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新的学生观 实施素质教育

时间:2022-10-28 02:51:37

树立新的学生观 实施素质教育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新的学生观。树立每一位学生都能成才的观念,信赖学生、激励学生、表扬学生,成长需要激励,教师要给学生肯定与表扬,让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树立学生要学、会学的观念,自主选择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以学习方法是学生终身受用的法宝。树立尊重个性,承认差异的观念,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师要“因材施教”,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学生观 每一位学生成才 要学要会 个性差异

近年,新课改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为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就要更新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观念,树立新的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进而树立新的学生观,也就是对学习的主体――学生重新定位,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以下新的素质教育的学生观,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就能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

一、树立每一位学生都能成才的观念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为了一切孩子”就是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发展,都能成才。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首先就要树立每一位学生都能成才的观念。

“天生我才必有用”,无论你是否相信,现在的学生将来在社会上都要生存,都要生活下去,都能成才,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人才,都是成功者,只是看才的角度不同罢了。只要教育工作者树立了每一位学生都能成才的观念,就能信赖学生,激励学生,表扬学生。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纽约州州长罗杰、罗尔斯只是因为他的小学校长皮尔、保罗的一句话“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使他一改往日的顽皮,后来不仅升入了大学而且还真的成了纽约州的州长。是老师的信赖,让学生产生了信念,进而获得了成功。他有这么一段话:“在这个世界上,信念这种东西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获得,所以成功都是从一个小小的信念开始的。

成功需要激励,青少年学生最大的渴望是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学生在教师的肯定或表扬中发现自己的优点或长处,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从而展开了无数的美好梦想。荣誉感和梦想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没有赏识,没有成功,也就没有了自信,没有了希望。教师的责任就是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充分肯定和表扬,给他们创造获得荣誉的条件,给他们的梦想插上翅膀。在学生面对失败时给与安慰和肯定的评价,让学生树立再创辉煌的信念。教师应珍惜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创造机会,不断地让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是由于自己树立了每一位学生都能成才的学生观,所以不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我都不会讽刺学生,挖苦学生。“成功是成功之母”,成功教育收获的是教育的成功,相信“调皮捣蛋”的问题学生在爱与信赖,肯定与表扬下也会取得应有的发展,也会成才。

二、树立学生要学,会学的观念

学生本人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成长无法替代,发展必须主动。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过程,内化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是自身积极主动的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树立让学生要学,会学的观念。

有一个西方商人的故事:西方某国有个精明的商人,天黑回家,隐约发现路旁有一些贝壳,“唉、、、、、、”他叹了口气就要走,忽听,有一个声音传来,“捡起来吧,明天会变成金子的。”商人半信半疑,随手捡起来一些,装在了自己的口袋,第二天醒来一看,果真都变成了宝石,商人后悔呀,为何不多捡一些呢?其实学生学习也是如此,认为学的知识不是宝石,可后来用的时候后悔。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着,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让学生知道这是宝石,不能丢,要捡起来,让学生树立“我要学”的观念,自我选择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自我选择带来主动学习,学习主体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还有一个故事,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人们非常穷,一日来了一位老人,说自己能“点石成金”,于是人们纷纷搬来了石头让老人点成了金子搬回了家,甚是高兴。可是,有一个儿童却说:“我想要您的手,也能点石成金”,老者说好吧!就把儿童带走了,两年后,这儿童也学会了“点石成金”。村里人也都后悔当初要一块金子不如跟随老人学方法。学习也是如此,老师教知识,不如教学法,现在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唯有让学生学会学习才是终身受用的法宝。

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养成,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发展。主动参与有助于学生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思想方法,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的主动权,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树立学生要学、会学的观念,学生就会在参与活动中向自我教育的最高境界迈进。

三、树立尊重个性,承认差异的观念

社会是丰富多彩的,因为组成他的事物是不同的。“一母生就子,十人十个样”,“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是客观的。学生的生理、心里、思想的成长也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人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必须树立尊重个性,承认差异的观念。

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教师。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的优秀传统。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实质是面向具有个体差异的所有学生,切实关心每个学生。每个学生由于不同的先天素质和不同的生活环境而形成不同的个性。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只要教师把“因材施教”的原则落到实处,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成才的机会,从学生自我意识、学习风格、智力等个性因素入手,采取多种策略指导教育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积极实践、创新,都会成才的。

让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社会将更加丰富多彩。个性与创造性密切相关,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副生动的画卷。树立了这样的观念还会用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去做统一的要求,只上语、数、外主科,而不学音、体、美等副科吗?教师应当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生命的自主能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创新自己。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丰富多彩的发展。

树立新的素质教育的学生观,变革教育理念,走进新课程,真正领会新课程所倡导的新思想,实现教育方式的新革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素质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大名县教师进修学校于2002年11月编写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俗讲义》中的第二部分:新课程观念中的素质教育基本观念。

上一篇:为高中数学支招 下一篇:谈熟读学习法与诗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