二 海派黄杨木雕当前的困境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如今,上海黄杨木雕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愿意学习木雕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黄杨木雕创始人徐宝庆的弟子中现在年龄最小的也已年过六旬,其中几乎没有人专门从事黄杨木雕工作。2007年,徐汇区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海派黄杨木雕成功申报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08年初,海派黄杨木雕创始人徐宝庆辞世。2008年6月7日海派黄杨木雕入选了国务院公布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海派黄杨木雕的发展正处于瓶颈期,未来如何继承发展这门传统工艺美术?恢复其往日的风采,使其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一席作用?前段时间,我们就海派黄杨木雕的艺术特色及传承发展问题采访了侯志飞大师。

三 黄杨木雕刻大师――侯志飞访谈

侯大师1956年到1958年师从海派黄杨木雕创始人徐宝庆老师学习黄杨木雕技艺,1961年到1970年学艺毕业后,开始进行黄杨木雕设计创作,1970年到1994年转入工艺美术厂担任黄杨木雕创作设计任务直至退休。从拜师学艺开始至今,侯志飞大师从事黄杨木雕刻行业已有五十多年,见证了海派黄杨木雕从创始到发展,到鼎盛,到衰弱的整个历史过程,并且至今仍在为保护和传承、发展海派黄杨木雕尽一份力。他是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著名的木雕师,也是被定为第一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作品既沿袭了徐宝庆的雕刻风格,又不乏自己的独特创意,在学习中有创造,在创造中谋发展。除了坚持不懈的创作,侯志飞还心系着黄杨木雕行业的传承与发展。他曾受邀前往聋哑青年技术学校传授黄杨木雕技艺,希望为上海黄杨木雕的传承尽自己的一份心力。如今,侯志飞虽然已经退休,但并没有放下手中的刻刀,在他的家里摆满了很多正在创作中的木雕作品。上海黄杨木雕成就了侯志飞的艺术人生,侯志飞也为上海黄杨木雕作出了无私的奉献。

采访过程中,侯志飞大师十分热情。在讲诉历史时,他滔滔不绝,仿佛往事历历在目,并时常表现出对海派黄杨木雕的未来的担忧,以及继续为传承和发展上海黄杨木雕尽一份力的决心和毅力。对于我们的问题,侯志飞大师颇有见地,侃侃而谈:

WE:您从1956年就开始学习黄杨木雕,至今已经有五十多年了,可以说您是经历了海派黄杨木雕从兴起到发展到兴盛,直到现在有些萧条的整个时间段,您对上海黄杨木雕的各个时期的发展有什么看法?

侯:我是1956年开始跟徐宝庆老师学习黄杨木雕的,那个时候徐宝庆老师是在上海土山湾孤儿院里出来的。当时土山湾孤儿院里不仅有中国老师,也有外国老师,中国老师大部分是浙江的,徐宝庆就在土山湾向他们学木雕。徐宝庆开始学习了好几种东西,比如绘画,雕塑等等,最后学习了黄杨木雕。因为土山湾是天主教办的孤儿院,因而徐宝庆在土山湾里雕刻的都是宗教题材的东西,如耶稣、圣母等。后来解放以后,土山湾逐渐衰落了。徐宝庆就在1950年离开土山湾孤儿院,在徐家汇租了一间工作室,自己做木雕。我从小就喜欢绘画,高中的时候,到孝友里的一个教堂更衣室里学绘画,老师是日本籍的天主教修士,中文名叫田中德。在我高中将要毕业选志愿的时候,我想选择美术,进入美院,但在体检中查出我有红绿色盲。当时学校的规定是只要是色盲,就不能考美术学院,所以我也无法转雕塑,这个事实让我很丧气。田中德老师看到我这样丧气,就建议我去学习雕刻,并将我介绍给徐宝庆老师,并约好我毕业后到徐宝庆老师那里学雕刻。

但当我1955年毕业后,田中德老师已经回国了。介绍人已经不在了,但我还是壮着胆,去徐宝庆老师家敲门。徐宝庆老师还认得我,带我进工作室后,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既然要学习黄杨木雕,木雕是比较难学的,你要坐的定,要有恒心,这样才能学的好。当时他比较忙,时间宝贵,所以我每星期去一次,给老师看我的作品,他有时给我修改修改。那时我的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我在我姐姐的厂里做临时工,白天上班,只有晚上和星期天有时间,用于学习黄杨木雕的时间很少。一段时间后,我觉得这样长期下去无法学好黄杨木雕,所以跟我的父母商量,辞掉厂里的工作,专心学习雕刻。从1956年到1957年在徐宝庆老师那里学习木雕,最后有半年多的时间,是辞了工作,专门在那里学习木雕的。

当时国家把各个行业社会上的老艺人集中起来,在1956年成立了上海工艺美术研究社。徐宝庆老师和我在1958年7月进入工艺美术研究社,研究社的学习条件比在家里的时候优越的多,我作为艺徒,在上海工艺美术研究社又重新开始学习黄杨木雕刻。在研究社中,学习的条件好,生产条件也好了,黄杨木雕行业逐渐开始兴盛,到之前,可以说是全盛时期。

到了时期,情况一落千丈,我们一度停止了黄杨木雕创作,一直到粉碎之后才重新开始。后来研究社改革了,新成立了工艺美术工厂,研究社的老艺人依然归在研究社旗下,我则和一些其他学生一起分配到工艺美术厂。刚结束时,黄杨木雕行业还是很景气的,工艺美术厂在1970届的毕业生中招收了一批比较喜欢美术的学生进培训班,培养他们做木雕,69届的毕业生加上70届的培训班学生,有许多年轻人进入厂里搞生产,我们做生产的样品,他们生产。过了一段时间,尤其是改革开始以后,国家在发展,工业等都上去了,但手工业就渐渐走下坡路了。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是这样的,工业上去了,从事手工业的人就少了。手工业赚钱不容易,当时国民收入不高,我们生产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外国人买去的,国内市场受经济限制,很少有人买。黄杨木雕就逐渐走下坡路了。本来工艺美术公司在中苏友好大厦(现在的工艺局)开了一个展销会,我们的作品都在那里销售,后来销量不好,黄杨木雕被迫开始减员,有的人去做丝绒画,有的改行做其他东西,有的干脆离开工厂了,黄杨木雕车间最后只剩我一个人了。最后在1981到1982年,领导叫我去做投影瓷像,我也改行了。海派黄杨木雕虽然已经成功申请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如今从事黄杨木雕的人寥寥无几。

WE:您从事雕刻50多年,您偏爱哪一类型的题材呢?您创作著名黄杨木雕作品《飞跃》的时候有什么设计理念和心路历程?

侯:我一般做儿童题材的比较多,当时手工业局提倡的反映现代社会的题材,我也做过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比如在第四届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展出的作品《飞跃》(图14)。《飞跃》这件作品其实有两件,一件做完后到北京去展出,参加了全国第四届工艺美术展览会,邮票局当时看中了这件作品,以它作为票面出了一个邮票。在黄杨木雕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我做了第二件《飞跃》,徐汇区文化局局长和非物质文化办公室的负责人一起到我家里来,请我做传承人的时候,我拿出第二件《飞跃》给他们看,后来这件作品捐给了土山湾博物馆。

从1962年开始,中国举办了四届工艺美术展览会,第一届我的参展作品是《农儿乐》,第二届是《讲故事》,第三届是《一定要解放宝岛》(图15),第四届就是《飞跃》。由于我喜欢反映时代的题材,但是一般反映政治题材的东西销量较差,于是我就动脑筋,既要反映政治题材的东西,又要吸引人。比如说这个《飞跃》。《飞跃》是在1978年粉碎之后创作的。当时刚结束,生产被极大的破坏了,但人们都憋着一股劲想发展,国家即将有个飞跃。我想把这种想要生产,想要发展的感情表现出来,于是就创作了这个《飞跃》。龙象征着中国,骑在龙上的五个儿童就代表了工农商学兵,也就是象征了国家和人民,向空中飞跃。这件作品是象征性的。当这个作品一出来,就刊登在1978年第二期的上海文艺上,后来又好多杂志都登载了。

WE:现在从事黄杨木雕刻的人越来越少了,行业比较萧条,您觉得在未来它应该怎样发展、传承、振兴?

候:现在黄杨木雕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在200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到浙江进行访问。现在浙江仍然在生产黄杨木雕,并且规模仍然很大,他们发现在浙江,教聋哑人学习黄杨木雕刻,并学的挺不错的。所以回到上海以后,他们就跟聋哑学校联系,在那里开办了黄杨木雕班,在课后学习,并请我去教。我去教了,但是结果不太理想。后来我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再去教了,换了别的老师去。但是聋哑学生们学习黄杨木雕,不是为了继承发展珍贵的文化遗产,而只是学校里的兴趣班,他们想在兴趣班里发现真正热爱黄杨木雕的人,再叫他们专门学。这个想法倒是挺好的。但现在我不去教了,他们那边现在的情况我也不清楚了。

WE:海派黄杨木雕相比于玉雕等行业比较不景气,您认为主要原因是木雕不像玉雕那样有比较大利润的吗?

侯:主要原因是木雕刻起来要花很大的工夫,但卖不到应有的价钱。所以学的人少。这是一个问题,所以要想保护下来,政府必须给与生活上的保障。现在年轻人没有三四千一个月,是不感兴趣的,现在生活上花费很大的,现在的年轻人对生活的要求又比我们当时高。

WE:您觉得政府扶持对于黄杨木雕的发展会不会有什么帮助?您觉得政府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侯:我的意见是,政府真正要发展黄杨木雕,也要像有的国家的做法,比如说日本,他们的手工艺艺人的保护措施是,只要艺人坚持下去,政府会给予手艺人中等生活水平的保障。就相当于发工资。这样真正有兴趣的人肯定会坚持下去的。这个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也是知道的,我向他们建议过,真要发展下去,就照日本的方法去做。他们可以在聋哑学校里去发现真正喜欢黄杨木雕的人,然后做他的思想工作,请他们坚持下去,等学好以后,国家政府给艺人发工资,让艺人生活无忧。我的意见就是这样。我不去聋哑学校教学之后,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曾经跟我说:徐宝庆老师的徒弟中,你的海派黄杨木雕技艺是最好的,我们还希望你能再进行教学。不过现在还没有回音。我现在虽然是八十了,但是自己觉得身体还可以,因此我现在在等。

海派黄杨木雕作为上海珍贵的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它能得到政府和人民更多的重视和支持,得到保护和发展。

上一篇:Zing盛妆巧手 下一篇:文化创新设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