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仿写能力

时间:2022-10-28 08:24:23

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仿写能力

从事语文教学一段时间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关注了识字、写字、阅读、情感等方面对孩子的培养,教学更多的是“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应用的地方比较少,一方面导致学生不能想不像高年级学生那样通过写作的方式来外化自己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为中高年级学生习作开笔难、下笔难埋下了隐患。是否可以给低年级的学生也创设一个平台,让他们尝试性的去“创作”呢?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调查后,我认为在低年级对学生进行 “仿写”训练是一条可以尝试的途径。

仿写难度较小、易出成果,能够激发学生萌芽的写作兴趣,适合低年级学生;可以帮助学生加深文本理解,打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此外,仿写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识字写字的能力。

如何进行低年级的仿写训练呢?经过摸索,我总结出以下几点,与老师们商榷:

一、利用教材资源,进行仿写训练

细细翻看我们的教材会发现,编者实际上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已经用心的设计了一些适合仿写的课文,比如二年级上册的《假如》,二年级下册《泉水》、语文园地一些短小精巧的小诗等等,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为学生打开一扇仿写的窗户。

以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谁和谁好》为例,在读完这一短文之后,我组织学生尝试性的进行说一说、写一写,学生刚开始的作品还比较单调:

谁和谁好?

橡皮和铅笔好,

铅笔犯了错,

橡皮来改正。

类似这样的仿写说明学生的思维还没有打开,我组织学生再来读一读文本,想一想,说一说,你还能想到谁和谁好?逐渐的学生的思维慢慢放开了,想象力也被调动了起来:

谁和谁好?

春风和燕子好,

春风吹号角,

燕子来报到。

谁和谁好?

大海和小鱼好,

大海摇呀摇,

小鱼睡着了。

……

如和风吹开了一池春水,学生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在之后的教学中无论是造句还是类似这样的仿写练习、课后日记,学生这方面的表达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班学生结合教材《找春天》、《画风》仿写的《春天是个小画家》、《画幸福》等一些习作还被刊登在《小学生拼音报》上,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可见,在教材的载体上,教师可以施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加强了孩子们对教材的理解,一举两得,当然,优秀的课外阅读也可以作为仿写的补充资源,使我们的仿写练习更加形式多样。

二、抓生活场景,丰富仿写素材

除了课本为我们提供了写作方法,我们生活中立体的场景更是让孩子仿写的好素材,如果只是单纯的对教材的仿照,作品就会显得死板、缺乏灵动,因此,在进行仿写的指导时,还要重视指导学生学会对生活场景的捕捉。有些老师认为,低年级学生缺乏从生活中提取素材的能力,其实不然,低年级孩子具有珍贵的童心、童真,所以,他们反而更善于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只是,由于年龄和表达能力的限制,他们缺乏将其总结、整理的能力,老师可以以仿写为契机,延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头脑中丰富多彩的感性影响有一个外化的途径,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提高了学生对素材的总结概括能力。

在总结外化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一下达不到要求,以我从教的经验来看,孩子从一个较低的水平向上提高时,总会有一段比较困难的时期,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引导他们,例如,开始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图片、视频,范例,帮助学生建立感性通道,这样,学生就能更加顺利的达到要求。

例如:在教学《假如》这一课的时候,我根据课文设计了“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样一个仿写环节,结果由于思维没有打开,学生的仿写大多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说明他们还没有把自己头脑中的感性经验激发出来,我在第二课时有目的的给他们提供了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借助这些图片,学生顺利的完成了思维的提升,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假如,

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我要为盲人小伙伴,

画一双明亮的眼睛。

让他可以一觉醒来,

就能看见窗外美丽的风景,

和妈妈慈爱的脸庞。

……

三、注重层次性,有梯度的进行训练

低年级的仿写,不能一蹴而就,学生毕竟是刚刚开始接触写作,要注意过程中的层次性。如果老师在教学中急于求成,缺乏前期的铺垫,就会造成仿写作品单一、枯燥的恶果,甚至会挫伤学生萌芽的写作热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一些比较典型的句子开始训练起,比如说比喻句、拟人句、嵌有好词的句子,在初期可以让孩子大量的练习,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述和词句意识,特别提出在初期句子训练中就应该注重孩子仿写的质量,为后期的仿写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后可以逐渐过渡到一些小的段落的仿写,甚至短小的诗歌、文章的仿写,在自然的放手过渡到自主习作,为以后中高年级自己写作奠定基础。

四、注重仿写体裁的多元性

小学阶段学生会接触到各种文体,每一种文体都代表了一种写作方式,在低年级的仿写训练中,教师应当尽量的给孩子多元的仿写体裁,比如记叙文、童话、儿童诗等等,孩子接触到的体裁愈多,他们创作的空间也就愈大,对以后的写作帮助越大。当然,有一些体裁在教学中不太适合低年级的孩子,比如议论文、散文、说明文等等,所以,教师在体裁上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学情进行有目的的选择。

仿写时可以从多元化的角度、层面进行指导,比如仿照作者的写作顺序、作者的观察角度、作者新颖的立意等等,从中学生的习作意识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五、注重在仿写过程里培植学生的创新意识

由于认知、辨析能力还有限,如果老师没有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学生很容易陷入了盲目、没有思考的“仿照写作”中,因此,老师的教育理念一定要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仿写不是让学生机械的模仿,而是通过搭建平台,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植属于学生自己的创新意识,要从仿其形到仿其神最后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认为利用多种途径,对低年级学生开展有效的仿写训练,为学生以后的作文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学生“作文难”的老问题,是值得在教学中尝试的。

上一篇:几何曲线与曲面数控铣编程加工的一体化教学探... 下一篇:汉英颜色词文化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