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时间:2022-10-28 05:52:57

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摘要 面对当前各种非主流文化的强势侵入和本国应试教育的壁垒,教师往往对阅读教学甚感头疼。毋庸置疑,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阅读无疑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因此,为了让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课内自然渗透与之相关的课外阅读,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正确处理好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 课内阅读 课外阅读 关系 互补

中图分类号: G632文献标识码: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ide Reading and Outside Reading

ZHENG Fushan

(Fujian Xianyou Modern School, Putian, Fujian 351200)

AbstractIn the face of the strong intrusion of non-mainstream culture and national barriers to test-oriented education, teachers often have a headache for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There is no doubt, to improve their language scores, reading is undoubtedly one important way. So in order to allow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inside reading and outside reading, inside reading naturally infiltrates outside reading, to attract the interest of students, 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ide reading and outside reading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will describe the problems from three aspects.

Key wordsinside reading; outside reading; relationship; complementary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的迅速传播,当代90后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花在了影视、网络或漫画,夸张者还有对名著的恶搞,因此,愿意把课外时间花在课外阅读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少。这一切的一切都已成为大家心头沉重的伤痛。也许有人会质疑:新课标不是明确规定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和名著阅读篇目吗?为何一切都成了纸上空话,却无法实施。虽然语文老师至始至终都极力强调阅读的重要性,然而面对当前各种非主流文化的强势侵入和国内应试教育的壁垒,教师往往对阅读教学甚感头疼。毋庸置疑,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阅读无疑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因此为了让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课内自然渗透与之相关的课外阅读,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正确处理好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课内阅读是纲,课外阅读是目。课内阅读的内容与教材关系紧密,也就是说对教材的发掘,必须在教材的规定之内。而课外阅读是在教材所圈定的范围之内,对相关的内容可以做更宽泛的阅读,无疑能对课内文本内容、作者思想等有更深的体会和诠释。如学生课内学习了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后,理解作者在对北平秋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和对美的执着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课外可以借此引导学生读一些关于郁达夫的文章或他的其它散文,如《灯蛾埋葬之夜》、《一个人在途上》等,加深对郁达夫文章及其思想的领悟,提升思想觉悟。

第二,课内阅读是点,课外阅读是面。课内阅读的目的如果说是对所读作品的一个点进行挖掘的话,课外阅读无疑是揪着一个点作的一个平面甚至立体的拓展。课内读的可能是一篇作品的某种创作手法或者某一方面的某种认识,但在课外读时,就有可能涉及到其构思、作者及其风格、创作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的东西。比如课内读的是《李商隐诗两首》,课外读的可能是《李义山诗集》中最为重要的无题诗和咏史诗,通过大量的抒情感怀类的诗篇感受李商隐诗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课内读是李清照的前后期的代表作《醉花阴》和《声声慢》,课外就应该《如梦令》、《凤凰台上忆吹箫》、《一翦梅》、《蝶恋花》、《武陵春》、《摊破浣溪沙》、《点绛唇》,通过大量的阅读,辅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具有清新明快、细腻婉转的特点;而后期词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具有哀婉凄清、苍凉悲楚的特点。

第三,课内阅读是猎枪,课外阅读是猎物。课内读的是读书的方法,创作的技巧。课外读的就可能是这些方法和技巧的应用所在。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这篇文章的明暗双线结构模式新鲜别致,琵琶女的身世变故是明线,白居易的人生际遇是暗线,这一虚一实的情节安排令人惊叹不已。再例如鲁讯的《祝福》借祥林嫂的眼睛变化展示其一生的悲惨命运,线索明了,主旨深刻。课外读的过程中,课余遇到的这些又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学生阅读小说《飘》。小说《飘》的明线是赫思嘉和生活、爱情故事,暗线则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写作训练中运用这些技巧,提高作文水平。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组成阅读教学的两个部分。换言之,它们也是阅读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此二者是互补关系的,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在知识方面的互补。课堂内所学的知识需要通过课外阅读去扩展,去补充。课堂的知识如果不能用于实践, 就不能发挥它的实用性, 那么, 再好的知识也会失去光泽, 久而久之也就会被人遗忘了。而课外阅读则具有较强实践性,二者放在一起能起到互补的作用。比如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中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这篇课文,一般把它理解为欣赏空明月色。但笔者之前读过《坡传》,因而明白仅此一文是不足以理解苏轼的思想,因此课外应推荐学生阅读苏轼被贬黄州时写下的其他作品,比如《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阅读这一时间段内苏轼的名篇名作,可以加深对苏轼坎坷命运以及东陂先生放任豁达的心境的感悟。

二是在自学能力方面的互补。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可见,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把知识教给学生,而且要让学生会学知识。也就是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目前的课内阅读一般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这就不能认为是自主的阅读习惯。而加强课外阅读就能对这方面进行一个补充,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

三是在作用方面的互补。众所周知,课堂知识毕竟有限,所以只进行课内阅读,很容易使学生变成书呆子,思维欠缺灵活性。而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就可以在视野、思维、情感等方面起到一个补充的作用,增长学生俯仰古今的远见卓识能力。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方式,所以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积极地倡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比如学习《荆轲刺秦王》一课时,针对荆轲到底该不该刺杀秦王,让学生展开了辩论,有学生认为荆轲应该刺杀秦王;也有学生认为荆轲不应该刺杀秦王。只要学生提出观点,言之有理,我们都应该予以肯定。让人遗憾的是现在的语文教学却把重点放在了课内,忽视课外阅读,或者对其方面要求甚低。如若继续这样,势必导致学生在学习中视野狭窄,知识容量小,信息采集能力低下。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不得不处理好课内外的阅读关系,因为只有处理好课内外的阅读关系,积累一定的阅读量,学生才能了解到更广阔的生活,丰富写作素材,才能彻底提高写作能力,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湖北大学中学语文杂志社,2006(10)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1998.3.

上一篇:基于六位一体的合作学习中高职英语教师角色的... 下一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对价值澄清理论的借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