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理性思考

时间:2022-10-28 08:03:52

关于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理性思考

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的治校方略,是同志在全国宜传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德法”并重思想在商校的具体体现,是高校面临的世纪课题。我们必须以强化管理为载体,认真探索、深刻领会,并采取有效措施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确保高校健康有序发展。

一、依法治校与以治德校的战略意义

在离校推行“德法”并举,把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紧密结合起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第一,有利于构建高校新颖的办学理念。随着高教改革不断深人,高校自不断扩大,高校正在主动适应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运行法则。而信息的网络化、交流的快捷化、以及思想与行为方式的多样化和复杂性,给传统的行政式的办学理念以严峻的挑战。要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单一的古板行政命令或法律往往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德治与法治并举不仅是高校的现实需求,更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第二,有利于更新高校的教育思想观念。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终生学习已成定局,高校已不再是学习的最后阶段。高校培养人才的重点应该更注重思想政治紊质的塑造以及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的培养,即所谓“授以之鱼,而不如授人以渔”。对大学生而言,掌握知识的多少、成绩的高低也不再是第一位的,还应该是通过大学的学习,塑造自身的思想操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建功立业打下坚实基础。德法并重,可激发大学生成才的内在动力,规范大学生的言行举止,也改变他们在教学中被动地位。真正让学校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校的一切围绕学生转。

第三,有利于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今社会,竞争异常激烈,一个人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而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正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职能。我们只有认同、格守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和品德高尚的人。相反,如果意志薄弱,自制力和判断力差,就会误人岐途。德法并举,才能让学生自觉按道德和法制的双层准则来立身行事,才能真正成为社会有用之材。

第四,有利于促进高校自身的有序运转。依法治校以权威性和强制性来约束师生的行为;以德治校,以说服和劝导力规范师生的行为。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共同促进高校的有序运转和健康发展。

二、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和道德都是由一定经济关系决定并为其服务的上层建筑。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共同构成高校健康有序运转的两部“推进器”,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

第一,法治与德治在内容上相互渗透。依法治校的“法”指社会主义法律,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在内的6部主要教育法律和16项教育行政法规、200多项教育行政规章,以及在此基础上,各高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的适应形势要求的行之有效的各项规章制度。

以德治校的“德”指社会主义道德.党的十四届六中作会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关系。”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主要内容的集中概括。而我国的法律不仅吸收这些内容,而且道德规范通过立法程序已经变为法律条文。无数历史事实也告诉我们,道德是立法的基本原则,众多的法律条规也是由道德规范转化而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法治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德治。这足以说明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在内容上的相互渗透,难分彼此。

第二,法治与德治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德治的主要功能是扬善,它具有内在控制力,强调教育和自律性,调整人的内心世界,通过高尚道德情操的提倡,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和氛围。抨击和抵制道德败坏的丑恶现象。法治的主要功能是惩恶,它具有鲜明的外在性、强制性和他律性,调整人的外部行为,通过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惩处,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扬善也好、惩恶也罢,它们都不是万能的,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但又是相互补充,不可分割的。

第三,法治与德治在运作方式上相互区别。尽管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在功能上相互补充,但法律是学校最强烈、最严厉的一种调整器,它是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师生的行为,它的作用发挥以强大的国家机器为后盾。而道德与法律不同,它不是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其推行,而是靠社会舆论、师生内心的信念和良心以及习惯、传统和教育来实现的。因此,法制是硬约束,道德是软约束,二者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第四,法治与德治在目的上相互统一。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是治校方略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两者虽属于不同范畴,但都属于管理学校的重要手段,两者殊途同归,都以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为自身的目的。一所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仅仅依靠法治和德治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够的,也是行不通的,只有两者同步推进,形成合力,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三、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要坚持“以人为本”

法治惩罚人,德治规范人.,教育培养人。法治、德治以及教育的这种一致性,决定了“以人为本”必将成为高校的根本指针。

第一,建立高素质的管理队伍。要做到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有机结合,就要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队伍。管理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效率和效益。尤其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高校管理干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高校必须从战略的高度,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和现实需要,在管理队伍的建设上下狠功夫,花大力气,抓紧抓好。一是要任人唯贤。

一定要按照德才兼备和“四化”标准,把那些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受群众拥护的干部和教师提拔到校、处(系)两级担任主要职务。二是要大力加强干部培训、教育。通过在岗培训、脱产进修、挂职锻炼、轮岗任职、以老带新等各种方式,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法律素质和工作能力与水平。与此同时,要关心、爱护、帮助他们,为他们的成长多提供条件、多创造机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解决他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这支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第二,发挥教师治学办校的主体作用.《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的主要任务有二: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二是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毫无疑问,这两者的实施主体都是教师,在高校的所有教育资源中,师资队伍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以教师为本,充分发挥教师在治学办校中的主体作用。首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也是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重要环节的理念;牢固树立教师是学校的主体,也是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主要力量等思想观念,并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把它落到实处。二是要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的一项核心工作来抓。按照“稳定、引进、提高、服务”的八字方针,加强领导与规划,加大投人力度,创新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努力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相对稳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三是要增强教师在学校办学治校中的主人翁惫识。不仅要制定和落实向教师倾斜的政策和措施,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解们的实际困,而且要力增强教师在依法治校与德治校中的贵任感和使命感,让广大教师把发挥自己在学校办学治校中的积极作用当作应尽的职贵和义务,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外在要求为内在需求,努力实现由“要我发挥作用”向“我要发挥作用”的转变。

第三,努力实现科学决策,民主管理。实现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要落到处,收到实效,关键在于能否实现科学决策,民主管理。因为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的水准如何是衡量学校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首先要尊重全校师生员工的主人翁地位。

充分尊重学校全员的愈志,把广大师生员工的需要作为“第一信号”,把代表最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为他们干实事、干好事和谋幸福作为学校一切决策和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广大师生员工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学校的行为准则。二是在学校的决策与管理的全过程中,一定要开展广泛而深人的调查研究。广泛深人基层,深人师生,深人教学第一线,与群众打成一片,广泛听取群众的惫见和呼声,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为在实践前作出决策和实施中修正决策供强有力的依据,以增强决策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三是要相信和依靠群众。创新民主机制、拓展民主渠道、完菩民主程序,广开言路,问计于民,集中群众的力盆和智惫.要努力创建“以人为本”,行政管理和民主管理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一系列的民主管理制度,如教代会制度、民主决策制度等,并做到不断创新,保证师生员工行使参与学校办学治校的权力.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派等组织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要充分发挥专家、教授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健全、规范和完善学校的咨询、决策、执行和临督系统,把学者治校、专家治校的治校理念真正落到实处。要实行校务公开,并不断扩展公开的内容,把公开办事结果,延伸到办事标准、办事程序公开的全过程,以促进学校管理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民主化轨道。

第四,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教育有粉鲜明的阶级性和社会性.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始终是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我国的性质和社会主主义制度决定了高校必须始终坚持中国产党领导的领导和杜会主义办学方向。《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同时明确了高校党委的领导职贵主要是:“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的人选,讨论决定学校改革、发展和基本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保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保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要场所,也是西方敌对势力实施·“和平演变”和“西化”、“分化”战略的前沿阵地,能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仅是高校存在的前提条件,也是直接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实现的关键问题。由此看来,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才能为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找到坚实的基础;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才能为依法治校找到可靠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才能将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落到实处。

第五,充分发挥校行政的作用。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校行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坚持在党委领导下,充分发挥校行政的作用,一是必须明确党委和校长的职贵。高校是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是集体领导,党委主要是在政治上、思想上和上实现学校事业的方向性、全局性和根本性的总的领导,从而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校长作为法人代表受国家或省级人民政府委托,全面负责本校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二是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才能统一学校全员的思想、惫志和行动,才能确保政令的畅通,才能充分发挥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双重威力。三是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一方面必须大力加强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建设,并坚持贯彻和严格执行,以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和权威性和学校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全校师生员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全员的道德水准,充分发挥以德治校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只有这样,高校和管理才可能得到切实加强,管理水平才可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上一篇:关于以德治校及其对策研究 下一篇:浅谈以德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