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路建设及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10-28 05:48:42

浅析公路建设及可持续发展

摘 要: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需要依靠若干基础设施,而公路在其中的表现犹为重要,它在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方面的作用巨大,同时在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也发挥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该文对我国公路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系统作出阐述。

关键词:公路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稳定、持续、高速发展,与之相伴而行的是日新月异的公路建设,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建设高潮中。回溯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我国公路建设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本人结合所参建的厦蓉高速(厦门至成都)、杭瑞高速(杭州至瑞丽)对我国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简述几点感想。

一、公路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社会所共识的概念,而不再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学术用语,既要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在社会建设过程中,公路并非为了自己而存在,而是必须满足社会需求,不能仅从其本身来考虑它的发展战略,而是要以社会总体目标为依托。公路建设必须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我党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在新时期继续稳定、持续、高速地发展,而制定了“西部大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其目的是为了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保障地区经济稳定协调发展,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稳定社会、巩固边防,进一步缩小东西部地区的贫富差异,实现最终的共同富裕,作为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第三步的有机组成部分,除了在经济上具有重大意义外,在政治上同样影响深远。

二、土地资源的利用

公路建设及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在于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公路建设还需要依托一定数量的土地,比如永久占地和临时占据的施工用地。在进行项目决策时,一定要认真研究规划和计划,防止由于前、后期的工程没有合理衔接或者工程重复建设而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采用的公路技术标准,除了要考虑交通需求、资金因素,还要站在“线位资源”的角度综合考虑项目的路网功能。对近期交通量不大的项目,应当用超前眼光选择标准。对分期建设项目,应当在近远期标准和线位选择上进行充分评估。具体工程在建设时,降低公路占地,第一要减少路基挖方的深度与填方的高度,尽量吻合地形,尽量不要大填大挖。另外,还应合理灵活地把握路线的平、纵面线形,既保证车辆行驶安全,又保证沿线设施完善、车辆速度平稳、通视条件良好。同时,尽可能选择占地不多的边坡坡率及排水设施方案等。路线的方案和线位,尽量利用土地利用价值小的区域,少占高价值土地,分离式路基通常工程量大、占地也多。此外,如果分离式路基路段较长,交通意外发生时以及道路维修过程中,两幅交通缺乏互补性,通常不宜采用。可在土地价值高、石料多的地段,设置挡墙收坡,降低占地。桥梁和隧道方案大多造价较高,但在土地昂贵的地形和地质复杂以及城市建设范围地段,有时也可能是最佳选择。

三、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公路建设经历着“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发展―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制约状况明显改善”的过程。“发展经济,交通先行”,其正确性已为全社会的实践所证实。彻底改变我国交通运输的落后面貌和被动局面,是逐步实现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公路建设的滞后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公路建设的滞后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公路建设存在的根本问题。

四、公路建设的三大原则

(一)东西部公路建设应相互联系

多样而统一是相互联系的。公路建设也存在着区域之间的必然联系。在我国,东西部的公路建设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统一体。建设并完善西部的公路局域网,必然会影响东部甚至全国公路的建设。西部也从东部获取了公路建设的科学经验与技术支持。

(二)紧密联系公路建设和社会、经济、环境、资源

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公路建设必须联系经济发展,不是仅仅满足其发展要求,过度建设会极大地浪费国家的资源和财力、物力。另外,又不能停滞不前,制约经济的发展。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把它和社会、经济、环境、资源这四者有机联系,要在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同时,保护资源和环境。牺牲资源和环境在短期内也许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然而长此以往,资源和环境和破坏肯定要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可持续性的公路建设应当协调好和社会、经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在良好的协调状态下,公路建设具有明显的可持续性,反之,可持续性就越小。

(三)紧密联系公路建设和航空、铁路、水运的建设

国家的系统交通运输有很多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关键的一环是公路运输。公路建设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它运输的发展,而且在建设和完善交通运输的整体系统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了交通运输是否具备整体优势。必须头脑冷静地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不能片面地只重视公路建设,忽略发展其它运输形式。我们要运用整体思想将系统的各部分进行有机结合,促进共同发展,保障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全面增强交通运输实力。

五、发展前景

公路主骨架是全国公路网的主动脉,也是全国综合运输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7918”网中的主干线系统建设,可使公路交通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快速旅客和货物运输的需求,满足全国统一开放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并加快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沟通东西,贯穿南北,连通周边国家,通江达海的国道主干线,形成完善的大通道。国道、省际间的骨架路网将达到2.8万公里,相邻省会、直辖市及自治区首府之间,都有畅通的高等级公路。公路两侧将建成赏心悦目的绿化带长廊。

参考文献:

[1]肖志明,喻翔,蒲云.高速公路目标持续性评价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4,(4).

[2]王作功,贾元华,李素芬.高速公路项目目标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3]王建军.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3.

[4]蔡文,杨春燕,林伟初.可拓工程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经济学视角下我国医疗体制改革 下一篇:对中国财政政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