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棉花供需 先从统计做起

时间:2022-10-28 11:10:25

调控棉花供需 先从统计做起

2009年12月1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暨中国色织行业协会三届八次理事会在清远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集中反映了企业面临的原料、能源等困难。其中,“避免棉价大起大落”的呼声最为集中和迫切,一些无奈的企业老总们甚至发出了“不解决棉花问题,行业发展没有出路”的感叹。困扰行业多年的棉花问题,解决起来为什么这么难?棉价波动:纺企的切肤之痛

2009年,饱受金融危机冲击的棉纺行业又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棉价大涨。从9月进入新棉采摘季以来,棉花价格涨幅近2千元。至11月底,国内328级棉现货价格均价已达14758元/吨。而在一年前,这一价格仅为11126元/吨,郑交所棉花期货价格则只有10080元/吨,一年来棉价涨幅近50%。

大涨的棉价使得原本就订单减少、利润空间有限的棉纺企业雪上加霜。金融危机后市场刚刚有些起色,先期签订的低棉价下的出口订单不能更改而出现亏损,获得了一丝喘息的棉纺企业又一次面临困境。面对当前高涨的棉价,棉纺企业更不希望看到棉价很快过度下跌。因为随着市场需求转暖以及棉价上涨的影响,进入11月份以及随着圣诞节的来临,出口欧洲的纺织品订单明显增多,目前棉纱的价格已开始缓慢增长。如果当前棉价快速下跌,纱线及后道产品价格也将迅速回落,使得企业再次陷入“高价买,低价卖”的境地。因此,棉价不管是大起还是大落,对棉纺企业来说,都是“切肤之痛”。

造成这一轮棉价上涨的原因很多,首当其冲的原因便是新棉减产的预期。农业部门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2009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7,592万亩,同比减少1,000万亩左右,减幅10%以上,全国棉花总产量为700万吨左右,将较上年度下降12.4%,这是2000年以来棉花产量的最大降幅。我国是棉纺生产大国,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纺织产业用棉量已超千万吨,国家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棉花填补用棉缺口。企业视棉花为“战略资源”,生产、利润皆受制于棉花,也因此棉花的“产不足需”成为长期悬在棉纺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此次“减产”的信号无疑牵动了市场十分敏感的神经。再加上2009年新疆棉发运困难,多环节补库和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影响,以及美元走低的外汇市场因素等等,造成棉价不断走高。11月20日。国家第三批抛储棉终于开售,但之前20天的间断加剧了资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因此,抛储前两天,棉价屡创新高。

调控政策:千呼万唤始出来

对于这一轮棉花价格上涨的趋势,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早在2009年4月就做出了判断并作了大量工作。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棉制品需求下降导致2008年下半年棉花价格下跌,国家为稳定棉花价格,维护棉农利益,在2009年实施了三次大规模收储。在棉纱价格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棉价从2月至4月初上涨了10%,收储造成的资源紧张成为棉价上涨的直接原因。为此,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根据棉花市场及企业要求,起草了《关于尽快投放国储棉和发放进口棉花配额意见》的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国家相关部门。5月22日,国家公告开始抛售储备棉以保障纺企用棉需求。

进入第四季度,棉花原料价格继续大幅上涨,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在10~11月间先后三次向国家相关部门提交了反映关于棉花原料供应问题的报告。11月25日,由于第三批国储棉抛售价格大幅攀升,疆棉外运困难加剧,协会紧急召开企业座谈会,并形成《关于请求协调棉花原料供应的紧急报告》,提出增加抛售储备棉量、尽快发放棉花进口配额、协调增加出疆棉运力、对汽车运棉提供补贴、调查实际棉花需求等多项建议。

在各方努力下,12月中旬我国抛售储备棉花以每天2万吨左右的速度进行,已经完成总量的七成左右。发改委相关部门负责人也表示,将尽快发放足量棉花进口配额。同时,为解决新疆棉运输问题,发改委、工信部已协调铁道部对重点企业优先安排运输能力。这些举措对稳定棉价起到了重要作用,部分缓解了企业的压力。应该说,政府有关部门、棉纺协会等各方为解决棉花价格问题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然而对我国广大的棉纺企业来说,最需要的不是“亡羊补牢”,而是市场的成熟透明、棉价的长期稳定。

供需矛盾:棉产业链上的经年顽疾

市场是反映供需平衡状况的晴雨表,价格的大幅波动不是市场本身的错误,而是反映出棉花的供需矛盾远未解决。几年来,棉纺企业已经经历过多次大幅度的棉价波动,本来就利润薄得象纸,每一次棉价波动都如同雪上加霜。但用棉企业也只是中国棉产业链条上的一环,在这个链条上,棉纺企业的利益与棉农利益息息相关,棉纺企业深受其苦的时候,中国棉农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在国内棉价波动的同时,中国棉花生产也一直没有逃出剧烈波动的怪圈,且波动周期缩短,频率快。2000年以来,棉花种植面积年际间幅度超过两位数的有5次,产量波动幅度超过两位数的也有5次;棉花收购价格的同比波动幅度超过20%的有7年,超过30%以上的有3年。受棉价和种植面积的影响,农户植棉收益也是“过山车”般的波动。

“收储收进了生产用棉,抛储又无法平抑供需紧张”,“滑准税平添用棉企业成本,配额发放难解燃眉之急”,这些一线棉纺企业反映出来的问题说明,已使用多年旨在解决产需矛盾、保护棉农利益而设置的棉花滑准税配额、棉花收储等宏观调控手段,却在实际中常常失灵,没有全面消除棉花价格的剧烈波动。“棉花生产与消费统计不准确是影响宏观调控效果的重要因素”,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徐文英一语道出了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我国是棉花净进口国,为避免进口棉花冲击国内棉花产业,确定了“以缺定进”的棉花进口政策,相关部门每年根据棉花需求缺口确定棉花进口配额的总量。但国内棉花产需统计数字与实际严重不符,在需要进口多少棉花、储备多少棉花等问题上,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一直难以用准确的统计数据作为决策依据。

精细统计:解决棉花问题的基础

在棉花消费方面,目前我国政府部门主要是对纱产量进行统计后测算用棉量。这一方法中涉及两个主要数据:一个是统计局的纱产量,一个是根据各种纱结构确定的用棉比例。然而纱线产量数据这个非常重要且十分敏感的信息却存在“失真”的情况。以2008年全年纱线产量为例,统计局统计为2148.92万吨,原料消耗按最低消耗1.05吨纤维/吨纱计算,总纤维消耗量为2256万吨,而2008年实际纤维供应量仅有1866万吨。按最低用棉比55%计算,2008年用棉量超过1240万吨,而当年实际棉花资源仅有1026万吨。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在核查中发现,由于跨地区集团企业重复上报和基层错报,统计数据与实际纱线产量有很大误差。一些非棉纺织行业生产的毛纱羊绒也被统计在棉纱产量中。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对2008年纱产量排前100名的企业数据进行的核查结果表明,40%的企业纱产量数基本准确,50%的企业所报的产量数据有重复,10%的企业生产情况不了解或查不到。

如果说前几年的棉花消费量还能够通过“推算”经验数据的方式找出大家比较认可的数字,那么到了2009年,这个数字更加扑朔迷离。在12月1日召开的行业理事会上,有专家表示,“纺织企业在金融危机的重创下,资金链很紧张。没有宽裕现金流的企业现在大多吃老本――工业库存。一般情况下,纺织企业的库存都在2个月。但现在工业库存都在降低。所以有关部门今年还不能用棉花产量的实证法来计算纺企的用棉量。”然而现在恰恰是配额出台的关键时期,棉花缺口到底有多大,还需要进口多少棉花才能够既满足企业生产需要,又不会进口棉花过多而冲击国内棉花市场?

令人感到无奈的是,一方面,棉花的消费数字不准确,另一方面,棉花的产量也是一个“迷”。我国棉花产量统计数据与实际存在一定偏差已是不争的事实。以新疆棉花为例,2002年以来,每年新疆棉花外运数加上自用量比统计公布产量多30万吨以上,2006年度甚至达到100万吨。以此推算,2006年新疆棉花产量约在320万吨左右,比统计局公布的218万吨多100万吨左右。统计力量薄弱、抽样网点代表性不强,棉花单产测算指标不准确以及棉农配合程度不高等因素使得棉花产量数据“水分”居多。而在美国,由于政府对棉花生产实施补贴政策,产量几乎精确到了个位数,因为每个棉农少报产量就意味着“吃亏”,而虚报则将面临法律的严厉制裁。

统计局法定数据难以解释棉花产销实际情况,各单位都依据自己的渠道进行调查统计并相关信息,但又缺乏权威性。因此每年在棉花总量平衡、供需缺口计算、进口配额安排等问题上难以统一看法。这种种矛盾也带来了棉纺企业与国家宏观政策、棉花市场、流通领域的长期博弈。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尽快建立准确的棉花产需数据统计系统是基础,今年的棉价波动再一次提示,棉花产需统计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据悉,在众多企业的呼吁下,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已经就此项目向统计局、财政部申请力量开展调查工作,希望能够帮助推动相关部门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困扰了行业多年的问题。

上一篇:花花世界 美好未来 下一篇:纺织服装软实力“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