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管仲

时间:2022-10-19 07:58:25

与老子一样,管仲也算是孔子的同时代人。不过,管仲要比孔子大很多,按照时间的推算,孔子出生的时候,管仲已经逝世数年了。孔子虽然在《论语》中自夸:

“如果谁用我执政,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但事实呢,似乎不像孔子想象的容易。孔子52岁那一年,受鲁国国君重用,三年之后孔子离开鲁国的时候,根本没有出现三年有成的局面。跟管仲相比,孔子既不能教农民怎样种庄稼,也不懂得怎样选拔人才,更不懂发展经济要用非常手段、军事要搞阴谋。孔子只会重复那一套恢复周礼的论调,固执地以为只要实现了他所倡导的那一套意识形态,就能治国安邦平天下,就能解决国计民生。一个脱离实际的理想主义者,尽管也有他本身的价值所在,但以此为方法,是无法治理好国家的。

值得一提的是孔子对于管仲的评价。有人问孔子:“管仲俭朴吗?”孔子答:“管子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即管仲将一些市租据为己有,不算俭朴,故不算廉政。学生问孔子,对管仲背叛公子纠辅佐齐桓公怎么评价?孔子答:“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即管仲辅助齐桓公做诸侯霸主,一匡天下,若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成为蛮人统治下的百姓了。由此看出,孔子对管仲总体上是肯定的,但他认为管仲做人还有很大缺失,算不上一个道德完人。

管仲的境遇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关。在我看来,中国文化最大的薄弱之处在于认识。对事物的认识,在很多时候,总是因不够深入而出现偏差。中华文明一直是农业文明,在某种程度上,有着狭隘而迂腐的成分。比如过于相信自己,理性意识淡泊,科学精神匮乏,辨伪机制、创新意识以及法制精神薄弱等等。这当中最大的表现就是孔孟所提倡的“君子之道”,从现代哲学的角度来说,孔孟的君子之道是建立在“性善”的前提下的,然而,人性本来就是无是无非的,它只是复杂多变。儒家的出发点决定了那种“君子之道”道德教化治国的方式难以实现。

中国人重言不重行、重名不重实的习惯和传统,使得中国文化在很长时间里,对实践者和操作者缺少足够的研究和尊重。管仲是一个管理者,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诸多的思想认识,大都体现在具体措施之中,而历史是由后人写就的,随着岁月的流逝,真正呈现给后人时已变得很模糊了。当人们在整理某段历史时,往往会因循旧日的文字资料去寻找,这样使得历史的整理者无法体会当事人的高妙和用心。这些整理者往往都是没有实践的文人,对于曾经的管理者,很难有切合实际的判断,甚至,对于他们的位居高位,还在潜意识里怀有深深的嫉妒。因此,有关历史的评价总是隔了一层。历史是复杂的,在分析历史时,不可不正视这些看起来细枝末节的问题。

比较起管仲的理性和实际,孔孟的方式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更符合中国文化对个人的道德要求;老庄呢,更像一个完美的人生理想。像孔孟和老庄,虽然在诸多方面不同,但都堪称道德完人。不像管仲,似乎总有道德上的瑕疵。历史的记述者总是被更多的情感因素所左右。正因如此,人们更觉得孔子高山仰止,老子智慧无边,孟子英气勃发,庄子洒脱自然,他们的文化和思想地位远远地高于管仲,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上一篇:羌笛:寻找牧神的乐器 下一篇:羌绣:云朵上的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