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一历史材料题解题的几点想法

时间:2022-10-28 04:34:31

关于高一历史材料题解题的几点想法

缘起:课后,我教的张志华同学问我有没有关于材料题的解题方法和心得。我心理咯噔了一下:材料题的解题方法有的,前几年在积累的资料和方法到现在还在用,但是关于做材料题的心得却从来都没有想过。刚好昨天改作业的时候发现自己上次作业课中分析材料题的做题方法,学生基本掌握了,而且用得很好。心喜之余想谈点什么,现试着记录下来,以备日后教学参考。

正文:

一、高一历史材料题基本比较简单,而且不具备材料题的典型特征

比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月16日,国民政府颁布讨伐令:“张学良背叛,劫持统帅,业经剥夺本兼各职……乃犹不自悔悟……反将所部集中西安,负隅抗命……政府……不得不命令讨伐。”

――《中央日报》(1936年12月17日)

(1)材料中所谓“张学良背叛,劫持统帅”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发生在什么时候?原因有哪些?

(2)事件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怎样解决此事件?原因是什么?

(3)该事件最终解决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仔细研读这道材料题的材料和设问,发现第一小题的第一问和材料挂钩,其他的答案基本都在书上,而不是在材料里。但是前后的设问又具有连环性,也就是说如果第一小问答不出来,后面的问题就无从下手。但是第一问是常识,学生只要一看就知道是西安事变。像这类的题目在这本作业本当中还是很多的。所以我一般选择在上新课之前把作业本先做一遍,能够在课堂中提前解决的问题就落实在课堂。然后再从学生的作业中观察这节课的效果。如果绝大多数同学都做出来了,说明这节课大部分同学都听得比较好,而且自己在讲课的过程中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果在课堂中讲过的知识点作业反馈中存在很大问题的话就说明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没达成,这就促使我思考原因是什么。所以高一批改作业能很好地检测课堂效果,也能推动我改进教学的方法。

二、材料题本身比较简单,但是具备材料题的典型性,也即答案来源于材料,需要学生从材料当中提取信息。

比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时候,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我们必须与他们有比今天更多的联系。――《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二: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的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新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对外报告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推断当时美国对华态度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中美关系此时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在这个时期外交政策的变化。

像这道题目就需要动用材料题的解题技巧。第一题属于内涵型的题目,这一类题目的答案都来源于材料。答题的关键就是找准材料中隐含的信息。这里的信息点是“十年后”,但是十年后究竟是什么时候呢?这就要求学生从这句话的出处中寻找答案。联系课文内容,有关尼克松的事件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大体可以判断出来。(这句话是尼克松在1969年就任总统后说的。)另外这道题目的关键词是“变化”,这在历史当中是一类题,答题的格式是“从什么到什么”,学生只要掌握这一格式,下次碰到“变化类”的题目基本不会失分。

第二小题也属于内涵型的题目。这道题目的答案也在材料中,只要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就能看出这两段材料讲的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新中国国力的增强。但是习惯做题从课本中找答案的学生往往会把这道题目当成问答题来做,把书本上有关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的相关知识点全列出来。改卷的时候是看点给分,多写不扣分,但是在正规的考试中这样多写的话会浪费时间。

第三小题表面看属于外延型的题目,但是仔细一看是内涵加外延型。这类题目是历史材料题当中最难的一种。解答的时候既需要依据材料,也需要联系课文。这道题的突破口是“这个时期”。知道了这个时期指的是什么,还不够,还需要从课文当中找找看这个时期的外交政策相比于前一个时期有什么变化。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概括能力。

三、各种形式的材料和材料中各种类型的题目在高一都已经出现。

比如关于西周分封制的题目就是文言文类材料题,学生对这类材料题往往具有恐惧心理。首先要消除这种恐惧心理,当考题中出现比较难懂的文言文字句时,我们可以不必把注意力集中这些字句上,而应从总体上去思考,这是做好这类试题的前提条件。其实只要把材料读懂了,答案基本就出来了。因为文言文类的材料题答案往往是根据文言文句子进行翻译就行。

又比如诗歌类材料题和图片类材料题。

可见,在高一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材料题基本解题能力的培养,这样到高二升入文科班之后就有较好的基础。

上一篇:常见逻辑错误浅析 下一篇:收获幸福 第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