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意见

时间:2022-10-28 04:46:45

农技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意见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进一步完善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公益人员的管理;进一步加强“以钱养事”资金管理;进一步做好公益人员绩效评定;进一步创新服务体制机制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我市公益性农技服务模式,从2009年8月起实行市农业局派出制,即“管理在市,服务在基层”、服务模式调整后,农技服务人员的管理按照“市聘乡用、市管乡评”的原则,由市农业局聘任、乡镇使用、服务模式调整后,农技服务人员的劳动报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按有关政策规定和标准,由市综改办测算分解到农业局,农业局按季提出支付申请,市财政审核拨付直达个人账户、公益性“以钱养事”服务人员的劳务报酬要按照“以钱养事”的要求与工作绩效挂钩,实行绩效考核管理、乡镇农技服务模式调整后,其机构设施条件建设,要按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要求,与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合作共建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各镇乡人民政府、城区办事处、管理区委员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了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农村公益性事业发展的意见》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农村公益“以钱养事”新机制的若干意见》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巩固和完善公益性农技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完善管理模式

我市公益性农技服务模式,从2009年8月起实行市农业局派出制,即“管理在市,服务在基层”。服务模式调整后,市综改办要加强监督指导,市农业局和乡镇(含城区办事处、管理区委员会,下同)要加强协调配合,积极稳妥地推进服务模式调整中的各项工作,确保“性质不变、人员不变、待遇不变、经费不减”,实现调整工作平稳过渡。

二、进一步规范公益人员的管理

服务模式调整后,农技服务人员的管理按照“市聘乡用、市管乡评”的原则,由市农业局聘任、乡镇使用。农业局选聘服务人员要以现已确定的岗位数为基础,采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合同管理的方式,选拨聘用,定岗不定人。具体选聘时要充分征求乡镇意见,中心主任必须征得乡镇同意。服务人员原则上可从乡镇具有服务资质的人员中选聘,也可打破行业、部门、地域界限,从其它具有服务资质的人员中选聘。聘用合同期限原则上一般为一年,年度考核合格以上等次的可以续聘。

三、进一步加强“以钱养事”资金管理

服务模式调整后,农技服务人员的劳动报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按有关政策规定和标准,由市综改办测算分解到农业局,农业局按季提出支付申请,市财政审核拨付直达个人账户。

物化投入资金实行项目管理。农业局根据我市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制定物化类农技服务项目,并将资金分解到物化类农业服务项目,充分征求乡镇意见后报市综改办审定再。

物化类农技服务项目分为公共服务项目和统筹服务项目,公共服务项目指服务人员从事公益性农技服务、改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及农业实用技术的宣传普及等所需费用,统筹服务项目指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应用、重大农业实用技术试验示范样板及自然灾害和病虫灾害的应急处理等。公共服务项目由农业局提出项目实施意见,报市综改办审定后执行,市财政将资金直接拨付到农业局,农业局要严格按项目实施意见组织实施,市综改办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管。统筹服务项目由乡镇提出申请及项目实施意见,市综改办、农业局和财政局根据项目实施意见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管,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市综改办和农业局联合下达资金拨付通知,市财政局直接将项目资金拨付乡镇或项目实施主体。

公共服务项目和统筹服务项目中物资供应应实行政府采购,资金由市财政局拨付给农业局,由农业局统一组织政府采购后下发。

四、进一步做好公益人员绩效评定

公益性“以钱养事”服务人员的劳务报酬要按照“以钱养事”的要求与工作绩效挂钩,实行绩效考核管理。服务人员劳务报酬由底薪和绩效工资两项构成,每月由农业局发放一定数额的底薪,底薪原则上每月不少于600元。绩效考核要坚持“市管乡评”的原则,一年一评,乡镇政府考核的权重为70%。具体考核工作由市综改办牵头,农业局、乡镇按农技服务定性、定量的要求,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年终考核结算,得分在60分以下的,取消服务资格。

五、进一步创新服务体制机制

乡镇农技服务模式调整后,其机构设施条件建设,要按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要求,与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合作共建。乡镇要对现有便民服务中心作统筹规划,要在办公用房、培训场地、服务大厅、检测设备等设施建设方面提供支持。农业局要与乡镇加强协调配合,将农技服务阵地纳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统一规划建设。

上一篇:城区环卫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 下一篇:改变城区土地用途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