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砖混结构教学楼检测鉴定和加固

时间:2022-10-28 05:48:45

某砖混结构教学楼检测鉴定和加固

【摘要】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造造成了巨大的损失。2009年5月,教育部宣布国家将用3年时间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10年,贵州省对盘县中小学校舍工程进行加固抗震检测及加固维护。对某学校砖混教学楼的检测和抗震加固设计进行了具体的介绍,经加固处理后的教学楼能够满足安全使用的要求,为砖混结构的加固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砖混结构;抗震加固;检测鉴定;加固设计

我国是个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地震造成的震害不可估量。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死亡人数近9万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由于地震的灾害,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地震中,一些校舍建筑在地震中倒塌,伤亡惨重。校舍安全直接关系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2009年5月,教育部宣布国家将用3年时间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并将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与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做好校舍安全工程,对校舍建筑的抗震能力进行鉴定、维护与加固,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由于中小学校舍工程抗震等级较以前提高1级,2010年贵州省对盘县中小学校舍工程进行加固处理,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正常使用,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

一、工程概况

贵州省盘县某教学楼修建于2004年,主体为五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983,建筑总高16.5m。该建筑物基础采用毛石混凝土基础;±0.000以上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砌筑砂浆采用M7.5混合砂浆,上部结构主要采用纵横墙混合承重体系,纵、横墙体厚度均为240mm。建筑四角和楼梯间四角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但梁下未设置构造柱,各层楼盖处均设置混凝土圈梁。各楼层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楼梯为现浇整体式。梁、板、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为确保该教学楼今后的安全使用,对该教学楼的结构安全进行检测鉴定,提出相应的加固建议。

二、结构检测鉴定

1.基础检测。该楼原设计为毛石混凝土基础,现场对该楼基础进行局部开挖抽检检测。现场检测结果为毛石砼基础施工质量较好,无明显缺陷,实测毛石砼基础混凝土强度推定均大于20.0MPa。检测未发现该基础存在不均匀沉降现象。

2.砖砌体强度、砂浆强度检测,梁、板、柱砼强度检测。现场实测盖楼烧结砖强度推定均大于MU7.5。现场采用贯入法对各层砌筑砂浆抗压强度进行检测,实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在5.0MPa~5.5MPa。现场采用回弹法进行强度检测,实测各层梁、板、柱砼强度均能满足20MPa。

3.结构可靠性鉴定。(1)构造方面。通过检测结果,该楼地基基础部分较好,基础单元安全性等级评估为Au级,上部结构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构造柱,梁下未设置构造柱,每层均设置圈梁,结构可靠性鉴定为Cu级。(2)承载力方面。通过检测发现,该结构部分墙体出现裂缝,盖楼的楼盖、屋盖结构砼质量较好,未出现蜂窝、麻面等现象。梁、板未出现裂缝。根据检测结构,采用电算和手算结合的方法对该楼抗震和承载力进行验算。该建筑位于7度抗震区,设防烈度提高1度,为8度设防。通过验算,该结构部分承重墙抗震承载力不足,部分承重墙受压承载力不足。

4.结构加固处理。对梁下没有构造柱的墙体,如果采用增设构造柱的做法,可能会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而且对原结构破坏较大,经论证,采用新增钢筋混凝土组合柱的做法,具体为在梁下墙体的两侧各250mm范围内,浇筑100mm厚钢筋混凝土组合层,从而大幅度提高梁下墙体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对验算厚抗震和承载力不足的墙体,采用钢筋网水泥砂浆抹面加固墙体和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墙体,提高墙体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

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是在面层砂浆中配设一道钢筋网或钢板网或焊接钢丝网,达到提高墙体承载力和变形性能(延性)的一种加固方法。加固时,采用M15砂浆抹面40mm,钢筋网与原墙体可靠连接。当采用钢筋网砂浆面层不能满足墙体承载力或抗震性能要求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墙体。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是在砌体墙两侧或一侧增设现浇混凝土组合层,形成“砌体――混凝土”组合墙体,从而大幅度提高墙体承载力和变形性能的一种加固方法;本次加固采用C25混凝土,板墙厚度为60mm~100mm,根据承载力需要选择。

图1新增钢筋混凝土组合柱做法

图2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墙体外墙底部做法

楼梯间是建筑的逃生通道,因此楼梯间的安全性尤为重要,对楼梯间墙体采用钢筋砂浆网面层进行加固,以增强楼梯间的抗震能力。

为提高纵横墙的整体连接性,对结构的部分横墙布置钢栏杆,提高结构抗震能力。对于出现裂缝的墙体,采用钢筋砂浆网面层或钢丝砂浆网面层进行加固。

图3一层加固平面布置图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对校舍建筑的抗震能力进行鉴定、维护与加固,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房屋加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进行加固时,应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简便”的原则,在最大限度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结构加固方案。在进行加固设计时,应从结构整体出发,在对局部进行加固维修的同时,要注意对结构整体的影响,避免形成新的薄弱环节。本工程经过以上加固,经验收达到预期要求,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王继俊.办公楼检测鉴定和加固[J].包钢科技.2008 ,34(3):81~93

[2]马杰.某砌体结构旅馆的加固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35(1):91~104

[3]宋伟,沈选忠.某砖混结构房屋的震害调查及加固设计[J].天然气与石油.2010,28(3):57~60

[4]03SG6ll.砖混结构加固与修复[S]

[5]GB50292-1999.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6]GB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JGJ116-98.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上一篇:天然药物强极性化学成分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下一篇:侦查措施之新探――DNA检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