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建成后下荆江河型变化趋势的研究

时间:2022-10-28 04:24:57

三峡水库建成后下荆江河型变化趋势的研究

摘要:三峡水库建成后,长江中下游河道将遭受长河段、长时期冲刷,河床河性会发生很大变化。那时各河段的河型是否仍能保持,特别是最为关心的下荆江蜿蜒性河型能否维持,这对防洪和航运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在研究丹江口水库下游汉江弯曲(蜿蜒)河段在长期冲刷后的河床变形和河型是否变化以及荆江裁弯后下荆江中的蜿蜒性变化能够维持的基础上,结合三峡水库修建后在长期冲刷过程中,下荆江水沙及河床变化特点,较深入地研究了影响河型变化的各方面的因素,最后认为将来需要的坡降富余,主要靠冲刷不平衡导致的落差减少来平衡,蜿蜒性河型能维持,但曲折率会有所减少;河道会展宽,但河相系数不会加大,没有向微弯顺直河型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河弯 河型 蜿蜒性河型 变化 河床演变

1 关于下荆江蜿蜒河型是否变化的已有研究

在“七五”和“八五”期间对三峡建成下游河道长期冲刷后,下荆江河型是否变化,以及如何变化,共有三种看法。第一种认为[1]下荆江将来在冲刷后会继续蜿蜒,曲折率会加大。理由是,冲刷时深切和展宽虽同时发展,但是由于深切会减少三口分流比,加大下荆江流量,从而加大挟沙能力。在三峡水库下泄低含沙量水流条件下,深切较之侧蚀有助于减小三口流量,加大下荆江流量,从而较难制约冲刷的发展。因此,如果认为河流自动调整是以较快速度取得平衡,则在自动调整过程中侧蚀将有相当的发展,曲折系数不应该减小,而应该是加大,或者至少具有加大的趋势。按照这种概念和河型判别的经验关系,文献[1]中的论文还认为当曲折率大于1.5时即为蜿蜒型,小于1.25为游荡型,而在1.25~1.5之间为过渡型。而按此经验关系,求得下荆江目前的曲折率为2.16,将来长期冲刷后(约50年)为2.41。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曲折率不是由实际资料得到的,而是由河型判别指标按经验关系间接推出的。第二种看法[2]认为冲刷后,下荆江可能向微弯分汊河型发展。这种看法的理由为,在冲刷过程中,深蚀与侧蚀虽然同时进行,但是由于在凹岸冲刷的同时,水库下泄泥沙减少,凸岸淤积得不到相应发展,河道将展宽,水流逐渐分散,到一定程度,主流易摆动,难以形成单一弯道。甚至向微弯分汊河型发展,其次,从坡降调整看,将来是通过床沙粗化,河床拓宽,发展分汊以加大阻力来进行,不一定要增加河长。第三种看法[3,4]认为河型基本维持现状。具体说既不进一步蜿蜒(曲折率加大);也不可能转为分汊河型。其理由是,一方面下荆江径流扩大,水流动力轴线曲率半径不会减小,曲折率难以加大;另一方面,三峡水库主要拦截d>0.025 mm的泥沙,且削峰机会很少,故高漫滩淤积的泥沙并不减少,凸岸还滩并不会很难,发展微弯分汊河型并不可能。至于将来冲刷过程中坡降的富余不是靠河长增加,主要是靠藕池口与城陵矶之间的落差减小,当然床沙变粗等加大阻力也有一定作用。

由于河型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河势、河床演变,对防洪、航运等有相当影响,值得重视,应予专门研究。有一种看法认为下荆江将来有可能通过护岸,强行控制河势及河型,故河型变化的趋势研究与否似乎无关紧要。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只有顺应河型变化的大格局,整治工程量才会小,维持才容易。事实上,如果将来河型是继续蜿蜒,在河势规划中必须留有河长增加的余地,否则只有如密西西比河格林维尔段那样[5],依靠强固的护岸工程,才能维持连续裁去三个弯道后的外形,但河底深槽浅滩数目仍然未变,以消耗多余的能量(河长缩短59%)。反之,如果将来河型是拓宽而成顺直分汊,则不急于护岸,甚至要留有一定堤距让其拓宽,再进行治理。

本文将根据丹江口水库下游弯曲(蜿蜒)河型变化趋势,和下荆江人工裁弯后河型是否变化等资料,通过理论分析,进行讨论。

2 丹江口水库下游汉江冲刷过程中,弯曲和蜿蜒河段河型变化研究

2.1 汉江中下游弯曲河段变形[6]

汉江下游皇庄至泽口河段,一般认为是过渡段。即在上段分汊河型和下段蜿蜒河型之间的过渡段。该段既有分汊、顺直微弯,又有弯曲段。其中弯曲段由于控制少(或仅一岸有控制)或河宽较大,大都属于自由河弯。在修建水库后,这些河弯的变形主要是撇弯,个别也产生复凹(即恢复原来的主流贴凹岸流路)。据1978年测图,该段主要的河弯有14个,而在1980年调查时,其中8个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撇弯和切滩。撇弯常常是以凸岸心滩(边滩)转化成凹岸心滩,以及弯顶下移而实现。当然,此时凸岸边滩(甚至凸岸)则发生冲刷崩塌,并且多是凸岸的支汊变为主汊。当有两个江心洲时,有时可能是中汊扩大。从动力轴线弯曲半径改变看,撇弯可分为整体撇弯与局部撇弯(图1)。局部撇弯只是顶冲点下移,动力轴线的弯曲半径有所减小;整体撇弯是水流取直,原弯道基本上被撇掉,动力轴线的弯曲半径增加。目前在皇庄以下的自由河弯中,局部撇弯是主要的,与撇弯相反,有时凹岸边滩被冲走,水流动力轴线重新贴凹岸而复凹。

2.1.1 撇弯切滩的实例[6]

图1 撇弯类型?

The type of main flow line moving

(1)聂家场弯道变化情况 从图2中看出,蓄水前1958年和刚蓄水的1966年均为较为规则的河弯,河槽宽较窄,其中无弯道心滩和边滩。1977年凸岸崩退,出现靠凹岸心滩,并且在弯道进口主槽中有一系列小心滩,此时,曲率半径有所减小。1980年调查时,进口段小心滩和原凹岸心滩扩大为边滩,凸岸继续崩退,主流仍然靠凸岸,维持了撇弯。1996年调查时,基本维持了1980年的格局。

图2 聂家场弯道河势变化略图

Changes of main currents in Niejiachang bend

(2)流港弯道变化情况 从图3可看出,建库前1959年弯道河槽特别开阔,凹岸心滩很大,主槽虽很窄,但仍贴凹岸。1969年河宽与凹岸心滩均缩小,而且发生了撇弯。1977年凹岸心滩扩大,继续维持撇弯。约1977年至1979年三年枯水,1980年调查时,凹岸心滩继续扩大,缩窄凸岸水道,发生复凹,曲率半径减小。

(3)狮子滩弯道 图4为狮子滩弯道演变情况。1968年为一大的心滩,横亘整个弯道,主流走凹岸,凸岸仅一小套。1978年原弯道心滩上段冲蚀,凹岸主槽进口淤积很多小心滩,堵塞流路,致使发生撇弯。1980年调查时,心滩扩大,但主流仍贴凸岸而撇弯。1996年调查时,该河弯仍维持撇弯,只是凸岸主槽已适当展宽和规顺。

图3 流港弯道河势变化略图

Changes of main currents in Liugang bend

图4 狮子滩弯道河势变化略图

Changes of main currents in Shizitan bend

(4)姚家集弯道 从图5看出,1959年弯道进口窄,主流贴凹岸。1969年弯道上段凸岸大幅度展宽,但凹岸进口边滩向江中相应伸出,从而使进口河宽增加不多,此时仍紧贴凹岸。1977年凹岸进口被一些小的心滩堵塞,凸岸大幅度崩塌,从而发生撇弯,主流贴凸岸,曲率半径减小。1980年调查时,凹岸心滩扩大,凸岸也有两心滩,主流入弯点仍靠凸岸,但走中汊而过渡到凹岸,仍维持撇弯现状。此弯道的特点是弯道下段河槽窄,无展宽现象。

(5)兴隆镇弯道 图6显示,该弯道在1969年有一大的心滩,主流紧贴凹岸。1978年心滩上段淤高转为凹岸边滩;下段冲蚀,发生撇弯,但主流居中,曲率半径减小。1980年调查时,弯道顶点附近有一贴凹岸心滩,中间又有一小滩,继续撇弯,主流靠凸岸,凸岸有明显崩塌,曲率半径加大。

2.1.2 丹江口水库修建后下游汉江撇弯的原因及机理

图5 姚家集弯道河势变化略图

Changes of main currents in Yaojiaji bend

从上述例子看出,修建水库后,撇弯多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造床流量减小,弯道河槽平衡过水面积有一定富余,从而使弯道内出现心滩淤积。据研究,丹江口蓄水后,该段(利河口)造床流量减少25.5%[注1],它将导致河宽减少13.7%,为泥沙淤积在弯道成滩提供了空间。这正是在1978年测图的14个弯道中,几乎没有不存在边滩和心滩的原因。第二,由于水库基本拦蓄了汉江上游全部的细沙,加之冲刷使床沙变粗,致使悬移质比例减少,推移质比例加大。例如,1975年皇庄至仙桃,d>0.1mm的泥沙淤下890万t;尽管此时河床平衡,但床面厚约0.11m的d<0.05mm细颗粒换成d>0。1mm的粗颗粒,床沙通过这种交换发生明显粗化,从而使中小洪水推移质数量增加。推移质运行较慢,在运行过程中,不断与床沙交换,中、枯水水流归槽后常以局部三角洲形式向前推进,而堵塞凹岸流路,将水流逼向凸岸。例如,上述五个例子中,撇弯时均出现了凹岸进口心滩淤积。第三,由于蓄水后,常年多为中水流量(800~1500m3/s),?故弯道河槽动力轴线主要受这一级流量控制,而且冲淤部位颇为稳定。如建库前,河弯主要受洪水控制,则建库后,动力轴线的曲率半径有减小趋势,可能发生局部撇弯。图5姚家集弯道,原河宽窄,曲率半径大,显然受洪水控制,蓄水后发生了数次局部撇弯。再如,兴隆镇弯道(图6)、聂家场弯道(图2)也如此。反之,如建库前为枯水贴弯,洪水走直,则建库后,动力轴线曲率半径有加大趋势,可能发生整体撇弯。如流港(图3),建库前弯道明显受枯水控制,建库后由于动力轴线曲率半径加大,1969年、1977年测图上均发生整体撇弯,但是经1977~1979枯水年,曲率半径减小,又产生了复凹。再如,狮子滩(图4)也有类似情况。

上述三个原因中,造床流量减小使河弯淤出心洲(边滩)是基本的。较粗颗粒泥沙堆积部位的影响,和动力轴线曲率半径的变化,则是稍次的因素。特别是后者,不是十分灵敏。但是这三种因素结合起来,就使丹江口建库后汉江河弯发生了较普遍的撇弯现象。附带说明,在天然条件下,由于洪枯水流量变幅大,有的弯道是受枯水控制,洪水期或大洪水年发生整体撇弯;枯水期或枯水年发生了复凹也是有的,但这种现象多为年内周期变化,枯水期仍贴凹岸。就枯水期而言,变化不大。只有经过大的洪水年才有较明显的变化,所以在建库前,撇弯的现象并不是很多。

图6 兴隆镇弯道河势变化略图

Changes of main currents in Xinlongzhen bend

从上述丹江口水库修建后,汉江自由河弯变化,以切滩撇弯为主的事实,是否对其弯曲河型会有什么影响?继续发展是否会导致河型有所改变?从上面的分析来看,目前还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原因有三。第一,由于造床流量减小,平衡过水面积减小,弯道内可能出现心滩、边滩。但是由于河道展宽,撇弯切滩受到河岸等限制,所以不易变成顺直(微弯)分汊河型。第二,水库修建后,中水流量历时增长,曲率半径较之枯水期控制的河弯有所加大,故多产生整体撇弯、切滩;但是较之建库前洪水期,曲率半径是偏小的,所以不易改变洪水期控制的河弯和一般弯道的大格局;而且中水长期较稳定的流动易于河弯的维持。第三,中水流量延长,会使变差系数减小,输沙能力和河床变形能力降低,看来,不利于发展成较宽浅分汊河型;但是与此同时,由于细沙数量和大流量减少,凸岸还滩颇难,不可能像天然条件下那样取得凹岸冲刷和凸岸淤积达到平衡,而能成为较典型的弯道断面形态。显然,这两者对河型的影响有一定的抵销作用。综合上述三点,弯道河型可能基本维持现状。当然,在维持一些河弯的格局下,也会有一些变化;具体是,部分河弯曲率半径稍大,深槽和浅滩水深有所拉平,弯道环流作用可能略有减弱。其中,深槽和浅滩水深变化可见文献[6]。该文献根据沙洋至泽口河段1968年与1978年深泓点高程看出两点趋势:一是经冲刷后的1978年纵剖面图最深点高程(深槽高程)增加;二是浅滩高程与深槽高差减小邓浅滩 高程增加更多。总之,沿程河底起伏减小,说明了断面沿程均匀性加大,似表明弯道形成的深槽与浅滩高差大的现象有所减弱,也就是弯道作用有所减弱。

2.2 泽口以下蜿蜒型河道变化

2.2.1 蜿蜒河道变化情况

汉江下游泽口至武汉为蜿蜒河道。其实称为蜿蜒河道主要是弯道较多,曲折率为1.89[7],但是河道蜿蜒蠕动却因两岸堤防紧锁,受到较严格限制。丹江口水库修建后,该段河道变形为:河槽普遍发生冲刷,有一定冲深,也有展宽趋势。据文献[8],泽口至汉川全长162km,自1960年至1984年共冲刷3265万m3,按300m宽度,则平均冲深0.67m。而据文献[9]统计1960年至1983年部分断面,泽口至仙桃河底平均高程冲深1.81m,仙桃至河口平均冲深1.30m。相应的深泓高程冲深分别为2.66m和2.43m[10]。同样据文献[10]对部分断面统计,泽口至仙桃断面展宽占75.5%,仙桃至河口展宽占95%。但是从一些数据看,冲刷前后河相系数并未加大。由于冲刷和展宽,使该河段洲滩有所冲蚀,河岸崩岸有所加剧。但目前未看出该段蜿蜒河型有明显变化趋势。

2.2.2 蜿蜒河道变形情况分析

建库前形成这一段蜿蜒性河型的原因,除节点少及两岸沉积物有二元结构外,看来最主要是受河口长江水位的影响。为了适应长江水位变化,新沟最大水位变幅15.07m,仙桃最大水位变幅为13.43m[7],此值几乎为分汊段黄家港最大水位变幅6.20m和碾盘山最大水位变幅6.81m的二倍[10]。由于水位变幅大,加之不断受到顶托与自由流动交错影响,加大了冲淤,最后必定形成窄深断面,同时按照横向流速与单宽流量成正比的关系,则窄深河段必定单宽流量大,从而加大了环流作用而成蜿蜒河型。并且由于冲淤交替,大水顶托明显,两岸滩上淤积泥沙细,有利于形成二元结构,即有沙层粘土层重叠。在此基础上,逐步被堤防紧锁,而变成一些强制性的河弯。

建库后,长江顶托的影响并未变化,因此形成窄深河槽的作用并未消除,甚至由于洪峰削减,受壅水的作用会有所加强。另一方面,洪峰削减,细颗粒含沙量减少,虽不利于凸岸淤积还高滩,导致滩、岸有所冲蚀。但是,断面扩大却受堤防和岸壁限制。其次,由于河面窄和中水时间长,主流贴凹岸流动仍然明显,而且流路颇为固定。第三,该段处于汉江冲刷的最下段,含沙量虽然变低,但粒径变粗,悬移质D50由1961年的0.027mm加大至1980年的0.046mm[7],故水流挟沙能力次饱和度并不高,因此冲刷强度小。这正是前述资料表明1960年至1984年仅平均冲深约1 m左右的道理。今后虽然还会继续冲刷,但由于断面扩大,致使流速减缓,加之长江顶托,即令将来泽口以上达到冲刷平衡,该段年冲刷也不会再有所加大,这种冲刷速度,属于天然河道演变范畴,不致有太大的影响。第四,加之目前不断增设护岸控制, 因此该段强制性蜿蜒河型不会有所变化。

3 荆江裁弯后下荆江河床冲刷及河型维持的原因

3.1 下荆江冲刷情况

下荆江1967年至1972年共实施了中洲子、上车弯人工裁弯和发生了沙滩子自然裁弯。裁弯后至1975年河长由237km,减少至171.6km,即减少了66 km[4]。自裁弯后下荆江发生了较强烈的冲刷,河床也进行了相应调整。

一般说裁弯后的冲刷与水库下游冲刷在机理及表现形式上有所差别。但是下荆江裁弯是分汊(荆江与三口分流河道及洞庭湖构成分汊河道)河段上的裁弯,它不仅有坡降调整,还有径流量加大(即来水来沙变化)及扩大断面冲刷,故而能使河道发生深远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否涉及到河型的转变是应该重视的。再说历史上下荆江转化成蜿蜒河型(图7)也是由于径流量变化、坡降调整及边界条件改变所造成。因此如从水沙变化、坡降和阻力调整等一般规律研究下荆江裁弯后河型所以维持不变的原因,对于预估将来三峡水库建成后河型是否转化是有意义的。下面具体介绍裁弯后下荆江河床演变的主要情况。

图7 下荆江河道变迁图

Historical changes of the Lower Jingjiang Rirer

1.至1991年剔除引河冲刷及老河淤积,全荆江冲刷为6.703×108m3[4,11],合横断面冲刷面积2007m2,平均冲深1.15m,其中下荆江冲深1.24m,上荆江冲深1.06m[11]。对比丹江口水库下游河床冲刷可知,这种冲刷数量是很大的。前面已指出,丹江口水库建成后,汉江下游泽口至武汉蜿蜒河型仅冲刷0.67m。而同样据文献[7],碾盘山(皇庄)至泽口长约153.5km的河段1960年至1984年冲刷7225×104m3,按河宽660m,则平均冲深仅0.71m。

2.据文献[注2]1966年至1991年下荆江监利水文站同流量水位降低在0.21~0.77m。其中当城陵矶水位相同时,监利流量愈大,水位降低愈多。而在监利流量相同条件下,城陵矶水位愈低,监利水位降低愈多。同期上荆江沙市水位站同流量水位降低在0.70~2.40m。其中城陵矶水位相同时,沙市流量愈大,水位降低愈少。这一点与监利刚好相反,说明上荆江是河底和低水部分冲刷多,而高水部分冲刷少。反之,下荆江则是高水冲刷多,包括展宽。与丹江口水库下游汉江冲刷后水位降低对比可知,荆江水位降低,特别是上荆江沙市一带枯水位降低是很惊人的。例如,从1966年至1993年,当流量为4000m3/s的枯水时,陈家湾水位降低2.40m,沙市水位降低2.45m,郝穴水位降低2.45m。而在汉江1960年至1985年当流量为1000m3/s时,坝下黄家港水位下降1.66m,仙桃基本不变。即在有弯曲河段的皇庄至泽口,和泽口以下的蜿蜒河段水位没有明显变化。

[注1]王崇浩。三峡水库施工运用期荆南三口河道及洞庭湖淤积概算。三口分流河道演变及洞庭湖淤积(三峡工程泥沙问题研究,95-1-4-(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998年2月,9-20页。?

[注2]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三峡水利枢纽水文泥沙勘测一沿程水面线变化观测成果。1996年6月。

3. 在冲刷过程中,下荆江河相系数变化不大,1985年为3.80,1975年为3.98,1991年为3.85[4],可以认为基本不变。

4.裁弯前后下荆江河长变化为:裁弯前为236.5km,三个裁弯完成后为171km,1980年为171.6km,1987年为168.6km,1991年为167.7km[4]。以下将取裁弯前河长237km, 裁弯后168km。即在目前护岸条件下,裁弯冲刷后河长基本未变,而且还略有减少(3.3km)。即裁弯后曲折率并未增加。

5.裁弯后河长缩短,下荆江坡降普遍加大。如按裁弯前河长(藕池口至城陵矶,不是新厂至城陵矶)237km, 裁弯后168km, 则裁弯初期(或者落差不变的条件下)坡降为裁弯前的237/168=1.41倍。裁弯后经过冲刷,河床调整,坡降要逐渐减小。文献[注2]曾用试算水面线的方法求得了不同流量荆江各站的水位。据此我们统计了裁弯前1966年和裁弯后河床已达基本平衡后的1991年的结果,如表1所示。如只考虑大流量(相当于宜昌流量20000m3/s~50000m3/s),则裁弯前平均落差为8.67m,相应的平均坡降为万分之366;而裁弯后的1991年平均落差为6.36m,相应的坡降为万分之379。即冲刷后的平均坡降较之裁弯前坡降仅加大了3.6%。也就是说裁弯后加大的落差2.52m中,有2.31m是被下荆江落差减小所抵销,只有0.21m消耗在能量损失加大。这个资料考虑了裁弯后城陵矶水位的抬高,是较为全面的。另一个资料是三峡水库下游河道冲刷的“八五”攻关成果[4],其数据与表1有相当出入,主要是没有考虑城陵矶水位变化,致使落差减小少。经过一些换算,从该资料得到当宜昌流量20000m3/s~50000m3/s时,裁弯前(1953~1966年)下荆江落差为8.17m,相应的坡降为万分之345,而裁弯后(1973~1988年)落差为7.54m,相应的坡降为万分之449。即冲刷接衡后的坡降加大了30.1%。或者说裁弯后加大的落差2.38m中,落差减少仅抵销了0.63m,其余1.75m中则消耗在能量损失加大。可见,这两个资料尽管出入大,但是也有共同点:裁弯获得的落差中,一部分用于抵销下荆江落差减小;另一部分消耗在能量增加上。如果将这两个资料折中,则裁弯前下荆江落差为8.42m,相应的坡降为万分之355;裁弯后当冲刷接衡落差为6.95m,坡降为万分之414,即加大到1.17。在增加的落差2.45m中,被落差减小抵销了1.47m,占59.8%;其余0.98m消耗在能量损失加大上,占40.2%。

3.2 对裁弯后下荆江冲刷机理、断面形态变化和河型转化趋势讨论

从裁弯后下荆江河道变化情况看,其变化幅度是很大的,有关冲刷方面的指标超过了丹江口水库下游汉江的情况。现在作如下几点分析。

3.2.1 裁弯后荆江冲刷的机理。裁弯后荆江发生了长时期冲刷,河床发生了很大变化,

实这种冲刷并不全是裁弯本身的作用。我们曾经指出裁弯后的冲刷有两种机理[12,4]:一种是裁弯后调整坡降的冲刷,另一种是荆江作为分汊河道的一支,其径流量加大引起的扩大断面的冲刷。在1981年至1994年较之1959年至1966年,年平均径流量加大约608×108m3,如果是单一河道裁弯,则只有第一种冲刷。而荆江与三口分流河道及洞庭湖构成一个大的分汊河段,在自然演变和裁弯后的调整坡降冲刷作用下,将导致三口分流量减小,荆江特别是下荆江径流量加大,从而产生第二种冲刷。在文献[12]中,经过理论研究,给出单纯调整坡降冲刷时,其冲淤量是很小的,约为0.58亿m3,相应的裁弯的上段将冲深0.21m,下段将淤高0.16m。不仅如此,而且裁弯以下至城陵矶均应淤积,而不是如现在的情况是冲刷(裁弯下段洪山头至城陵矶61km 河段1966年至1987年共冲深0.31m)。这些与裁弯后实际情况差别是很大的,因此无法用单一河道裁弯来解释。所以裁弯后下荆江的冲刷中,径流量加大导致的扩大断面冲刷是主要的。径流扩大的冲刷,一般是冲深与展宽同时进行, 大体维持河相系数变化不大。这一点也与下荆江实际资料是一致的。

表1 下荆江裁弯后坡降变化

Slope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cut-off

Bk/Bk,0=(Q1/Q1,0) 0.6(S0/S)0.185

(4)

hk/h k,0=(Q1/Q1,0) 0.3(S0/S)0.0985

(5)

Ak/A k,0=(Q1/Q1,0) 0.9(S0/S)0.278

(6)

5. 从下荆江历史变迁看,径流量加大,减少其落差,并减少曲折率也是固有特性。在荆江两侧基本堵塞后大约在1644~1756年以前的一段时间,下荆江(如图7中1756年河道弯很少,较为顺直。当时,维持河长短的原因,显然因为下荆江流量大,藕池口至城陵矶落差较小。至于后来藕池口、松滋口冲开后,下荆江流量减缓,入湖流量增加,城陵矶以下含沙量也大大减少致使城陵矶至武汉河段看来有所冲刷,城陵矶水位降低;下荆江淤积,藕池口水位也可能抬高,两者均使荆江落差加大,使坡降有富余,而通过崩塌冲淤增加河长,而成蜿蜒型。其次下荆江流量减小,出湖流量加大,增加了城陵矶对洞庭湖的顶托,使高水淤,中枯水冲,有助于发展窄深河流和加大弯道环流,以及河漫滩上增多二元结构,这也是发展蜿蜒型河道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反之,现在荆江流量加大,三口分流不断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下荆江的还原也是可能的。所以荆江冲刷完成后,随着流量加大落差减少,不仅不大可能进一步蜿蜒,而有可能使曲折率减小。事实上按照前述的资料,裁弯已使下荆江落差减1.47m的数据虽然不一定准确,但说明流量加大和冲刷会使落差有明显的减小,则是无疑的。

6. 从汉江下游泽口以下蜿蜒型河道在冲刷过程中的变化看,其河型基本稳定, 因此对照下荆江,河型大的格局在目前基础上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

7. 在冲刷过程中,由于d<0.025mm的细颗粒,特别是d<0.01mm的细颗粒基本上能全部排出三峡水库,加之水库调洪很少,故凸岸高滩仍能淤还,补充漫滩上的二元结构,不致大量展宽,而发展为宽浅分汊河型。

8. 由于河流槽宽的绝对值会有所加大,将来下荆江弯道处可能出现小的心洲和边滩,也可能会发生一些撇弯和切滩。但是由于水库基本未改变径流过程,因此造床流量不会有什么减小;而且正如前面指出考虑到三口分流减少,下荆江造床流量还会加大,过水断面不会有明显富余,加之动力轴线半径不会有明显改变,可见,撇弯、切滩的现象不会象汉江皇庄至泽口段那样普遍。

综上所述,三峡水库建成后,下荆江长期冲刷,河性会有一定变化,但是河型—蜿蜒型(弯曲型)能维持。更确切地说,能维持弯曲型,其意义是不排斥曲折率有所减小;也会有所展宽,但河相系数不会加大。当然这里讨论的河型是从下荆江整体看、从自然演变规律看。至于局部现象,如个别弯道进一步弯曲,个别河段河相系数加大,以及崩岸等均需加以必要的适当的控制。总之,应因势利导,使其在蜿蜒性河型格局下向稳定的河势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明甫,段文忠等。三峡建坝前后荆江河势演变及江湖关系研究综合报告。武汉水利电力学院,1990年9月,长江三峡工程泥沙与航运关键技术研究,专题研究报告集(下册),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

[2]长江科学院。三峡水利枢纽下游河床冲刷对防洪航运的影响研究。长江三峡工程泥沙与航运关键技术研究,专题研究报告集(下册),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

[3]韩其为,何明民。三峡水库建成后长江中下游河道演变的趋势。长江科学院院报,1997,(1),12~16页。

[4]长江科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长委会水文局。三峡工程下游河道演变及重点河段整治研究专题报告,“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85-16-02-03),长江科学院印,1995年12月。

[5]Yang.C.T, Sediment Transport and River Engineering,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1卷,光华出版社,1980年,349-386页。

[6]韩其为,童中均。丹江口水库下游汉江河床演变特点及其机理。汉江丹江口水库下游河床演变分析文集,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水文局,1982年3月,17-39页。

[7]周开萍。丹江口水库对汉江河口段及武汉港区的影响。汉江丹江口水库下游河床演变分析文集,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水文局,1982年3月,118-130页。

[8]韩其为。丹江口下游河床变形调查。汉江丹江口水库下游河床演变分析文集,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水文局,1982年3月,131-143页。

[9]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韩其为,何明民).三峡水利枢纽(175方案)下游河道冲刷和演变的计算与初步研究,长江三峡工程泥沙与航运关键技术研究,专题研究报告集(下册),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756-796页。

[10]喻学山。汉江丹江口水库坝下游河道河床演变。汉江丹江口水库下游河道演变分析文集(续集),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1989年11月,69-86页。

[11]韩其为,何明民。从裁弯后荆江断面形态调整看三峡水库修建后横断面变化,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应用基础研究(第二卷),地质出版社,1997年12月,53-65页。

[12]何明民,韩其为,王崇浩。荆江裁弯后河床长期冲刷机理的研究。第三届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854-867页。

[13]韩其为,何明民。论长期使用水库的造床过程??兼论三峡水库长期使用的有关参数,泥沙研究,1993,(3).1-21页

上一篇:新型人机交互接口电路的设计及应用 下一篇:丹江口库区生态林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