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养生体会等

时间:2022-10-28 03:09:47

我的养生体会等

我虽年过八旬,但至今背不驼、腿不软,耳聪目明,神清语利,思维敏捷,各方面都保持着良好状态。从生活的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正确处理好养生保健中的几个辩证关系,对健康长寿至关重要。

1.饱与饥。多食伤身,营养不足也损害健康。我从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每餐坚持吃七八分饱。我坚信:节制饮食,可减轻肠胃和内脏的负担,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机体衰老。

2.荤与素。我平时以清淡饮食为主,但脂肪和蛋白质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养分。因此,每日三餐我以素食为主、荤食为辅,合理搭配,保持营养均衡。

3.粗与细。红薯、玉米、大米、面食等粗粮与细粮,我每餐混着吃,合理搭配。每天我所吃的粗粮约占饮食总量的200%—30%。

4.干与稀。根据自身的消化功能情况,我饮食以干为主,每餐搭配稀饭或汤。

5.动与静。养身要动,养心要静。养生宜做到适时而动,适时而静。在实践中,我每天锻炼两个多小时,早晨吊杠、做操,晚上散步,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同时,我还注重“静”的锻炼,按照自订的作息时间,阅读书报、睡眠休息等,天天保持动、静结合的规律生活。

6.冷与热。大自然有“风寒暑湿燥火”的气候变化。我平时十分注意外界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并随着气候的变化而注意及时增减衣物,防寒避暑。我每天坚持用冷水洗脸、温水刷牙、热水洗脚,收到了强身健体的效果。

7.乐与忧。古语说“悲伤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忧愁对人体的危害自古就有明断,但人怎样做到乐以忘忧是需要大智慧、大毅力的。我的措施是积极参加老年体协组织的牌类、棋类等集体活动,广交朋友,增强乐趣。在娱乐中注意节制,乐不过度,保持平常心态,不大喜大悲。

“敲”出健康来 左雪文

本人自幼身体瘦弱,弱不禁风,进入中年后更甚,稍遇风寒或疲劳,便会感冒发热咳嗽,全身不适,四肢乏力,加之老年退行性骨质疏松导致脊柱肥大、腰椎间盘突出,因而经常腰酸背疼,浑身难受。为此,我除了每天坚持全身按摩和晨练气功外,还在一位老中医的指点下,学会了一种“敲打疗法”。20多年来,我坚持每天对四肢、腰部和颈部等处敲打,并成了一种生活习惯。

那位老中医在传授“敲打疗法”时,给我们每人赠送了一根用质地坚硬的榆木加工做成的圆柱形小棍棒。棍棒长30厘米,两端是小圆球形的。这便是“敲打疗法”的工具。人体可敲打的部位,主要是四肢的肌肉和腰部俗称“腰眼”的部位,以及颈部等。我平时敲打的具体部位和方法是:

1.下肢:一般敲打的部位是两个小腿肚和大腿两侧的肌肉。敲打下肢部位最好的姿势是躺在沙发或床上,头部需垫高些,然后引起右腿。将左腿的小腿肚架在右腿的膝盖上面,用右手握住小棍棒敲打左腿的小腿肚和左肌肉;敲打到感觉舒适时换左手握小棍棒敲左大腿外侧肌肉;然后换另一条腿,以同样的方法敲打。

2.上肢:一般敲打两侧手臂上部的肌肉,即分别用左手握小棍棒敲打右臂上部的肌肉部位,用右手握小棍棒敲打左臂上部的肌肉部位。

3.腰部:除两侧可用小棍棒轻轻敲打外,我主要敲打腰眼部位。敲打的方法是:用右手紧紧握住小棍棒的一端,仅露出一头的小圆球,然后就用这个圆球头敲打右腰眼部位,敲至感觉舒适为止。用同样方法敲打左腰眼部位。可左右反复敲打几次。

4.颈部:一般用左手握小棍棒敲打左颈部,再用右手握小棍棒敲打右颈部。

我今年已七十有五,虽身体依然瘦弱,但没有“三高”,精神也好,平时能吃、能睡、能运动。去年深秋,我还偕同老伴赴台湾参加了8日游活动,爬山登高一点儿也不落后于青年朋友。

责编 花语

上一篇:看看强人是怎么安排时间读书的 下一篇:自然与文化的遗产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