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式教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8 07:10:24

实验探究式教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在大力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下,如何使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是每个教师都必须研究的课题。作者从实验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和意义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实验探究式教学法 高中物理教学 特点 意义

一、高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1.教师主体地位的转变。在传统实验教学中,老师是表演者,学生只是观察者,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实验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是真正的学习者。

在探究式实验教学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实验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教师应在备课的时候,精心创设情境,精心准备导入语,认真调试实验仪器器材,尽可能地对实验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或者发生的意外情况和疑难问题作出设想;在实验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对于疑难问题,师生协作交流完成探究。在实验探究完成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从而发现其中所蕴含的物理规律和知识,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建立探究式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积极探索精神,锻炼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实验操作能力。

2.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实验的操作者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被动地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填鸭式”教学法。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不能积极地思考,这就导致学生只记得实验结论而不知原理的由来,不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而在探究式实验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是实验操作者、策划者。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探究的每个环节中,积极地思考,感受知识的本质现象,体验探究带来的乐趣,体会成功带来的快乐,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实现自我价值。

二、高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新课程理念引领课程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可见开展实验探究式教学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增强教学效果,改变教学方式,将科学探究的方法应用于实验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快乐、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中思考、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明确探究方向,分析实验数据,讨论实验结果,将直观的感性认识上升为抽象的理性认识,深刻领会概念、规律的由来。实验探究式教学改变了传统实验教学方式,增强了实验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动手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在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中首先要创设直观的、清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验探究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在实验过程中应用正式或非正式的评价,鼓励学生实验探究,肯定学生的自我价值,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3.有助于转变旧观念,开展素质教育。(1)改变教师的职业观。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权威。但在实验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以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2)树立学生主体观念。实验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探究过程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4.高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演示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入门向导,它可以快速、集中地给学生以认识物理现象和规律所必需的感性认识。将探究教学思想与实验相结合,改进演示实验,让实验更贴近学生生活。改变单一的教师演示形式,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体会到探究的快乐。学生实验则要由学生自己做,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再自己提出实验方案。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制订合理的实验方案,并让学生按自己的方案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合作,自主分析实验的现象或数据,总结得出实验的结论,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总之,在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物理学家伽利略大力提倡科学实验,他创造并示范了新的科学实验传统,以追究事物之量的数学关系为目标的研究纲领,以及将实验与数学相结合的实验方法,为科学实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可见实验在自然科学的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体验到了物理知识的内在本质及其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又从理论走向了实践,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在操作过程中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让学生对实验中的问题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观察、操作、分析、思考,也大大提高了动手能力,掌握了寻找事物的内在联系及本质规律的科学方法。

上一篇:汽车制造业模具二级预警机制数学模型的构建及... 下一篇:如何提高职中学生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