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后勤装备维修管理费的运用

时间:2022-10-28 04:49:26

浅析后勤装备维修管理费的运用

摘要:部队后勤装备维修费的管理是搞好后勤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从严格控制经费支出,增强维修管理费开支的预见性,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切实搞好监督检查以及增强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方面,探讨了如何运用好后勤装备维修管理费的问题。

关键词:后勤装备;维修管理;经费运用

为适应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需要,我军大批引进先进的后勤装备来装备部队,与此同时,后勤装备维修管理经费也随之有了较大的增加。这些经费是保持和提高后勤装备完好率和保障力的重要一环。如何用有限的装备维修管理费最大限度地增强后勤装备保障能力,提高后勤装备的完好率,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一、严格控制后勤装备经费支出

管理靠制度,制度促管理,后勤装备出保障力。目前,从总部到各部队都制定了一系列后勤装备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和相关规定,这是我们做好后勤装备维修经费管理工作的依据。各级必须加大制度落实的力度,坚持实事求是,人人平等,严格按规定办事,切实用规章制度来规范后勤装备维修管理秩序,自觉维护财经法规的严肃性,不可凭个人喜好任意取舍或变更法规,把权力凌驾于法规之上。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后勤装备管理制度很多,归纳起来,重点是要把好“三关”:一是把好审批关。经费支出必须按审批权限履行审批手续,未经审批,不得报销;业务部门开支的经费必须严格按预算执行。二是把好借款关。在后勤装备维修经费开支上,管理人员要做到:没有预算的项目不借款,防止花过头钱;没有按预算制定“月份开支计划”或未经批准的项目不借款,防止先斩后奏;动用预留机动经费没有单位主管批示的不借款,防止财力失控。三是把好审核报销关。审核报销是经费活动的最后环节,也是后勤装备经费管理人员对经费活动过程的综合控制,管理人员要坚持原则,控制好经费使用单位和个人的行为。经费开支后,取得的开文凭证必须详细、真实、齐全,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以弄虚作假的手段获取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要做到审批手续不全或超权限审批的不报,不符合开支范围的不报,计划外开支的不报,无经费指标的不报,不符合标准制度的不报,未经实物验收或批量物资无入库登记的不报。

二、增强后勤装备维修管理费开支的预见性

后勤装备维修管理费预算是组织后勤装备维修管理费供应、实施后勤装备维修管理费管理的重要依据,是后勤装备财务工作的“龙头”,是后勤装备维修管理费投向、投量的“总闸门”,它反映和控制着一定时期内后勤装备建设的规模、结构和发展方向。因此,各级后勤党委和装备部门必须重视装备维修管理费的预算,通过严格的预算编制,实现对后勤装备维修管理费的调控与监督。为确保后勤装备维修管理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一是要把握好预算编制的原则,即必须遵循“量入为出、精打细算、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内容完整、项目具体、厉行节约、讲求效益”的原则。二是要把握好预算编制的主要依据。编制预算要以有关财经方针、政策和法规,后勤装备建设规划、计划和年度工作任务,党委的决策意图和预算编制的指示要求,预算管理职权、经费开支范围和财力可能,经费供应标准、开支权限和供应实力为依据;以预算项目论证及经费需求测算情况,装备数质量情况等为依据,搞清当年的大项任务、年度工作安排,看各项工作需要经费的保障程度,搞清当年标准经费收入情况,看自身保障能力;搞清上年结余和预算外经费收入情况,看弥补标准经费的能力。三是预算编制要力求做到突出重点。预算单位应当根据财力可能,区别轻重缓急,有重点地进行安排。上年度未完成、本年度必须安排的项目优先于本年度预算新增项目。四是编制预算要留有余地,不满打满算,更不能出现赤字预算。五是坚持按年度预算开支,对无预算、超预算、无经费来源的开支不予借款报销,为确保年度预算的有效执行,后勤装备业务要编好开支计划,做到年度分到季,季度分到月,一切开支都严格按预算执行,不随意扩大开支范围。

三、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经费变物后的管理,是提高后勤装备维修管理费的使用效益、减少物资损失浪费的关键所在。部队后勤各级一定要克服重钱轻物的思想,充分利用现有的装备物资器材,管好、用好、保养好,防止浪费、损坏和流失,尽量减少后勤装备维修管理费的支出,把物资的价值管理作为管好用好后勤装备维修管理费的重要内容。

1、要落实装备实物资产计价核算管理制度。明确装备实物资产计价核算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根据军委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法规和后勤装备财务规章制度,保护装备实物资产安全;建立健全装备实物资产账、簿、卡,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和反映装备实物资产价值增减变化及构成情况;监督检查装备实物资产的供应和使用管理,确保账目和实物、账目与账目相符;规范装备实物资产管理,把装备实物资产纳入会计核算范围,全面实现综合预算,提高装备维修管理费的使用效益。

2、要严格分工管理。后勤装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后勤装备实物资产计价核算规章制度,组织指导本单位装备实物资产计价核算管理工作,检查供应物资价款使用及结存情况,实施本级装备实物资产计价核算,掌握装备实物资产价值总量增减变化及构成情况。分管有关装备的具体业务部门,负责本系统装备实物资产采购、分配、使用、清查和处理等工作,实施本部门装备实物资产明细核算,定期向同级后勤装备财务管理部门报告装备实物资产增减变化情况,并与本级装备财务管理部门和实物资产占有使用单位核对账目。实物资产的占有使用单位,负责装备实物资产收发、保管等日常管理工作,建立有关账、簿、卡,定期与分管有关装备的部门核对账目,做到账目与实物资产相符。

3、要完善出入库登记管理制度。各业务部门增加或减少后勤装备物资器材,必须凭实物和清单或出库审批手续到仓库办理出入库手续,由仓库保管员验收或分发使用,同时开据出入库凭证并登记入账。出入库凭证一式四份,一份留存,其余三份分别用于仓库、业务部门、财务部门记账。自购的物资器材,要凭财务部门收到的入库凭证办理结算报销。

4、要落实物资器材管理责任制。根据后勤装备维修管理费管理运行的途径,对涉及装备物资管理的筹措、管理、供应三个环节的部门和人员,重点做好“四个挂钩”责任管理:一是物资器材管理使用情况与财务部门职责挂钩;二是物资器材采购情况与采购人员职责挂钩;三是物资器材流动情况与业务部门职责挂钩;四是物资器材出入库管理情况与保管员职责挂钩。

四、切实搞好后勤装备的监督检查

后勤装备财务人员监督是否有力,直接影响着后勤装备维修管理费的使用效益。因此,必须加强后勤装备财务的检查监督,把装备标准经费的领报、分配和使用,置于严格有效的检查监督之下,实行“全流程、全过程”管理。为保证后勤装备维修经费真正用在装备维修上,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确保经费不流失,要坚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建立健全监督组织。严格落实“一支笔”审批制度,除对发票各项进行认真检查、严格把关外,单位还要成立由主管装备工作的首长牵头,财务、审计、纪检人员组成的审计组,经常对装备维修管理费的使用情况实施跟踪检查、审计监督,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尽可能发挥后勤装备维修经费的最大效益。二是要对预算进行跟踪考评。后勤装备财务部门对年初安排的预算项目是否落实,基层的难点问题是否解决,年度保障任务是否完成等情况要适时进行检查,把后勤装备维修经费和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使有限的经费真正用在刀刃上。三是要严格发票检查验收。坚持定期对开支的发票进行检查核对,并公布经费开支情况,特别是大项经费开支,要搞好跟踪问效,严格落实岗位职责,建立内部监控机制,及时发现问题,研究整改措施,提高后勤装备维修管理费的效益。

五、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要想有效提高后勤装备维修经费的效益,人才是根本。后勤装备财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军队预算会计的核算方法,而且要懂得装备的技术性能、结构、成本核算方法、订货合同的程序和规则等一系列经济管理知识。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后勤装备的类别、数量增多,技术含量增高,使用周期缩短,经费标准差异大,专项经费比例大等这些特点,客观上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后勤装备维修管理费的支出规模和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军队的装备发展战略,其保密程度较高,更需要财务人员有高度的事业心、政治敏锐性和强烈的责任感。因此,能否管好用好后勤装备维修管理费以适应我军质量建设的要求,关键在于能否建设一支政策观念强、业务技能精、作风纪律严、综合素质好的后勤装备财务人员队伍。为此,对近年出台的有关财务工作的法规政策,财务人员必须学懂弄通,切实掌握其政策规定,认真贯彻执行,做到党委管财有法可依,领导审批有章可循,财务把关有理有据。同时有计划地进行短期培训,提高装备财务人员的理财能力。根据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多渠道、多层次的开展有针对性的短期培训,通过交流经验、参观学习、组织会审等形式,丰富和更新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拓展管理视野,提高现代管理技能。后勤各级管理要紧密联系实际,围绕工作的重点、难点,组织开展学术研究,注重学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探索后勤装备财务管理的新路子,增强后勤装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王丰:军事后勤装备模糊综合评价[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11).

[2] 秦忠俊:价值工程在后勤装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2(11).

[3] 杨睿:从经济角度确定后勤装备的寿命[M].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9).

[4] 张智育:关于后勤装备定价问题的分析[M].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7(7).

[5] 王飞:军民融合式后勤装备维修体系建设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4).

[6] 酒济川:新军事变革与我军后勤装备发展[J].军事经济研究,2006(4).

上一篇:试析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角... 下一篇: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生态环境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