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熟读学习法与诗文教育

时间:2022-06-18 08:51:32

谈熟读学习法与诗文教育

摘 要:通过对熟读的再认识及诗文教育观念的重申 ,论述了熟读学习法的现实意义。认为熟读是精读与泛读的聚合 ,是收获美收获智慧的投入 ,更是一种休闲般的享受。

关键词:熟读学习法 诗文教育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尽人皆知,而“熟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你悟透了吗?这与汉文的阅读有关。曾祥芹教授在《汉字的利弊与汉字的阅读》一文中指出:“汉文的阅读特点由汉字的认识特点引发出来,一方面,汉字存在着初学难,解义难两个不利因素;另一方面,汉文具备着听读、意读、诵读、速读、美读、智读六大有利因素。这些优势预示着21世纪必将是汉语文章发挥更大威力的时代”。其实汉语的优势不仅仅是曾先生所说的这些,汉语的精炼,简洁等都优于其它语言(联合国报告材料中最薄的就是汉语文本,这是外交大使公认的)。从教育学的角度讲,古今学者都注意到了熟读这一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并且都提出了相当深刻的见解。熟读之法在人们获取知识,传承文化,发展能力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21世纪,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熟读有没有意义和必要呢?作者认为熟读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书到用时方恨少,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熟读是精读和泛读得聚合

熟读是一种最常见最常用的学习方法。它是精读与泛读的结合,因而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精度是诵读、美读、智读;泛读是听读、意读、速读。前者是深入的研读,后者是广博的涉猎。熟读重在培养“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但读则是其它三种能力的基础与前提。语言文学都是传承发展的,读前人的文章,是提高自己语文素养最简洁,最有效的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熟读一般有五个阶段和过程:认读、粗读、讲读、诵读、熟读。

认读,是初级阶段,首先接触阅读材料,疏通词句,了解相关的背景材料,扫清语言文字上的障碍。

粗读,也叫浏览,可以不求甚解,只读懂文章大意,弄清文体结构,对文章有一个总体印象或宏观认识。

讲读,是聆听使人的讲解。这要求专业教师或资深长者针对学习者的理解能力,知识层次,深入浅出的解读文本,讲析字词、语法、写作技巧、修辞特点及文中情韵(如百家讲坛)。讲读,可以有详略侧重,或语言特色、或艺术价值,或认识意义、或深层结构含义等。

诵读,也叫诵记、背诵。是在理解原文基础上进行第一次强化。孔子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习”是温习、复习、反复练习,当然也是诵习。这是学习语文的主要方法,要求学习者在理解原文并有兴趣的基础上“口语思维”(朱熹)口中诵读、心中思考、思维。从而进一步加深印象,巩固理解。

熟读,是读书的最高阶段,是反复吟诵、不断思考、有所领悟、求得新意,是日后达到活学活用、出口成章、下笔生花的关键,更是人们在实践中融会贯通有所创意的基础。但今日之熟读,绝非郁达夫《书塾与学堂》中写的书塾中的死读书。

二、熟读是收获美收获智慧的投入

文字是记载语言的符号,但同时也承载着思维,而许多思维都是先哲思想智慧的结晶。而且文字使语言更具有了一种神奇的吸引力和无穷的魅力,让人着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等文句,无不是借文字、文本的意蕴积累把某种思想情感千古传递。从而影响人、感动人,使今人与古人对话、沟通。中国的文字、文本更是有着无穷的魅力,它的多义性、歧义性、社会性、谐音性等等,使得表义变化无穷。“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晴”。《红楼梦》中的贾府四姑娘取名元春、迎春、探春、惜春,不正是“原应叹惜”的谐音吗?贾雨村、甄士隐,不正是贾语存焉、真事隐去吗?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所以如果我们将一首诗或一篇文,反复吟咏,你会发现你不仅仅是记住了它,而更重要的是它会潜移默化的变成你自己内涵的东西。如范仲俺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会使你变的有担当、有责任、有理想、有奉献。《从头再来》中的“心若在,梦就在,人生只不过是从头再来!”的豪迈与不畏挫折的奋发精神,也会使你在失败时重振雄风。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会使你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和淡淡的惆怅,如一支优美的小夜曲,动人心魄。即使是一曲悲歌,也往往会因渲泄郁闷,释放愁苦,激发同情,引起你心灵的共鸣,从而使你的灵魂在经历痛苦之后获得慰藉。所以熟读正是要求我们去品味这种魅力,在品味中你就收获了美,收获了智慧。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但人们却日益变得浮躁、压抑,如果我们走进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去,把熟读美文佳句当作一种休闲享受,当成一种放松、一种现代紧张生活的调剂品,去慢慢的享受它,就象喝茶、品酒一样,你就会从中体会到“山水有清音,诗文有雅趣”,“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之美。

上一篇:树立新的学生观 实施素质教育 下一篇: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